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問美國“航運制裁”:打壓中國,美國能受益嗎?
2025-03-27 20:20:35
來源:中國航務周刑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3月24日聽證會現場
收費能振興美國造船業嗎?收費符合美國企業利益嗎?打壓中國航運、物流及造船業能促進美國經濟嗎?
華盛頓特區東南街500號,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大樓,一場公開聽證會正在這里舉行,現場座無虛席,各方嚴陣以待。這就是備受關注的美國針對中國航運、物流及造船業301調查的公開聽證會,由于報名人數過多,原本一天的會議不得不增加至兩天。
在美國東部時間3月24日和3月26日舉行的兩場聽證會上,對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提出的針對中國制造的船舶收取費用的擬議措施,聽取了各方意見。
這些擬議措施主要包括:中國航運企業每艘船舶每次進入美國港口(下同),最高收費100萬美元,或按船舶載重量,每艘每次每凈噸收費1000美元;對于非中國航運企業旗下中國制造的船舶,每艘每次最高收費150萬美元,或根據船隊中中國制造船舶的占比,每艘每次收費50萬-100萬美元;對于從中國訂造船舶或未來兩年內接收從中國訂造船舶的航運企業,按訂造船舶占比,每艘每次收費50萬-100萬美元。
此外,措施正式實施后,每年至少有1%的美國商品,要通過美國航運企業運營的掛美國旗船舶運輸,兩年后,這一比例增加至3%,三年后增至5%,且其中3%必須由美國制造的船舶運營,7年后,比例分別增至15%和5%。
美國的目的很明確,以中國通過在航運、物流及造船業的地位削弱美國相關行業的機會和投資為由,打壓中國相關產業,進而遏制中國發展。
只是美國打錯了算盤,此舉損人害己。既然特朗普始終喊著“美國優先”的口號,那么不禁要問:收費能振興美國造船業嗎?收費符合美國企業利益嗎?打壓中國航運、物流及造船業能促進美國經濟嗎?
一問:收費能振興美國造船業嗎?
在USTR的擬議措施中,最直接的打壓對象就是中國造船業。USTR認為,中國造船業當前在全球的主導地位是不合理的,因為這削弱了競爭,造成了市場對中國的依賴。USTR期望借助打壓中國造船業,振興美國造船業,這能實現嗎?
不妨先看看中國造船業的成功與美國造船業的衰落。
1978年前,中國造船業仍處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統包統管階段,由于當時國內船舶市場低迷,造船廠不得不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軍用品生產,轉向以民用工業為主、以國際市場為目標的市場化。
發展初期,中國造船業面臨著訂單、產能及技術“從0到1”的困境。最終在重重壓力下,大連造船廠經過艱難摸索,實現了18個月準時交付船舶,并以幾乎“零誤差”的成績通過驗收。這是中國首次向國際市場證明了自己的造船能力。
2000年至2010年,是中國造船業迅速發展的階段,通過提升能力、擴大規模,以產量躍升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造船國。之后,又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中國已經能夠建造幾乎所有類型的民用船舶,主流船型實現了大型化、系列化、批量化生產。
持續的技術創新和開放的合作,積極融入世界格局,致力于塑造一個共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是中國造船業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原因。
反觀美國造船業,50年前還是響當當的世界第一,但美國推行的保護主義規定,美國國內用于貨物運輸的船舶必須在美國建造。這避免了競爭,讓美國造船業有穩定的訂單,但沒有競爭,何來進步?最終導致了高昂的船舶建造成本和較低的生產效率,限制了美國造船業的發展潛力。美國政府還試圖通過為美國造船企業提供大額補貼,彌補造船成本的差距,最終同樣事與愿違。
不難看出,美國一再通過保護主義希望造船業“雄起”,但養出的是一批只會躺平的“巨嬰”船廠。而這背后,更有勞動力斷層、產業鏈缺失、成本倒掛等一系列問題,與美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緊密相關。同時,美國造船業的衰落早在中國造船業崛起之前,將美國造船業的衰落歸咎于中國,純屬無稽之談,讓船舶快速轉移到美國生產,無異于癡心妄想。
正如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在向USTR提交的意見中所說:“我們對美國重振造船業的努力持開放態度,但反對任何打壓和損害中國和世界航運業的做法。中國造船業始終致力于合作,反對打壓,并將應對任何挑戰。”
美國振興造船業的方式不是發展自身,而是保護主義、打壓對手,歷史已經證明這是行不通的,也注定會再次失敗。
二問:收費符合美國企業利益嗎?
從“特朗普1.0版”開始,美國就打著“美國優先”的口號,逆全球化潮流而行,最終只能損人難利己。
