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艘再掏150萬美元?美國直指中國造船業
當地時間2025年2月2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宣布就擬議中的301條款行動征求公眾意見,這些行動旨在消除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行業的支配性行為、政策和做法。在此次301調查中,USTR發現中國在相關領域的行為、政策和做法“不合理”,對美國商業造成了“負擔或限制”。
為了應對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對全球供應、定價和準入的市場支配力量,特別是針對中國的相關行為、政策和做法,USTR建議對中國船舶運營商合中國建造船舶相關的國際海運服務征收一定的費用并采取限制措施,同時鼓勵美國貨物在美國船舶上的運輸。
具體而言,USTR計劃采取的措施包括:
對中國船舶運營商征收國際海運服務費:(a)運營商的任何船舶每次進入美國港口的服務費最高為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25.10萬元);或(b)運營商每次進入美國港口的服務費最高為每噸凈載重量1000美元。
對船隊中含有中國建造船舶的運營商征收服務費:當中國建造的船舶進入美國港口時,將向該船舶的運營商征收國際海運服務費,(a)費用最高為1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87.65萬元);(b)根據中國建造船舶在該運營商的船隊中所占百分比,對于占比50%及以上的運營商將收取每艘船舶最高100萬美元的費用,占比25%以上但不超過50%的運營商將收取每艘船最高7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43.83萬元)的費用,占比不足25%的運營商將收取每艘船最高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62.55萬元)費用;(c) 根據中國建造船舶在該運營商的船隊中所占百分比,如果運營商船隊中中國建造船舶的數量占比等于或大于25%,則運營商每艘船進入美國港口將被收取最高不超過100萬美元的額外費用。
對可能在中國訂造船舶的運營商征收服務費:根據從中國船廠訂造船舶的百分比收取額外費用:(a)對于在中國船廠訂造船舶比例在50%及以上、或預計在未來24個月內由中國船廠交付船舶的比例在50%及以上的運營商,將對其每艘進入美國港口的船舶收取最高100萬美元的費用;對于在中國船舶訂造船舶或未來24個月內預計由中國船廠交付船舶的比例大于25%但小于50%的運營商,將對其每艘進入美國港口的船舶收取最高75萬美元的費用;對于在中國船舶訂造船舶或未來24個月內預計由中國船廠交付船舶的比例小于25%的運營商,將對其每艘進入美國港口的船舶收取最高50萬美元的費用。或(b)如果運營商訂造或預計在未來24個月內交付的船舶總數中,有25%及以上由中國船廠建造,則將對其進入美國港口的沒搜船舶收取最高100萬美元的費用。
對通過美國建造船舶進行的海運運輸減免服務費:對于本條款中涉及的運營商所收取的額外海運服務費用,可以按日歷年進行退款,每艘美國建造的船舶進入美國港口一次,最高可退還100萬美元,前提是該運營商通過該船舶提供國際海運服務。
USTR還提議采取限制措施以鼓勵美國船舶運輸美國貨物,包括分階段提高由美國運營商使用美國船舶運輸的美國出口產品比例,從301條款行動生效之日起的每年至少1%,逐步提高到生效7年后的每年至少15%;此外還提出了美國建造船舶比例要求,自行動生效3年后3%貨物必須由美國運營商使用美國建造的美國籍船舶運輸,生效7年后比例增加至5%。
與此同時,USTR要求美國貨物的國際海運必須遵守以下限制:美國貨物應通過美國建造的美國籍船舶出口,但如果提供國際海運服務的運營商能夠證明其每年通過船舶運輸的美國產品中至少20%將通過美國建造的美國籍船舶運輸,則可以批準其使用非美國建造的船舶進行出口。
USTR提議的其他措施包括減少對中國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LOGINK)等類似平臺的依賴,建議美國相關機構調查中國航運公司涉嫌的反競爭行為,限制LOGINK獲取美國航運數據,禁止或繼續禁止美國港口碼頭及美國港口使用LOGINK軟件。
USTR邀請任何感興趣的人士就擬議的行動發表意見。為了廣泛聽取意見并深入討論這一擬議行動,USTR計劃于2025年3月24日在國際貿易委員會的主聽證室舉行公開聽證會。任何對此提議感興趣的個人或團體,均可在2025年3月10日前提交出席聽證會的請求,并可在2025年3月24日之前提交書面意見。
據了解,在美國五家工會的請愿下,拜登政府在去年啟動了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及造船業的301調查。今年1月16日,在新任總統特朗普上任前夕,USTR公布了調查報告,認定中國在上述領域的定向支配地位是不合理的,對美國商業造成負擔或限制,因此可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采取行動。
時任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指出:“1975年美國在商業造船方面排名全球第一,每年建造70多艘船舶,現在只排第19位,每年建造的船舶不到5艘,而中國建造的船舶超過1700艘。中國對這些產業的有針對性主導地位破壞了公平的、以市場為導向的競爭,增加了經濟安全風險,是美國工業及依賴上述工業的社區振興的最大障礙,301條款下的這些調查結果為采取緊急行動投資美國和加強美國的供應鏈奠定了基礎。”
報告稱,在全球范圍內,超過80%的貨物是通過海運實現的。2022年,按價值計算,美國44.6%的國際貿易貨物(約2.3萬億美元)由海運完成;按重量計算,美國78.6%的國際貿易貨物(約16億噸)由海運運輸。按價值計算,船舶運輸了美國與亞洲61%的國際貿易貨物,以及與歐洲45%的國際貿易貨物。
調查得出結論,中國一直針對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追求主導地位,并設定越來越激進和具體的目標。中國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其主導目標,嚴重損害了美國公司、工人和美國經濟的整體利益,通過減少競爭和商業機會,以及通過依賴和脆弱性創造經濟安全風險。
據了解,301調查基于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該條款授權美國總統采取所有適當行動(包括報復措施或制裁行動),以使外國政府撤銷任何不公正、不合理、差別待遇,或是違反國際貿易協定而對美國商業發展造成負擔與限制的當地法令、政策或慣例。貿易行為的調查可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自行發起,也可由企業或產業組織提出申請。
該調查由美國自身發起、調查、裁決、執行,一度成為美國應對與別國貿易摩擦"最后的武器"。但在1994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成立后,美國發動單邊制裁案例的數量和頻率顯著削減。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曾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援引貿易法第301條對大量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關稅。當時,美國進行貿易調查后稱,中國竊取美國知識產權,并強迫美國企業向中國企業轉讓技術。
針對此次USTR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行業提出的限制措施,2月23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做出回應稱:“中方注意到有關情況。2024年3月以來,中美雙方已就美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相關調查開展多輪溝通。中方反復申明對301調查看法,并提供中方立場非文件,要求美方回歸理性客觀,停止將美國內產業發展問題甩鍋到中方頭上。但遺憾的是,美方還是一意孤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此前美對華加征301關稅已被世貿組織專家組裁定違反世貿規則,受到眾多世貿組織成員反對。美方出于國內政治需要,濫用301調查手段,是對多邊貿易體制的進一步破壞。美方提出的征收港口費等擬議限制措施損人害己,不僅無法振興美國造船業,反而會提高與美國相關航運路線運輸成本,增加美國內通脹壓力,降低美國商品全球競爭力,損害美國港口、碼頭運營商和工人的利益,美國內對此也有很大反對聲音。有關國家和組織也對美方調查表示反對和不滿。”
“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和多邊規則,停止錯誤做法。中方將密切關注美方動向,并采取必要手段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為你推薦
船管巨頭OSM Thome迎來了新機構投資者

