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船明年將橫渡大西洋并改變世界
2019-09-02 15:49:51
來源:沃燊海事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注:Robot ship/ robot vessel 暫譯為:機器人船舶
一艘36英尺長,黃白相間條紋的船舶目前在英國海岸附近漂浮著,看起來并沒有什么特別。但Maxlimer號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船只。
Maxlimer是完全機器人化的(totallyrobotic)。它有望成為第一艘穿越大西洋的無人水面船艇或USV。這段旅程可證明一系列新的遠洋無人航行器的可行性:無船員的貨船;無人駕駛油輪;機器人工作船。
但不要太殷切期望。廣泛應用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時間。
Maxlimer是SEA-KIT的產品,SEA-KIT是一家位于英格蘭東南部的海事科技公司。專注支持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鉆探的潛在利潤豐厚的業務,SEA-KIT旨在生產一種比有人駕駛船舶更便宜、更安全的靈活船舶。
由于無需支持人員,機器支撐的船舶可以為設備挪出更多空間,包括可以釋放和回收的小型無人機/船和潛艇。因為它不會餓、不會累、不會生病,所以它可以以每小時8英里的速度悠閑的航行,直到耗盡燃料,可一次航行9個月。
Maxlimer“幾乎就像海上的公用事業皮卡車”,SEA-KIT總經理Ben Simpson說。“它很堅固,它具有很強適應性,且很大的工作范圍。”它可以攜帶2 .5噸的貨物。
它很便宜。 SEA-KIT的首席運營官NeilTinmouth告訴The Daily Beast說:“SEA-KIT船只僅使用遠洋船舶不到5%的燃料。”“在涉及這些業務的碳足跡和環境影響方面,這是一個改變游戲規則的方法。”
從2016年開始,SEA-KIT與英國合作。造船廠生產Maxlimer的鋁制船體。一家挪威防衛公司提供遠程控制電子設備。在港口擁擠的水域中,人類操作員通過無線電遠程操縱Maxlimer。在開闊的海洋上,它跟隨GPS信號自主航行。
Maxlimer于2017年推出,并在測試中花了幾年時間。結果令人鼓舞。 2019年5月,Maxliman團隊獲得了殼牌海洋探索X獎,這是一項價值700萬美元的最佳海洋測繪技術獎。
同月,Maxlime在英國和比利時之間進行了一次快速航行,運送牡蠣和啤酒。 秋季,該船還航向挪威,就像Tinmouth先生描述的“首次使用船載傳感器和小型無人船舶的完全無人離岸商業管道檢測”。
Tinmouth先生告訴The Daily Beast說:“無數任務使得我們的岸上小組人員能夠在各種情況下和海狀下對海上船舶進行熟練操作和測試。”
接下來我們的目標就是:值得驕傲的橫渡大西洋。 Tinmouth先生稱,為期一個月的旅程將在2020年上半年按計劃進行。假設Maxlimer完成了這次旅行,SEA-KIT希望開始擴展使用這項技術。“我們已經設計并正在尋求開發具有附加功能的更大型USV。”
在短期內,SEA-KIT的重點是能源市場:進行海洋調查,支持石油和天然氣鉆井平臺以及風力渦輪機,檢測管道。但自主船艇還有其它潛在用途。
美國海軍和其他幾個領先的海軍艦隊開始嘗試無人駕駛戰艦。而且世界上大多數的商業航海 - 慢慢地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自主船舶的想法。
“隨著技術和自動化的進步,正如給其它行業帶來的益處一樣,也將使得航運業更安全、更有效和/或更環保,”美國海事管理局發言人稱道。
但在未來幾年,可能出現部分自主的船舶。也就是說,船舶擁有更多自動化系統,但船上人員更少。美國海事局表示,“MARAD不會期望在短期內就能實現完全自主的躍進。”
但至少有一項工作MARAD想完全交給robot:即溢油清理。“海上溢油區對人們來說可能是個危險環境,”MARAD解釋說。“可能存在火災/爆炸的風險,并且在溢油區域操作船只的人員可能會因吸入有毒煙霧而暴露于危險化學品中。將人員從危險環境中移出并讓他/她遠程操作船只可能會更加安全。”
為此,Marad已與Sea-Kit公司合作開發一種機器人溢油清理船。但它和任何其他部分或完全自主的船只必須能夠真正、非常好地開展工作,這樣MARAD才會給它們大加贊賞。
海上沒有額外的事故。港口沒有可預防的船舶碰撞事故。在容易發生事故的航運業中,機器人船舶(robotship)必須導向更少的事故,而不是更多。政府表示:“船舶自主水平的每一步提升都必須提高安全性,否則MARAD將不會投贊成票。”
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SEA-KIT深知這一點。“法律監管就是一個主要障礙,”Tinmouth先生告訴《The Daily Beast》。
到2020年中期,很有可能,一艘無人駕駛船將穿越大西洋。但可能要等幾年,許多其他的機器人船舶(robot vessel)才會加入到這一行列。

為你推薦
首次!七一六所承研氣象無人艇實現海上云霧立體觀測

日前,一艘海上多波段云霧觀測無人艇從江蘇省連云港海事局監管基地出發駛入黃海海域,成功開展海上云霧立體觀測,累計航行110海里,持續16小時。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氣象無人艇首次開展長航時...
2023-11-22 19:04:07
海上風電運維母船未來將部署USV和AUV

近日,加拿大北岸電力公司(Northland Power)與其德國海底服務供應商(Subsea Europe Services)在德國海上風電場(Deutsche Bucht)的合作試點項目上取得成功,該項目有效驗證了無人水面船(USV)和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可部署在運維母船(SOV)上用于海上風電運維。...
2023-09-05 08:48:58
全球首艘“風帆翼”船來啦!

2023年8月6日,全球第一艘在現有船舶上加裝巨型特殊風帆翼的貨輪完成海試后由中國前往目的地巴西,這可能是海上脫碳之旅的又一次重大飛躍。...
2023-09-01 11:38:20
“無人船”將首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張江人工智能島,從2022年開始,時不時有一艘不起眼的小船,來來往往行駛在河道上。
直到2023年,人們終于知道,這艘小船,原來是上海首艘無人駕駛實驗船...
2023-07-04 08:31:54
馬士基展示15000TEU氨動力集裝箱船

馬士基·麥克-凱尼·穆勒零碳航運中心( Maersk Mc-Kinney M& 248;ller Center for Zero Carbon Shipping)向業界展示了一份新作品——15000TEU型氨動力集裝箱船。...
2023-05-26 11:17:42
首艘3D打印自主渡輪來了

日前,荷蘭造船集團官網發布了開發首艘3D打印自主渡輪的消息。并表示,2024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游客將乘坐3D打印的電動自主渡輪橫渡塞納河,一睹水上交通風景。...
2023-04-10 17:53:22
80億美元!中東土豪巨資打造海上“龜”宿

意大利設計公司Lazzarini Design Studio近日發布新的巨型游艇概念設計,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浮式結構。...
2022-12-04 09:28:00
Attollo公布零排放自主氫燃料船隊非凡設計

英國航線運營商 Attollo 公布了價值 1 億美元的零排放自主氫燃料船隊的非凡設計,該船隊配備了超現代技術和船員設施。...
2021-12-27 09:38:54
Hexicon與Worley合作推出海上“雙風機”浮式平臺技術

近日,瑞典Hexicon公司與Worley公司達成合作,將為挪威TwinWay海上風電項目提供前端工程設計、工程采購制造和安裝管理服務。...
2021-12-01 14: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