USTR啟動對中國航運、物流及造船業301調查時,確實得到了美國部分國內組織的支持,但在兩場聽證會及此前的意見征集中,更多的美國協會組織、企業發出了反對的聲音。
在進出口領域,多家協會組織表達了對擬議措施的擔憂。
作為全球最大的零售業貿易協會,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認為,雖然收費針對航運企業,但相關成本將轉嫁給貨主,在當前供應鏈持續承壓的背景下,此舉將導致每個集裝箱的運輸成本增加數百美元。此外,這項收費還將迫使航運企業調整航線,撤出部分美國港口,導致美國市場運力緊張,或將航線轉向加拿大或墨西哥港口,迫使貨主承擔額外成本。
AgTC向USTR提交的意見
代表美國農產品出口的農業運輸聯盟(AgTC)則更加悲觀,其強調,收費必將帶來運輸成本上漲,將迅速導致美國農產品價格失去競爭力,鑒于國際市場存在充足的替代貨源,美國農產品出口會徹底萎縮,美國農民將損失慘重。
美國國家礦業協會(NMA)也提出,收費可能對美國礦業帶來嚴重后果,因為該行業高度依賴全球航運網絡,成本激增、供應鏈緊張甚至關鍵材料進出口受阻,都將導致行業停滯,進而威脅美國制造業、能源生產及國家安全。
而對于美國小型進出口商、小型航運企業和規模較小的港口,影響可能將是毀滅性的。
一家美國進出口商直接喊出:“BAD IDEA!VERY BAD!”因為該公司合作的船公司的船舶都是中國制造的,擬議措施的實施可能導致該公司直接倒閉。從事跨大西洋貿易的大西洋航運公司(Atlantic Container Line),說出了美國小型航運企業的心聲。該公司CEO直言,如果收費,該公司的美國航線會被迫關閉,解散美國員工。他還認為,相關措施并不能幫助美國造船業,造船訂單只會轉向韓國、日本。還有一家邁阿密較小的集裝箱碼頭也表示,航運企業為了省錢不會再掛靠小碼頭,碼頭和拖車公司都沒工作了,碼頭的基礎設施投資也打水漂了。
顯而易見,擬議措施直接推高了運輸成本,增加了美國商品價格。美國是食品、農產品和能源的主要出口國,一旦成本增加,無疑將降低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導致美國農民、零售商、制造商、消費者等群體遭受巨大損失。這符合美國企業利益嗎?
三問:打壓中國航運、物流及造船業能促進美國經濟嗎?
擬議措施的本質,是對美國進出口貿易征稅,將對美國經濟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與USTR的既定目標相矛盾。在關稅大棒未能起到預期效果后,美國又企圖攪動全球供應鏈,但這更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根據克拉克森的統計數據,中國制造的船舶在全球船隊中的占比為23%,其中,散貨船占比48%、集裝箱船39%、油輪28%。同時,中國造船廠手持訂單占全球的61%,其中,集裝箱船73%、油輪71%、散貨船69%。
全球主要班輪公司中國制造船舶占比
而在全球主要班輪公司中,中遠海運、達飛、以星航運的現有船隊里,中國制造的船舶占比均超過40%。若以訂單船舶計算,則全球前6大班輪公司均有超過一半的船舶在中國訂造,全球集裝箱船運力排名第一的地中海航運(MSC),在中國建造的船舶比例更是高達92%。
MSC CEO Soren Toft就明確發出警告,如果擬議措施實施,最終買單的將是美國消費者。他說:“我們沒有任何其他選擇,將不得不重新考慮航線覆蓋并增加成本,如果成本無法通過運費覆蓋,那么將轉嫁給最終消費者。同時也會考慮重組航線網絡,將運力從收益較差的航線撤出,投入收益更高的航線中。”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也分析稱,部分班輪公司可能會移除船隊中中國制造的船舶,并將業務集中在美國市場,而其他班輪公司可能會增加中國制造船舶的比例,并將業務集中在非美國市場。由于市場被分割,競爭降低,航運業總成本將增加。BIMCO的最終結論是,擬議措施將大幅增加美國進出口貿易的運輸成本,并對更廣泛的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但對中國在相關市場地位的影響則不確定。
中國的態度則十分明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曾表示,征收港口費、對貨物裝卸設備加征關稅這一類的措施損人害己。她強調:“我們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和多邊規則,立即停止錯誤做法,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中國船東協會則明確提出,擬議措施引發的連鎖反應,可能動搖國際貿易的基礎,波及全球供應鏈,削弱供應鏈彈性。中國船東協會敦促USTR,通過世貿組織和美中海事協定等現有渠道,與中國政府機構進行真誠的談判,解決當前的爭端。
大海是攪不渾的,大勢是不可擋的。
美國在關稅領域和航運領域大棒亂揮,將再次破壞世界各國對全球貿易的基本信任。美國若一意孤行,將波及全球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從而影響全球產業結構和市場的穩定。長此以往,全球貿易全方位“去美國化”還會加速。

