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神話”幻滅!巨頭停止投資零排放散貨船
2025-03-13 19:35:49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在Golden Ocean前首席執行官的建議下,投資公司J. Lauritzen已決定暫停對零排放船只的新投資。
資本退潮:綠色雄心的冰冷現實
J. Lauritzen是由DFDS主要股東Lauritzen Fonden擁有的投資公司,旗下擁有干散貨航運公司Lauritzen Bulkers,并投資了三只航運基金和多家航運股票。該公司首席執行官 Kristian Mørch直言不諱:“現在不是時候。”
該公司曾豪擲約10億美元布局綠色船舶,包括三艘甲醇雙燃料Kamsarmax干散貨船。然而,當他們計劃進一步擴大“零排放資產”版圖時,卻選擇了踩下剎車。原因何在?Mørch給出了答案:新船建造成本創歷史高位,大型租家對長期租約的興趣減弱,融資環境趨緊。
綠色船舶是資本密集型投資。J. Lauritzen旗下三艘甲醇雙燃料Kamsarmax新船的總成本約為1.4億至1.5億美元,比傳統船舶貴出20%-30%。這三艘船已鎖定與嘉吉(Cargill)的長期租約,融資結構(40%自有資金,60%債務)看似穩健。但如果沒有租家的背書,下一筆投資的風險將完全壓在船東肩上。Mørch坦承,若沒有租約在手,向銀行和投資者募集“風險資本”幾乎是癡人說夢。
這暴露了航運業綠色轉型的資本悖論:船東想投,銀行不給錢;投資者想看回報,市場卻不買單。J. Lauritzen的暫停,不是放棄,而是理性的觀望——在資本熱潮退卻時,選擇保存實力。
綠色船舶的核心在于替代燃料,但甲醇、氨氣等技術路徑遠未成熟。J. Lauritzen聘請前Golden Ocean CEO Ulrik Andersen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分析,得出的結論耐人尋味:“技術問題懸而未決。”
以甲醇為例,盡管J. Lauritzen的三艘新船號稱“零排放”,但前提是使用綠色甲醇(由可再生能源生產)。現實卻是,全球綠色甲醇供應量僅占需求量的冰山一角,大部分甲醇仍來自化石燃料,減排效果大打折扣。Mørch提到,嘉吉尚需解決“終端客戶是否愿意為新技術買單”和“燃料從哪里來”的難題。換言之,即使船造出來了,能否真正實現“綠色”,還是個未知數。
基礎設施建設遙遙無期,技術的不確定性,讓船東在下注時如履薄冰。J. Lauritzen的選擇,折射出中小船東在技術迷霧中的無奈:與其冒險押注尚未成熟的未來,不如守住現有的陣地。
市場需求:綠色溢價的幻滅
航運業的綠色轉型,歸根結底要靠市場需求驅動。然而,J. Lauritzen的分析顯示,大型貨主對綠色船舶的熱情正在消退。Mørch一針見血:“客戶參與新燃料船舶租約的意愿下降。”這意味著,貨主不愿為“綠色”支付溢價。
過去幾年,綠色航運曾是貨主品牌形象的加分項。嘉吉等貿易巨頭愿意簽長約,支持J. Lauritzen的甲醇船項目。但如今,隨著全球經濟放緩、運費波動,貨主更關心成本而非環保標簽。Mørch提到,新船30年的生命周期風險對小型船東來說難以承受,尤其在市場需求不明朗時。
J. Lauritzen的暫停并非孤例,而是航運業綠色轉型的分水嶺。大型玩家如馬士基(Maersk)、達飛、MSC正加速布局甲醇、LNG船隊,憑借規模優勢搶占先機;而中小船東卻因資金、技術、市場三重壓力,選擇收縮戰線。這種分化,可能重塑行業格局。
在海運圈聚焦看來:綠色航運的未來,不僅在于技術突破,而在于利益協同。
船東需要降低投資風險,政策補貼和融資支持不可或缺;
貨主需被激勵支付綠色溢價,碳稅或市場機制是關鍵;
燃料供應商必須擴大綠色燃料產能,打破供需瓶頸;
監管者則應加快規則落地,給行業明確的信號。
J. Lauritzen的“三艘船”已邁出一步,但后續停滯說明單靠企業雄心遠遠不夠。2026年,當首艘甲醇船交付時,她將在“綠色走廊”中航行,還是淪為昂貴的擺設,將取決于整個生態鏈的協同進化。

為你推薦
面對全球化市場多維度競爭,“美國造船”將如何應對價格差距?

漫航觀察網(MNavigation)消息,上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向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參議院和眾議院)表示,他計劃在白宮內設立一個造船辦公室,以促進美國造船業的發展。...
2025-03-12 19:35:46
800艘新船將涌進市場!集裝箱船手持訂單達910萬TEU

漫航觀察網(MNavigation)消息,近日著名航運咨詢研究機構Alphaliner發布報告稱,本月全球新船訂單量達到創紀錄的910萬標準箱,這意味著船廠正在建造或將要建造近800艘新船。...
2025-03-12 19:32:06
特朗普“癡迷”船舶!美國還能造嗎?

航運界網消息,眾多航運業高管警告,特朗普的美國“造船夢”可能會給海運業造成巨大沖擊,不僅帶來巨額成本,甚至可能在全球范圍內引發新一輪供應鏈混亂。...
2025-03-11 19:37:55
300億美元代價!特朗普重振美國航運業或引發新一輪混亂?

多位行業高管表示,特朗普重振美國航運業的計劃可能會給海運運營商帶來巨額成本,并在全球范圍內引發新一輪的供應鏈混亂。...
2025-03-10 17:37:42
美擬對中國制造船舶征收港口費、加碼關稅,影響幾何?

隨著近期美國宣布多輪關稅措施,航運業的不確定性再次上升。市場原本期望在疫情和蘇伊士運河航行中斷等“黑天鵝”“灰犀牛”事件之后,國際供應鏈能夠迎來穩定期,然而卻事與愿違...
2025-03-10 17:29:40
加價改單?航運巨頭集體“換氣”轉向

又一家航運公司加入“換燃料”行列!曾被熱捧的甲醇燃料因供應鏈短板遇冷,而LNG正憑借成熟基建和減排優勢重獲船東青睞。
...
2025-03-10 08:53:00
全球航運:在地緣政治浪潮中破浪前行

2025年海運貿易面臨的干擾風險依舊嚴峻。這種不確定性正考驗著航運公司和托運人的應變能力。尤其是油輪運輸,因其與敏感的能源市場及制裁措施緊密相關,最易受地緣政治風波沖擊...
2025-03-07 18:07:48
中國船企逆勢領跑!新造船市場遭遇“倒春寒”

經歷了去年創紀錄的訂單狂飆后,今年前兩個月全球新船訂單迎來斷崖式下跌。中國船企憑借規模優勢逆勢而上,2月接單量反超韓國領跑全球。...
2025-03-07 12:28:16
航運分析師:美對中國造船舶收費或致不測之果

海運市場分析平臺Xeneta首席航運分析師Peter Sand指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提議對入境美國港口的中國船只征收最高達150萬美元的費用,此舉恐引發嚴重的港口擁堵和供應鏈中斷...
2025-03-06 20:53:43
特朗普關稅2.0 vs 1.0: 為何這次對集運更糟?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關稅規模大幅擴大,并且實施速度遠超第一任期
這次的決策方式不同:政府機構負責人和私營部門已被排除在決策流程之外...
2025-03-06 20: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