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湖再洗牌!MSC躋身全球港口運營商第一梯隊
2025-03-07 17:54:18
來源:漫航觀察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漫航觀察網(MNavigation)消息,在全球航運業的波瀾壯闊的競爭中,MSC(地中海航運公司)與貝萊德(BlackRock)聯合收購和記港口(Hutchison Ports)的協議無疑是今年最具標志性的事件之一。
Drewry認為,和記港口與MSC現有的碼頭資產互補,特別是在快速增長的東南亞和墨西哥市場,這一優勢尤為明顯。然而,在鹿特丹、西班牙等市場中,這筆交易可能導致過度集中。因此,這筆交易可能會導致一些資產剝離,以滿足競爭監管機構的要求。
通過這筆高達230億美元的交易,MSC再次擊敗了馬士基(Maersk),躋身全球港口運營商第一梯隊,并將自己的集裝箱航運業務進一步推向了全球霸主地位。這一并購案,標志著MSC在航運和港口業務的整合上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不僅極大地增強了其在全球關鍵市場的影響力,還使得其在未來的航運布局中占據了戰略優勢。
CK Hutchison宣布將其持有的和記港口控股80%的股份出售給由Blackrock和TiL組成的財團,這一消息將使MSC在Drewry發布的全球碼頭運營商(GTO)排行榜中躍升至首位。
從航運霸主到港口巨頭
三年前,MSC通過精準且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在船隊運力方面一舉超越了馬士基,成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憑借大規模的船舶訂單和不斷簽署的二手船租賃合同,這家總部位于日內瓦的航運公司迅速鞏固了其在全球航運市場的統治地位。截至目前,MSC的船隊(不包括已下單的船舶)擁有640萬標準箱(TEU)的運力,遠超馬士基的450萬標準箱。
然而,MSC并不滿足于此,繼續擴大其在港口領域的布局。通過此次與貝萊德(BlackRock)的聯手收購,MSC獲得了和記港口43個海外集裝箱碼頭的絕大部分股權,這些碼頭遍布從澳大利亞到阿聯酋的多個重要港口,港口總能力超過7300萬TEU。和記港口由長江實業(CK Hutchison)控股80%,新加坡港務集團(PSA)控股20%,在全球港口市場中占據了重要地位。2023年,和記港口的碼頭吞吐量達到了4700萬TEU,遙遙領先于全球其他港口運營商。
相比之下,MSC的資產組合包括其在Terminal Investment Limited(TiL)持有的多數股權(70%)、在非洲全球物流(Africa Global Logistics)的100%股權、通過全資子公司Marinvest持有的主要位于意大利的碼頭資產,以及其他少量直接持有的股份。2023年,MSC的總吞吐量超過7000萬TEU。
由于并非所有碼頭的股權均為全資持有,Drewry采用股權調整后的吞吐量作為衡量標準,即根據每個碼頭的持股比例調整其吞吐量。此次交易將使MSC超越其他領先的全球碼頭運營商,在Drewry每年發布的全球碼頭運營商排名中奪得榜首位置,使這家總部位于瑞士的集裝箱運輸公司真正擁有全球化的集裝箱碼頭網絡。
此舉使得MSC的碼頭業務迅速與馬士基旗下的APM碼頭拉開了距離。據海事咨詢公司Drewry的最新報告,結合MSC與和記港口的吞吐量,MSC將在基于股權調整的吞吐量上超過所有競爭對手,預計合并后的吞吐量將達到7490萬TEU,占全球港口吞吐量的8.6%。這一數據也意味著,MSC超越了新加坡的PSA國際,成為全球第二大港口運營商。
MSC與BlackRock的聯手收購:全球最大港口交易
這筆230億美元的交易,是全球港口并購史上最大的一筆。Drewry分析師認為,MSC通過此交易獲得了多個關鍵市場的額外運力,尤其是高增長的市場,如印度尼西亞、泰國和墨西哥等。對于MSC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資本擴張,更是一次戰略布局的勝利。MSC通過收購,不僅擁有了更多的集裝箱碼頭,也能進一步鞏固其航運業務的市場份額。
Source: Drewry Maritime Research
另一維度來看,盡管此次收購看似對MSC大有裨益,仍然存在一些復雜的因素需要解決。首先,交易還需通過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考慮到這筆交易涉及的港口資產巨大,歐盟很可能會要求MSC在某些港口資產上進行剝離,以避免過度壟斷。不過,Drewry的初步計算顯示,MSC在北歐等主要港口的主導地位將更加顯著,而TIL(Terminal Investment Limited)則有望在運營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貝萊德(BlackRock)的的動機:資本運作與長期收益
貝萊德作為全球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其參與此次并購的動機顯然不同于MSC的航運戰略。貝萊德(BlackRock)并非只是一個單純的資本運作方,而是希望通過收購來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與MSC的短期增長目標不同,貝萊德(BlackRock)更傾向于通過資本積累和資本市場的運作,逐步優化投資組合,從而實現資本的增值。
換言之,這筆交易似乎對MSC來說是一個重大勝利,它在幾個關鍵市場獲得了額外的運力。然而,預計監管程序至少會持續一年,并且預計競爭監管機構會對西北歐、西班牙和巴拿馬市場特別關注。
盡管如此,貝萊德(BlackRock)依然為MSC提供了一個穩定的資金來源,支持了其在港口和航運業務上的快速擴張。而這一系列的收購活動,實際上已經呈現出MSC在全球航運業的整合趨勢。自2005年以來,全球航運業的港口并購活動持續升溫,而MSC無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
港口整合的未來:MSC的戰略眼光
漫航觀察網(MNavigation)指出,近年來,全球航運市場面臨著巨大的變化:市場需求的波動、國際貿易的復雜性,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都對全球航運業產生了深遠影響。而隨著MSC逐步加強對港口的掌控,其不僅能夠在航運方面形成強大的規模效應,還能通過港口業務的擴張,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作效率。這種港口與航運業務的深度整合,已經成為現代航運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例如,MSC通過與TIL的合作,能夠更好地將集裝箱的運輸與碼頭的操作進行無縫對接,確保船舶的準時靠港和高效裝卸。這種“航運+港口”的雙重優勢,將使MSC在未來的航運競爭中占據更加有利的位置。Drewry的報告也指出,MSC的港口吞吐量在過去一年中實現了10.3%的增長,成為唯一一個實現兩位數增長的港口運營商。
面對競爭的未來:MSC能否保持領先?
漫航觀察網(MNavigation)分析認為,盡管MSC的擴張勢頭強勁,但港口業務的收購并非沒有挑戰。馬士基的APM碼頭、DP World、PSA國際等全球頂尖港口運營商,依然在全球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且各自都在加速進行并購與戰略布局。MSC的競爭對手們同樣在加大投資,力求通過優化港口管理、提升服務質量、降低運輸成本等手段來保持市場份額。
此外,MSC的并購案也面臨著全球監管環境日益嚴格的挑戰。歐盟、美國等地區的反壟斷法規,可能會對MSC的擴張造成一定的制約。盡管如此,MSC憑借其強大的資本背景和靈活的市場應變能力,仍然有望在全球港口運營中占據主導地位。

