
拆船企業“虧”字當頭
2012-12-06 16:24:31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到目前為止,中國初步形成了以珠三角和長三角為主、部分沿江沿海地區少量拆船廠為補充的產業格局。廣東省的江門市和江蘇省的江陰市是中國兩大拆船基地,江門的新會雙水拆船鋼鐵公司、中新拆船鋼鐵有限公司(中新拆船)和江陰的夏港長江拆船廠構成了中國拆船業的三巨頭。當記者聯系到夏港長江拆船廠時,其副廠長言志平在聽到記者的來意后,婉拒了采訪要求,僅對記者表示:“我們企業的情況并不能代表一個行業的現狀。”而據消息人士透露,夏港長江拆船廠今年的業績也不好。
目前,中國拆船企業被要求禁止沖灘,必須在碼頭或船塢拆解船舶。這種拆解法也被稱為“綠色拆船”,成本相對較高,但我相信“綠色拆船”將是市場的主流。
中國拆船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軍指出,印度前三季度共拆解廢船323艘,比中國多出70多艘,但由于其拆船企業多采用沖灘、人工拆解方式,工藝簡陋,幾乎沒有船塢和環保等方面的投入,拆解成本低,因此即使其舊船收購價比中國企業每輕噸高出50~100美元,也能獲得豐厚的利潤。與印度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拆船業在環保方面下足了工夫,所有船舶禁止沖灘拆解,必須在碼頭或船塢內拆解,這一“綠色拆船”的做法雖然受到國際海事組織的推崇,但同時也使中國企業的拆船成本遠高于其他國家企業。
陳亞峰對記者表示,泰和船舶采用碼頭拆解法,它的優點是能利用碼頭上良好的起重、運輸等拆船設施,特別對于從事非專業拆船的修造船廠,可利用船廠的碼頭設施,將廢船船體拆解至一定程度,再拖至淺灘繼續拆解,其拆解效率非常高。但是,采用碼頭浮拆廢船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對拆解工藝考慮稍有不當,就會發生船體斷裂、傾覆,甚至沉船的重大事故。
“中國拆船企業在‘綠色拆船’上的投入不少,目前正規的拆船廠都嚴格按照《2009年香港國際安全與無害環境拆船公約》(《香港公約》)來推行‘綠色拆船’。根據《香港公約》,船舶須建立有害材料清單,拆船企業則按船舶的實際情況和有害材料清單制定拆船計劃,明確每艘船的處理方法,避免因拆船產生新的環境污染問題。”陳亞峰說,“《香港公約》的通過為廢舊船貿易加入了環保元素,‘綠色拆船’必將成為拆船業的主流。”
“綠色拆船”已成為中國拆船市場的主旋律。記者采訪的中新拆船也是中國“綠色拆船”較為優秀的企業之一。該企業一位負責人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中新拆船采用碼頭拆解法的拆船工藝,并使用天然氣切割代替電石,岸線1600米,拆解碼頭6個,泊位4個,碼頭可同時靠泊拆解6艘2.5萬輕噸廢鋼船,年拆解廢船能力達到50萬噸。中新拆船董事長梁焯權表示,與印度、巴基斯坦等國拆船廠競爭,中新拆船在環保、安全、設備方面有優勢。
一位不愿具名的企業負責人表示,盡管國際社會倡導推行“綠色拆船”,看重社會責任的船東也選擇在環保條件好船廠拆解,但目前這還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更多的時候是環保優勢不敵價格優勢,經濟效益被更多的船東所看重。印度、孟加拉等國由于其勞動力成本以及拆解技術要求相對較低,所以這些國家大幅度提高報廢船進口價格,價格優勢比較明顯。
專家指出,從發展趨勢看,中國拆船的成本可能會越來越高,價格競爭力會越來越弱。但即將于2015年生效的《香港公約》在拆船方面為船東也規定了一個新的義務,要求他們只能將不用的船舶出售給達到相關標準并經過所在國“有資質的機構”授權的拆船廠。“爭取獲得那些重視環保的船東支持是中國拆船業今后發展的重要選項。”
“稅負過重”久而未解
很多拆船企業已把自己的困難反饋到中國拆船協會,拆船協會已就稅負等問題向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等作了匯報,但目前批復還遲遲未果。
拆船企業與航運企業一樣,都呼吁國家給予相關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在信貸和稅費方面。它們認為,只有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才能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拆船企業管理者告訴記者,正規拆船企業目前稅負過重,企業收購國內廢船無法取得進項增值稅發票,難以抵扣。“中國拆船企業面臨的困境主要集中在稅費方面。”
據知情人士介紹,目前進口廢船關稅為3%,拆船企業采買進口廢船時,僅關稅和增值稅率合計就為廢船到岸價格的20.51%;而采買國內廢船則無法取得增值稅發票,這意味在廢鋼船拆解完對外銷售時,不能通過銷項增值稅進行抵扣,17%的稅費無論對拆船企業還是賣船的船東都無法承擔,因此采買國內廢船,拆船企業拆解船舶的稅負更高,這也是近幾年為何中國拆船企業更多的是拆解國外廢鋼船的原因。如再加上企業安全環保設施設備投入的不斷增加,以及人工成本、進港、衛檢、動檢、拖船和危廢處理等費用支出的增長,嚴重影響了企業拆船積極性和市場競爭能力。
中國拆船協會會長謝德華認為,作為廢鋼鐵重要來源的廢舊船舶,與廢鋼鐵、鐵礦砂同屬戰略性資源,應實行等同的零關稅稅率。
融資難也是影響拆船市場的又一因素。由于拆船企業購買船舶需要較大資金,借助金融機構信貸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多數拆船企業屬于中小型企業,融資難仍是目前影響企業買船的重要因素之一。
拆船市場尚不規范,非法拆船企業“趁火打劫”也常有發生。船東往往注重廢船銷售所取得的利益,哪家拆船企業給的錢多,船就賣給誰。這就導致一些沒有資質的非法拆船企業,買來廢船后隨便找一塊地方就拆,使拆船市場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謝德華為此建議:“在中國必須要按照有關規定,認真清理、嚴厲打擊非法拆船設施,保障定點拆船企業的合法權益。”
一位拆船企業管理者告訴記者,廢鋼船在中國屬于限制類進口廢物,拆船企業必須向地方環保部門提交《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書》,向國家環境保護部申領《進口廢物批準證書》,才可以在一定時限內進口一定數量的廢船。“申報繁瑣、時限限制等對拆船企業都有一定的影響,市場是說變就變的,而這些手續不能隨機應變。”
陳亞峰對記者透露:“很多拆船企業已經把自己的困難反饋到中國拆船協會,中國拆船協會已就稅負等問題向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等作了匯報,呼吁解決企業購買國內廢船不能獲取增值稅發票,無法抵扣進項稅的問題。”“可能因為拆船業在船舶市場的份額相對較低,相關方面的關注度不夠,目前各種批復遲遲未果。”

