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大船舶央企主導2024年全球新造船市場
2025-03-31 19:59:26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根據船舶經紀商BRS Shipbrokers最新年度報告,中遠海運憑借逾百艘的新造船訂單登頂全球船東之巔,而中國船舶集團則以近9000萬載重噸的新造船訂單量傲視全球造船業,兩大中國航運與造船巨頭攜手主導2024年全球新造船市場。
具體來看,2024年全球新造船市場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領先的航運公司紛紛加大投資,推動船隊擴張和現代化。按船舶數量計算,中遠海運以102艘新船訂單位居榜首,總載重噸達1200萬噸。地中海航運(MSC)以74艘新船、1300萬噸載重噸位列第二,單船平均載重噸更大。東太平洋航運(Eastern Pacific Shipping) 訂購71艘,總載重噸770萬噸,排名第三。
排名第四的Cido Shipping HK 訂購44艘,載重噸280萬噸,以中型船型為主。招商局集團(China Merchants Group) 以38艘、800萬噸載重噸位列第五。萬海航運(Wan Hai Lines) 訂購36艘,載重噸440萬噸,位列第六。作為全球最大集裝箱船租賃公司之一的Seaspan 以32艘、470萬噸載重噸排名第七,Dynacom訂購32艘,總載重噸360萬噸,排名第八。中東土豪卡塔爾能源LNG訂購30艘,總載重噸330萬噸,位列第九。Union Maritime LTD-GBR 以28艘、230萬噸載重噸排名第十。
BRS Shipbrokers在報告中指出:“2024年,中遠海運與MSC在新造船市場的激進行動以及二手船購入方面都成為行業焦點。”
從細分市場來看,中遠海運的投資布局廣泛,涵蓋散貨船、油輪、集裝箱船及氣體運輸船等多個板塊,體現出其多元化的發展戰略。而MSC則繼續穩居集裝箱船市場的最大買家,訂單規模遙遙領先。
近期,業內消息人士透露,中遠海運的下一個造船重點將是干散貨市場,目前正與國內船廠洽談新一輪多用途船(MPP)訂單。BRS Shipbrokers認為,中遠海運的新造船策略展現了中國船舶工業的一大優勢——強大的本土船東支撐,這種需求直接推動了國內造船企業的訂單增長。
與此同時,MSC在2025年伊始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在舟山長宏國際船廠簽訂了四艘21,700 TEU LNG雙燃料集裝箱船訂單,并附帶兩批共四艘的增購選項。根據Alphaliner的數據,目前MSC手持訂單量高達132艘,總計200萬TEU,其擴張步伐依然穩健。
在船企新造船訂單方面,中國船舶集團以877艘、8910萬噸載重噸的絕對優勢穩居全球第一。
韓國現代集團(Hyundai) 以463艘、3710萬噸載重噸排名第二。揚子江船業集團以247艘、2340萬噸位列第三。日本今治造船與JMU組成的日本造船(Nihon Group) 以226艘、2350萬噸排名第四。此外,招商局重工(CMHI) 和 中遠海運重工(CSHI) 分別以215艘、550萬噸和207艘、2300萬噸躋身前六。
NTS Group(176艘、2460萬噸)、恒力重工(154艘、1990萬噸)、江蘇韓通集團(141艘、1580萬噸)、常石造船(135艘、1020萬噸)及三星重工(123艘、1360萬噸)分列七至十位。
整體來看,中國船企在全球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韓國船企則在高端船型市場保持競爭力,日本船企繼續維持一定市場份額,全球造船市場格局正在進一步鞏固。
BRS Shipbrokers將2024年稱為全球新造船市場的“爆發之年”,僅次于2007年的歷史高點。造船熱潮導致訂單排期大幅延后,部分船型的交付時間已經排到了2028年及以后。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2025年的新造船市場可能難以延續2024年的高景氣度,盡管全球航運業仍面臨環保法規收緊所帶來的運力更新需求。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包括:
部分航運市場運費疲軟,LNG運輸船板塊尤為明顯,需求放緩或影響船東投資決策。
美國政府最新出臺的進口關稅政策可能會抑制全球貿易增長,并對航運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分析師警告稱,全球針鋒相對的貿易戰即將到來,有可能影響國際貿易,進而影響航運業。
美國擬對中國船東持有或中國船廠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費用,盡管該政策尚未最終敲定,但初步評估顯示,此舉可能對新船投資意愿產生負面影響。
在這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BRS Shipbrokers預計2025年全球新造船訂單量將降至1億載重噸,遠低于2024年的1.931億載重噸,降幅顯著。
此外,分析師指出,隨著造船市場的過熱投資逐漸降溫,新造船價格預計在2025年下跌10%以上,具體跌幅將取決于船型和尺寸。然而,由于當前訂單積壓較多,造船價格仍可能受到一定支撐,短期內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為你推薦
綠色船舶訂單飆升!中國造船業橫掃73%份額穩居第一

2025年全球新造船市場延續綠色轉型浪潮,前兩月替代燃料船舶訂單占比創下歷史新高。中國造船業在綠色船舶領域占據主導地位,2月承接了全球73 2%的替代燃料新船訂單,持續鞏固其全球造船業“領頭羊”地位。...
2025-03-31 06:27:38
超過10%!新造船價格預計將下跌

盡管造船行業仍存在開啟新超級周期來替換2005-2010年間交付的大量舊船的可能性,但船舶經紀公司BRS預測今年新船價格將陷入停滯。...
2025-03-28 19:23:02
專家:今年汽車運輸船不太可能產能過剩

業內專家表示,2025年將有大量汽車運輸船(PCTC)新船交付,加之已有航運公司開始重新選擇蘇伊士運河航線而不是繞行好望角...
2025-03-27 20:41:06
美俄烏達成關鍵停火協議!航運市場迎來重大轉折點?

3月25日,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三方分別發表聲明,宣布就黑海商業航運安全達成關鍵協議。盡管各方表述存在差異,但核心共識包括:禁止武力威脅商船、防止商船軍用化、停止攻擊能源設施。...
2025-03-26 19:34:32
深藍牧海,裝備產業大有可為!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提出,支持發展深遠海養殖,建設海上牧場。...
2025-03-25 19:53:21
南美又開新航線,兩大巨頭如何布局“新棋子”

繼今年2月馬士基與達飛輪船在跨太平洋等關鍵貿易航線上達成艙位互換合作后,3月又官宣新合作,這次將目標瞄準南美東航線...
2025-03-25 19:43:30
12家中國船廠被列為“極高風險”?美國擔憂什么?

在特朗普政府擬對中國造船業加征重稅以重振美國制造業之際,臺灣地區長榮海運再次在中國大陸船廠下單造船。這一份普通的民船訂單似乎成為了導火索,再次引發美國對中國造船業全球霸主地位的擔憂。...
2025-03-22 20:09:21
美擬收中國船舶停靠費,本國出口反將受阻

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通過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只征收巨額費用來振興美國造船業,這導致美國煤炭庫存激增,并加劇了陷入困境的農業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為出口商很難找到將貨物運往國外的船只。...
2025-03-20 19:41:01
BIMCO:散貨船訂單驟降92%降至數十年來最低

2025年的前兩個月,散貨船新造訂單同比下降92%,降至至少3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盡管1月的訂單量已處低位,但2月并無任何新造船訂單。...
2025-03-19 19:45:24
美國擬對中國建造船舶征費,希臘航運業或遭重創

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席卷全球航運業。其中,希臘船東因在中國大量建造船舶而備受關注。一旦美國施行對所有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建造船舶征收巨額費用,希臘航運業將遭受重創。...
2025-03-17 19: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