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基地托起造船“中國名片”
2015-11-20 17:14:52
來源:中國水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成為翹夢仍需努力
受國際船舶市場低迷的影響,今年1-9月,全國三大造船指標不容樂觀。雖然全國造船完工293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2.7%,但承接新船訂單1816萬載重噸,手持船舶訂單13327萬載重噸,同比分別下降65.4%和13.9%。
有關專家指出,未來幾年,中國造船業既面臨難得發展機遇,又將面對一系列風險考驗,尤其是隨著造船規模的快速擴大,各種風險也在逐步逼近,船舶行業投資過熱問題仍然值得警惕。
針對近年來國內外對中國造船產能過剩的詬病,原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譚作鈞的觀點讓人印象深刻。他認為,“產能過剩論”一直是先行造船國家抑制新興造船國家發展的主要輿論工具,歐洲和日本曾經拿“產能過剩論”限制韓國的發展,目前歐、日、韓又把焦點放在了中國身上。
從世界造船發展和轉移的歷史軌跡來看,當一個國家的造船從量上突破成為世界翹楚之時,一般來說,技術上尚未成為最頂尖者,但在常規船型上,無一不擁有了自己的綜合競爭優勢,而此時,之前的造船強國光靠技術優勢,已無法將其擊敗。從目前中國造船的現實情況來看,一方面,中國仍然具有發展造船業的勞動力、資金和技術三方面的綜合優勢,在散貨船、油輪、集裝箱船等常規船型市場上,完全有基礎、有能力與韓、日展開競爭。另一方面,盡管市場總體產能過剩,但是中國在一些細分市場,特別是進入門檻比較高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市場,仍存在很多機會,比如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萬箱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以及一些海工領域等。
基于此,有專家認為,在對待國內造船投資急劇擴張和技術領域存在的短板上,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既不能盲目自大,無視繁榮背后的隱憂,更不可妄自菲薄,忽視中國造船業正變得越來越強這一不爭的事實。“中國造船產業集中度越來越高,船廠擁有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自主創新能力越來越強,產業空心化現象正逐漸消弭……中國造船業儼然正成為國內行業由大變強的樣板。”

為你推薦
造船業是重點!廣東省將迎來一批船舶更新訂單

近日,《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提出,聚焦船舶等重點行業,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重點方向,實施工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提質增效行動...
2024-04-18 16:59:37
到2027年新增30艘!浙江省推動新能源船舶建設

4月9日,《浙江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舉措》(簡稱若干舉措)正式發布。若干舉措旨在貫徹落實此前國務院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進一步釋放浙江省投資和消費潛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4-04-10 10:55:24
17艘!頭號造船大省又有一批訂單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旨在充分發揮江蘇海江河湖聯動的特色優勢為基礎,致力于推動水運聯網、補網、強鏈,構建現代化水運體系...
2024-04-09 14:25:35
10部門發文!造船業重要導向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0部門正式發布《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簡稱目錄)。目錄在2019年版本的基礎上,結合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內容進行了修訂,旨在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2024-03-18 17:42:48
手持訂單上千艘 !江蘇船企勞務工100%返崗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江蘇船企手持訂單達943艘、6552 9萬載重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5 8%。充足的訂單在滿足江蘇骨干船企未來數年生產需求的同時,也對這些船企確保高質量交船提出了巨大挑戰。...
2024-03-15 15:31:14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造船產業新風向

春節過后,船企“起步即沖刺”,接新單、抓生產、交新船……在此背景下,船企的生產現場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船型更受市場歡迎?...
2024-03-08 09:25:48
495艘!頭號造船大省拿下全球近1/3訂單

2月19日,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新建13000TEU大型集裝箱船“新時代聚力3”號安全出江試航。該船是農歷新年長江江蘇段首艘出江試航的大型船舶,預示著頭號造船大省開啟了“龍騰四海”的新征程。...
2024-02-21 19: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