為你推薦
價值投資?拓維集團收購太平洋航運股份!

近日,中國香港拓維集團(Caravel)收購同胞干散貨船東太平洋航運(Pacific Basin Shipping)7 5%股權。
根據港交所披露,拓維集團上周五以每股1 67港元的價格購入太平洋航運3 885億股...
2025-03-27 20:09:06
李嘉誠仍按計劃出售巴拿馬港口,4月2日前或完成交易!

據彭博社最新消息,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將兩個巴拿馬港口出售給貝萊德公司牽頭的財團的計劃仍在推進中,各方正努力在 4 月 2 日之前完成交易。...
2025-03-26 19:32:04
上海港完成“長江首單”保稅LNG船-船同步加注

2025年3月26日,上海港外高橋港區,上港集團能源公司在海通碼頭為遠海汽車船“文景口”輪順利完成了LNG加注作業,這是“長江首單”保稅LNG“船-船”同步加注...
2025-03-26 19:28:52
三重壓力下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

根據經合組織(OECD)最新發布的《中期經濟展望報告》,全球經濟在2024年展現了堅韌態勢,但在增長步伐放緩、通脹持續和政策環境多變的三重壓力下,經濟疲態初現端倪。...
2025-03-26 18:55:39
特朗普擬對中國船舶收費,全美多行業警告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姜藹玲】據路透社報道,全美多行業高管當地時間24日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舉行的聽證會上警告稱,美國總統特朗普要“重振美國造船業”計劃可能會適得其...
2025-03-25 20:09:28
航運高管:天價港口費或將壓垮美國航運業

3月24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啟動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行業的“301調查”聽證會。行業領袖在發言中再次強調,高昂港口費政策無法“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反而可能成為壓垮本土航運生態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5-03-25 19:23:03
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創出歷史最高生產效率

3月23日,隨著“地中海薩瑪”輪緩緩駛離第二集裝箱公司N10泊位,標志著天津港第二集裝箱公司以329箱 小時的在泊船時效率和416箱 小時的峰值船時效率,創出了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歷史最高生產效率。...
2025-03-25 19:08:06
靠打壓中國來復興造船業?美強征港口費遭多方反對

當地時間3月24日,一場可能重塑全球船舶制造業格局的聽證會,將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主聽證室拉開帷幕。
這場聽證會將主要圍繞擬議中的對華海運限制措施展開...
2025-03-24 2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