為你推薦
中遠海運特運攜手南京港探索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

中遠海運特運與南京港聯合業務座談會在南京召開。大會以“港航攜手,暢聯全球”為主題,深化港航融合發展模式,探索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綜合服務。...
2025-03-06 21:08:23
MSC警告:美國玩火,每TEU將增加400美元成本

地中海航運(MSC)首席執行官S& 248;ren Toft近日在洛杉磯舉行的TPM航運與物流會議上表示,美國擬對中國船舶征收港口費的舉措不僅將損害美國港口利益,還可能推高商品價格,并對全球航運業產生深遠影響。...
2025-03-06 20:59:33
ONE:歐洲內部市場份額增長160%排名上升10位

根據航運分析機構Alphaliner的數據,過去12個月,在服務于歐洲內部市場的集裝箱航運公司中,海洋網聯船務(ONE)的運力和市場份額增幅最大。...
2025-03-06 20:58:10
開局就起勢!“雙子星”90%準班率可期

航運界網消息,在TPM25活動期間上,eeSea創始人Simon Sunboell表示,馬士基和赫伯羅特新CP“雙子星”(Gemini Cooperation)在2月份實現了91%準班率,其中赫伯羅特的表現“略優于馬士基”。...
2025-03-06 20:36:52
套現86億!挪威船王出售Golden Ocean全部股份

近日,Saverys家族旗下CMB Tech以11 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 7億元)的交易收購了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在Golden Ocean Group的全部股份。...
2025-03-05 20:14:23
國內首批!武漢創新與鵬飛物流合作投資造船

3月5日,武漢創新供應鏈有限公司與南京鵬飛智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正式簽署15000噸級甲醇單一燃料動力江海直達船舶投資建造合作協議。...
2025-03-05 18:51:18
中國海油公布全面深化改革方案

2月26日,中國海油印發《中國海油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綜合方案》(簡稱綜合方案),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立足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更好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職責使命...
2025-03-05 06:26:57
海油發展發布十大數字化產品

3月4日,海油發展在津發布十大數字化產品。海油發展積極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面向數智領域的重要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推動數字化發展大協同...
2025-03-05 06:23:59
孟加拉國國有航運公司重啟吉大港-新加坡航線

航運界網消息,據當地媒體報道,計劃委員會已批準孟加拉國國有航運公司(BSC)斥資3 59億美元購置6艘2500-3000TEU的集裝箱船。BSC是一家上市公司,成立于1972年,并于1977年上市。...
2025-03-04 19: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