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造船業“呼救”扶持
2015-03-17 17:23:59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日本造船企業不能僅滿足于日元貶值所帶來的受益,因為日元貶值終究是不可持續的,其還應向政府、金融機構和船東等“呼救”。
自從2012年年底日本政府實施“安保經濟學”以刺激經濟后,日元持續貶值,這給日本造船企業帶來了福音,提高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三井造船總經理德久福田曾表示,隨著日元貶值,新造船訂單逐漸增加,令日本造船企業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相比之下,2012年則如同是日本造船業的“冬天”。
日本船舶出口商協會數據顯示,盡管去年下半年全球新船訂單量增速開始放緩,但受益于日元貶值,日本造船企業接收的新船訂單量超過交付量,大部分造船企業交付期排到2017年,有些甚至安排到2018年。
但是,有分析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表示,如果日本造船企業僅滿足于日元貶值帶來的一些受益,那么這種復蘇現象只是短暫的,因為日元貶值是短暫且不可持續的,日本造船企業還應向政府、金融機構、船東等“呼救”扶持。
融資主要依靠財團
說到金融機構,首先想到的當然是銀行。去年,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為國際船東提供的船舶融資同比增長30%,融資額度達到300億日元(29.3億美元)。此外,去年年底,三井住友銀行與法國農業銀行旗下一家企業簽署合同,共同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命名為Sea Bridge Finance Limited,為航運企業提供聯合貸款,雙方投資比例為50∶50。該企業貸款不僅面向日本造船企業和船東,也向其他國家的船東開放,預計3年內將為全球船東提供10億美元貸款。
但是,據知情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反映,以上日本銀行的舉措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日本的銀行給予日本造船企業的支持很少,與中國的銀行給予中國造船企業的資金支持完全不能比擬。日本造船企業一般都是向當地財團融資。
在日本有六大財團——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和勸銀,各財團之間以資本為紐帶,成員企業環狀持股,這種關系使財團各成員企業之間的資本聯系得到加強,不僅銀行、信托、保險等金融機構持有企業股票,企業也持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股票。相互持股比率越高,財團的凝聚力就越強,因此,日本六大財團享有“真正政府”的稱號。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日本造船企業直接從銀行獲得的資助較少,更多是向財團伸手要錢。
吁請政府政策扶持
要扶持一個產業,除資金渠道外,在中國還有政府渠道——向政府要政策扶持,中國造船企業確實獲得不少政策扶持。去年,國務院和有關部門相繼發布《關于海運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老舊運輸船舶和單殼油輪報廢更新實施方案》、《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指南(2014)》、《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2014)》、《海洋工程裝備工程實施方案》等配套文件,鼓勵老舊運輸船舶提前報廢更新,并給予造船補貼,制定造船企業“白名單”等,策略層出不窮,中國部分航運企業僅拿到的拆船補貼就足夠潤飾財務報表。
但是,日本造船企業就沒有那么幸運了。據知情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表示,日本政府和金融機構對日本造船企業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日本政府產業引導力度不是很強,發展建議幾乎沒有,盡管日本造船企業對整個產業鏈的帶動效果遠遠高于中國造船企業。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中國潛水打撈行業協會理事長宋家慧表示,日本船舶設備國產化配套率超過95%,韓國超過90%,但是中國未超過50%。目前,中國建造的遠洋商船使用的通信導航產品,日系產品占有率超過90%,中國產品占有率未超過5%。日韓兩國的本國船舶設備國產配套率較高,尤其是日本,足以帶動整個產業鏈,而中國則有所欠缺。
除了中國,韓國造船業正在積極爭取政府政策扶持。據《航運交易公報》去年第43期《強化核心競爭力乃關鍵》一文報道,韓國造船業中大部分企業正經受訂單量和利潤雙下滑的雙重打擊。韓國海工與造船協會主席Kim Oi-hyun表示,為了與中國造船企業公平競爭,韓國政府必須給予韓國造船企業政策扶持。
在此背景下,為了獲得公平的競爭平臺,日本造船企業也按捺不住了。近期,日本造船工業協會會長Kazuo Tsukuda表示,基于近幾年日本經濟情況和全球航運業不景氣,日本造船企業正面臨重大挑戰,希望政府能夠出面扶持造船產業。Tsukuda表示,雖然日元貶值進一步加快日本經濟擺脫通貨緊縮的步伐,但受到消費稅提高等影響,經濟增長暫停。Tsukuda 還指出,去年上半年日本造船企業的新造訂單量高達1000萬總噸(GT),主因是得益于國際海事組織的船舶噪聲規范生效而產生的暫時性需求。在總體航運市場,雖然船東采取了減速航行、拆解老舊船舶等措施,但船舶運力仍存在過剩現象,短時間內難以改變,期待航運業復蘇還為時尚早。Tsukuda對日本造船企業提出三條建議:奠定經營基礎、加強技術基礎、加快國際合作。他還提議,日本造船企業應該積極進軍環保船、海洋資源及再生能源等新領域,實現尖端技術創新。Tsukuda表示,日本造船業的穩定也是在為日本經濟做貢獻,在造船行業面臨危機的時刻,政府應該給予政策扶持。
據業內人士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分析,日本政府出于環保、資金和員工等政策方面的考慮,不支持造船企業追求訂單量第一,不支持發展過快,甚至還曾阻止某造船企業過快發展。日本政府追求的是保證產業健康發展,錢一時賺得多并不保證可持續發展,產業可持續性發展靠的是核心技術。
此外,另有專家向《航運交易公報》記者表示,越是發達的國家,其造船業越沒落,因為造船業畢竟屬于重工業,其勞動密集、高污染、高耗能等缺點注定不被發達國家青睞。造船業一般盛興于尚未成熟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一旦上升為發達國家,造船業自然從這些國家消失而轉移到有待發達的國家中。
日本政府是否會真的給予政策扶持,我們拭目以待。