為你推薦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共443艘船舶報廢拆解

根據非政府組織拆船平臺(NGO Shipbreaking Platform)發布的新數據,2022年有 443艘遠洋商船和海上平臺被出售拆解。其中,292艘大型油輪、散貨船、浮動平臺、貨船和客船最終在孟加拉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潮汐海灘上,在有毒和危害環境的狀況下拆解。...
2023-02-06 18:24:12
拆船市場終于迎來了久違的成交

航運界網消息,拆船市場持續低迷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后,上周南亞拆船市場終于迎來了久違的成交,共有五艘散貨船和一艘集裝箱船被報道將拆解。...
2022-12-28 18:29:10
全自動拆船?荷蘭初創公司獲歐盟資助將建循環拆船廠

荷蘭初創公司Circular Maritime Technologies(CMT)宣布獲得歐盟補貼,將建設全球首個循環綠色拆船廠,實現拆船過程自動化。該拆船廠旨在為傳統的拆船方法提供替代方案,防止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有毒物質排放到環境中。...
2022-11-27 08:20:00
一年400艘!全球最大拆船廠印度阿朗欲將拆船產能翻一番

作為全球最大拆船地的印度阿朗(Alang)計劃將拆船產能翻一番。印度港口、航運和水道聯盟部長Sarabananda Sonowal表示,政府規劃將阿朗拆船廠產能從當前的每年450萬噸提高到每年1000萬噸,這將最終使就業機會翻倍,為整個地區帶來更多的經濟繁榮。
...
2022-09-17 16:58:00
亞洲最大拆船廠正遭遇困境

亞洲最大拆船廠所在地阿朗正遭遇困境,盡管該地在2021-22年期間拆解了更多的船舶,但與前一年相比,拆解船舶總噸位減少了近350萬LDT。...
2022-05-17 17:46:38
定海首次拆解萬噸級非法涉海內河船創下舟山記錄

近日上午,伴隨著刺眼的火花,起重機將切割完成的鋼板運到陸域,一艘載重萬噸級非法涉海內河船在“長宏國際”啟動拆解,創下了舟山非法內河船舶拆解噸位記錄。...
2022-02-28 10:31:06
從32%到不足5%!中國拆船業雄心仍在

今年是中國拆船行業“十四五”發展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拆船協會成立三十周年。日前,中國拆船協會發布了《拆船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中國拆船行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2021-12-30 20: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