航運界網消息,2月21日,船管巨頭OSM Thome宣布,由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JPMGTG”)提供咨詢的機構投資者將收購全球船舶管理公司OSM Thome的股份,新投資者將幫助支持OSM Thome業務的未來增長。...
2025-02-23 19:27:15
全球燃料標準框架下綠色航運走廊亟需更多支持

在全球航運業加速脫碳的浪潮中,綠色航運走廊正成為行業轉型的關鍵抓手。然而,面對復雜的政策環境和高昂的綠色燃料成本,綠色航運走廊的商業可行性仍面臨諸多挑戰。...
2025-02-21 19:32:25
全國首批船舶保險證書電子證照在上海試點上線

為進一步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更高水平的海事監管與服務保障一體化,2月20日,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關于推廣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等海事電子證照的通告》,標志著首批船舶保險證書電子證照推廣應用。...
2025-02-21 19:14:19
青島深遠海裝備試驗水池啟用

近日,青島深遠海裝備水池啟動活動暨第四屆國際深海離岸工程專題研討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青島深遠海裝備水池正式啟動。
該水池長30米、寬10米、水深10米,擁有一流的造風、造波設備,可開展海洋浮式平臺、海上浮式風機、深海采礦、極地冰區船舶等深遠海裝備水動力學試...
2025-02-20 20:08:00
中燃遠邦完成香港地區最大單次B24生物燃料加注

近日,中國船燃所屬中燃遠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燃遠邦)成功為 “XIN LOS ANGELES” 輪加注 B24 生物燃料 5500 噸,這是香港地區最大單次 B24 生物燃料供應。...
2025-02-20 19:34:23
上海海事大學與寶鋼航運簽署校企合作協議

近日,上海海事大學黨委書記宋寶儒,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李志鵬一行拜訪寶武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武資源”),受到寶武資源總裁曹志福,高級副總裁張華、朱學濱,副總裁兼寶鋼航運黨委書記宋海東的接待。...
2025-02-19 20:12:33
自然資源部發布《海洋測量無人船通用技術條件》

日前,自然資源部發布了《海洋測量無人船通用技術條件》行業標準,該標準由國家海洋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云洲智能、上海大學無人艇工程研究院、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
2025-02-18 19:35:09
生物燃料再引質疑!多家航運巨頭公開反對

日前,赫伯羅特(Hapag-Lloyd)和Louis Dreyfus Armateurs在內的多家航運公司和組織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反對運動,旨在抵制生物燃料在航運業中日益增長的使用。...
2025-02-18 1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