為你推薦
韓國“綠色船舶燃料供應鏈建設計劃”啟示

2023年7月,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0屆會議(MEPC 80)通過了《國際海事組織2023年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提出到2050年前后實現國際航運業凈零排放“雄心勃勃”的戰略目標...
2024-04-13 15:02:57
韓國船廠第一季度LPG和LNG運輸船訂單激增

雖然2024年全球新船訂單量相較于2023年有所下降,但液化天然氣(LNG)和液化石油氣(LPG)運輸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的訂單量卻在上升,這讓韓國造船廠喜笑顏開。...
2024-04-12 19:24:22
新增15000人!漲薪8%!五大船廠“用工荒”緩解

一年新增1 5萬人、轉包工人薪資漲幅提升!在韓國政府與造船企業合作努力下,韓國造船業的勞動力市場迎來積極變化,有效緩解了船廠“用工荒”。...
2024-04-12 10:18:00
破解"用工荒”難題,韓國三大船企加快機器人應用

隨著近年來高附加值和環保船舶訂單的不斷增加,韓國造船業在迎來高景氣周期的同時,卻因熟練勞動力嚴重短缺而備受困擾。為此,韓國三大造船企業正在加快引進協作機器人(Cobot)等自動化、機械化...
2024-04-05 15:15:00
克拉克森研究:美國重振造船業誰來買單?

2024年3月12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國際鍋爐制造商兄弟會、美國勞聯—產聯海事貿易部門等五家美國工會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遞交一份針對中國造船業及相關行業(如鋼鐵)的請愿書,將美國造船業的下滑歸因于中國造船業的崛起。...
2024-04-03 16:54:59
一批訂單在路上?韓國政府推進老舊沿海船舶更新換代

4月2日, 由韓國海洋水產部主導,韓國沿海運輸界和中小造船界、相關各級政府和政策金融機構等參與的“中小船舶聯合訂造團”簽約儀式在國立水產品質量管理院舉行。
...
2024-04-03 12:13:48
再砸500億!韓國造船“三巨頭”欲抱團抗中?

前兩月接單69艘650億元、接單量逆市大漲80%——韓國造船業今年迎來“10年最強開局”,不到三個月時間里訂單量已經超過了2016年全年。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造船業,韓國政府與造船“三巨頭”將在未來5年再砸500億確保“超級差距”。...
2024-03-31 08:51:00
韓國智能船廠戰略

隨著國際海運市場的逐步回暖,國際船市呈現復蘇態勢,船型熱點轉換、訂單來源調整、競爭格局正在加速重塑,傳統的船舶制造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加速融合,為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供了歷...
2024-03-30 17: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