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歲船王否認“撤退”:新戰場才剛剛開啟!
2025-03-11 19:26:02
來源:海運圈聚焦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當全球航運業的目光聚焦在地緣政治與關稅戰之際,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以兩筆價值超20億美元的資產出售,向市場投下震撼彈。這位81歲的資本獵手將旗下干散貨旗艦Golden Ocean控股權與Avance Gas的VLGC船隊相繼出售,引發行業對其"撤退路線圖"的激烈爭論。
具體來看,近期,Fredriksen通過其控股公司出售了Golden Ocean Group中的部分權益,交易涉及約81,363,730股股份,約占該公司已發行股份和投票權的40.8%,成交價格高達每股14.49美元,總交易額約1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7億元)。
而在更早前,Fredriksen旗下Avance Gas Holdings則以10.5億美元總價向新加坡BW集團旗下的液化石油氣航運公司BW LPG 出售了12艘現代化的超大型液化氣船(VLGC)。
作為挪威航運界的標桿人物,Fredriksen多年來憑借其對航運產業敏銳的洞察力和穩健的投資策略,打造了一座龐大的航運帝國。兩筆重大交易引發了市場對這位傳奇人物動向的熱議:是套現離場,還是另有圖謀,正考慮逐步退出航運業?
出售動機:資本博弈與戰略轉身
Fredriksen出售Golden Ocean的第一推動力,顯然是經濟利益。CMB.Tech以每股14.49美元的價格收購其全部股份,較Golden Ocean當時10.08美元的收盤價溢價45%,較凈資產估值溢價20%至46%。這筆交易為Fredriksen帶來了可觀的資本回報。
Borea Asset Management的Jon Hille-Walle一針見血:“他獲得了高于凈資產價值的溢價,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價格。”在干散貨船資產價格處于周期高點的當下,Fredriksen精準抓住了退出窗口,堪稱教科書式的資本操作。
然而,僅僅用“賺錢”來解釋Fredriksen的動機,未免過于簡單。干散貨市場在2025年的前景充滿變數。船隊預計增長2-3%,但需求端卻因中國鋼材市場低迷和貿易戰陰影而承壓。盡管礦石和谷物運輸可能因能源轉型受益,但整體市場的不確定性讓Fredriksen選擇觀望。
一位業內人士評論:“他對市場不確定性的擔憂,可能讓他認為現在是實現資本收益的最佳時機。”干散貨從來不是Fredriksen的“心頭好”——他的根基在油輪行業,這或許也讓他對這一領域的未來發展持保留態度。
更深層次的動機,可能指向Fredriksen的個人處境。81歲的他,正站在職業生涯與家族傳承的交匯處。2017年,他曾對路透社透露已制定接班計劃,但其雙胞胎女兒Kathrine和Cecilie Fredriksen明確表示不愿接管航運業務的日常運營。這意味著Fredriksen可能在有意識地精簡帝國版圖,將非核心資產剝離,為家族辦公室的未來管理鋪路。Golden Ocean作為干散貨領域的重頭戲,被出售或許是這一戰略的一部分。畢竟,一個過于復雜的航運帝國,對不打算親力親為的后代而言,未必是理想的遺產。
市場評價:失望與認可交織
Fredriksen出售Golden Ocean的方式,點燃了部分市場人士的不滿情緒。挪威基金經理Jan Petter Sissener便是其中之一。他管理的Sissener Canopus Fund持有60萬股Golden Ocean股票,若按CMB.Tech的交易價格計算,價值可達9530萬挪威克朗,而市場價僅6200萬克朗。Sissener怒斥Fredriksen未向所有股東提供同等溢價:“這不是我認識的John。”他認為,這一操作背離了Fredriksen一貫的行事風格,損害了少數股東的利益。盡管Golden Ocean注冊于百慕大,不受挪威強制性收購要約規則約束,但Sissener的不滿仍反映了交易公平性爭議的余波。
并非所有聲音都充滿火藥味。CMB.Tech作為Saverys家族的旗艦,與Fredriksen近年來的關系頗具戲劇性——從Euronav控制權爭奪中的對手,到如今的合作伙伴。2023年,雙方以“船舶換股”協議和解,Fredriksen將Euronav股份出售給CMB,同時以23.5億美元購入24艘VLCC,成就了Frontline全球最大純油輪船東的地位。這段淵源讓Fredriksen選擇CMB.Tech作為Golden Ocean的接盤俠顯得順理成章。分析人士指出,他可能有意將資產交給“值得信任且有能力管理的人”。Saverys家族也強調,這筆交易是其多元化戰略的里程碑,展現了對Golden Ocean未來發展的信心。
市場對這筆交易的評價并非非黑即白。克拉克森證券分析稱,Golden Ocean修改公司章程,將合并門檻從75%降至50%加一票,為與CMB.Tech的潛在整合鋪路。但少數股東的反對可能迫使CMB.Tech進一步增持股份。另一種可能是CMB.Tech將其28艘紐卡斯爾型散貨船(價值21.7億美元)注入Golden Ocean,釋放資金的同時提升后者杠桿率。這表明,Fredriksen的退出不僅是一次簡單的股權轉讓,更可能觸發干散貨市場的重組浪潮。
船王動向:航運核心未變,新戰場已現
外界猜測,出售Avance Gas和Golden Ocean可能是Fredriksen退出航運業的信號。然而,他本人對此予以堅決否認。在接受《Finansavisen》采訪時,他強調:“航運仍然是Seatankers Management最重要的領域。”
通過保留BW LPG的第二大股東地位、壯大Frontline的油輪船隊,Fredriksen用行動證明,他并未打算告別這個他征戰數十年的舞臺。他甚至放言:“沒有人喜歡全球動蕩,但正是在這樣的時期,才能達成最好的交易。”這透露出他對市場波動的敏銳嗅覺和逆周期投資的野心。
Fredriksen的下一步棋局,或許聚焦于油輪和液化天然氣(LNG)領域。他的心始終屬于油輪——Frontline以23.5億美元收購24艘VLCC后,已成為全球油輪霸主。此外,他控制著Flex LNG、SFL Corp,并在International Seaways、Edda Wind等公司持有重要股份。
分析人士認為,在地緣政治動蕩推高能源運輸需求的背景下,Fredriksen可能進一步加碼這一領域。他手中充足的現金儲備,為抄底投資提供了彈藥。
在海運圈聚焦看來,從Fredriksen本人的多次表態和后續布局來看,這兩筆重大交易更像是一種“換血”與“提質”的策略,而非徹底的撤退。
一方面,交易釋放出的高溢價信息表明,Fredriksen對當前市場周期高位的把握非常精準;另一方面,他通過選擇性出售,將風險敞口從干散貨市場轉移到他更為熟悉和看好的油輪、LNG等領域。這種操作不僅幫助他在全球動蕩的背景下實現資本增值,更為未來可能的戰略再布局打下堅實基礎。Fredriksen的資產重組,本質上是一場資本效率的極致演繹:剝離周期性資產、聚焦熟悉賽道、儲備地緣政治風險溢價。
在能源轉型與地緣裂變的雙重沖擊下,航運業正經歷百年未有的價值重估。Fredriksen的"撤退"或許預示著舊秩序的瓦解,但更可能是一場新狩獵的開始,這位81歲的資本巨鱷,正手持大量"籌碼",等待屬于他的下一個完美時刻。

為你推薦
上任僅六個月,知名干散貨船東CEO因“壓力大”請辭

近日,丹麥散貨船船東及運營商Lauritzen Bulkers首席執行官Martin Egvang在上任僅六個月后因“健康原因”宣布辭職,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2025-03-04 19:13:34
退休六年后,中海油原副總經理袁光宇被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3月1日消息,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袁光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25-03-01 18:42:23
涉嫌120億美元驚天腐敗!印尼國有航運公司一把手被捕

當地時間周一晚間,印度尼西亞總檢察長辦公室逮捕了印尼國家石油公司旗下航運子公司Pertamina International Shipping(PIS)的首席執行官Yoki Firnandi,檢方指控指控其涉嫌參與一場規模空前的腐敗案件,涉案金額高達120億美元。...
2025-02-26 20:01:28
杜剛卸任!中國船舶集團領導層再迎變動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船舶集團”)近期領導班子調整頻繁。據集團官網2月15日更新信息顯示,杜剛不再擔任黨組副書記、董事職務,賈海英由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升任黨組副書記、董事。...
2025-02-15 19:19:35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原總經理李勇被提起公訴

據最高檢消息,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勇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由湖北省襄陽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近日,襄陽市人民檢察院已向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2025-02-13 21:38:16
周浩杰任寧波海運新總經理

2月12日,寧波海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海運”)公告,公司第十屆董事會第三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 《關于聘任公司總經理的議案》。...
2025-02-12 18:51:49
中遠海運集團黨組管理正職領導干部隋軍被查

據中國遠洋海運紀檢監察組、上海市紀委監委消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黨組管理正職領導干部隋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國遠洋海運紀檢監察組和上海市監察委員會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25-02-12 08: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