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拉克森:美國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擬議限制措施影響分析
2025-02-26 20:33:04
來源:克拉克森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作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正在進行的“對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業主導地位的調查”的一部分,該機構于2月21日提出擬議對中國相關行業的限制措施。克拉克森研究初步認為這些潛在的限制措施較預期范圍更廣、程度更深。
此處克拉克森研究將數據研究框架定義為:1. 中國經營船東的船舶;2. 中國建造的船舶;3. 在中國船廠擁有手持訂單的經營船東擁有的船舶。在此基礎上,我們梳理擬議措施的航運背景和潛在影響。
需強調目前提案尚未通過,由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多種方案和收費最高上限,具體政策和收費標準仍存在不確定性,而中美之間的潛在談判也可能影響政策決定。克拉克森研究后續會持續為客戶做更新。限制措施細則及分析見報告全文,基礎海運研究數據(貿易、船舶、港口)和報告全文可在克拉克森航運數據庫和中文模塊獲取。
航運背景 1. 美國港口
克拉克森研究數據統計, 2024年在美國港口停靠的船次中,有36,595次涉及可能受擬議措施影響的船舶航次,占所有國際航行船舶在美港口停靠次數的43%,以及全球港口總停靠次數的0.7%。
按各船舶類型劃分,集裝箱船為受到擬議措施影響最大的船型。以集裝箱船為例,克拉克森統計2024年共在美港口停靠14,886次,占美國港口集裝箱船總停靠次數的83%以及全球港口的2.8%。美國為主要的能源出口國,能源板塊船型潛在影響也較大:有近30%的原油輪和成品油輪美國港口航次受影響。而在小眾船型板塊,汽車運輸船影響顯著: 68%的汽車運輸船在美港口航次受影響,占比全球5.2%。
航運背景 2. 中國造船
克拉克森研究統計,中國制造的船舶在全球船隊中的占比為23%。其中,集裝箱船39%、油輪28%、散貨船48%,其他船型如LNG運輸船、LPG運輸船和汽車運輸船占比分別為11%、16%和19%。目前,中國船廠新船訂單在全球占比大幅上升。克拉克森研究統計中國船廠手持訂單占全球的61%。其中集裝箱船73%、油輪71%、散貨船69%,LNG運輸船30%,LPC運輸船44%,汽車運輸船84%。
從船舶運營商來看,排名前七的集裝箱船班輪公司中,其在美國港口的船舶停靠100%受擬議措施影響。克拉克森研究統計,前三大班輪公司地中海、馬士基和達飛在美國航線部署的集裝箱船數量均超過120艘,占各自運營船隊運力的20%+。此外,這三家公司手持訂單中,中國建造占比均超過50%,其中地中海公司手持訂單中,中國建造的船舶比例高達92%。這也意味著如果措施生效,班輪公司將極大可能面臨同樣的運營選擇。
港口和貿易數據、船廠和船東、運營公司的詳細數據可在克拉克森數據庫SIN和WFR中查閱。
航運影響 1. 海運成本大幅增加
克拉克森研究初步預計,若保持當前運力部署并按照提案的收費結構組合,將導致海運額外成本大幅增加,理論上港口費用將高達400億-520億美元/年。作為對比,克拉克森統計,2024年新造船投資達到2070億美元,其中,中國造船廠訂單合計1,360 億美元。克拉克森預估2024年全球貨運船隊收益為3200億美元。
相較于長途航線和大型船舶,短途航線和小型船舶受到影響的程度更大,這主要是由于前者的額外成本在總成本中的占比相對較小且更容易被吸收。在部分船型中,額外成本增加與運費水平相當。若擬議措施被采納,將對全球貿易格局和噸海里貿易帶來一系列影響。各標準船型的單位貨物噸和單位TEU成本測算詳見報告。
航運影響 2. 海運運費和資產價值分層
克拉克森研究認為,在航運各細分市場中,將出現和美國海運貿易相關的運費市場、租船市場和二手船市場的收益和資產價格“分層化”趨勢,潛在使租船和二手船市場變的更為活躍。另外,在一些船型市場,運營公司將重新調整相關航線上船舶部署計劃。如班輪公司船期表調整或潛在引發物流中斷,短期內有望為市場帶來一定上行空間。
考慮到當前新造船手持訂單的結構和廣泛范圍,無法通過船舶運力調整來避免所有額外成本,因此額外成本或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若這些額外成本通過供應鏈其他環節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潛在將加劇美國通脹壓力并削弱美國的進口需求。同時可能會導致美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下滑,將對商品套利和對美國商品的需求產生一系列重大影響。
航運影響 3. 新造船市場
美國的301調查始于拜登就職期,目前主要船廠交船周期普遍較長,一些船舶交付時間甚至超過美國現任政府特朗普的任期。因此是否會對新造船市場產生影響或有多大影響尚存很多未知。
短期,在中國船廠的新船訂單投資情緒可能受到影響。需要密切關注目前在談新船訂單項目的落地情況。但這會因船東國籍和船舶類型而異,一些美國單邊貿易依賴度較高的船型板塊敏感度更高。比如,盡管美國港口停靠的散貨船舶中45%涉及中國建造的船舶,但美國散貨貿易僅占全球的7%,而美國LPG出口占全球的45%。
長期來看是否能達到促進懸掛美國國旗船舶和美國造船業的重新增長這一初衷尚待觀察。克拉克森研究數據顯示,目前美國造船產能十分有限,美國船廠手持訂單僅占全球的0.1%。且新造船價格/成本高昂,美國船廠新造船價格高達2-3倍。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使得部分訂單外溢至亞洲除中國以外的船廠,如韓國。印度造船業在近期有系列舉措發布 ,但對比新聞口號的高論調,需要關注印度船廠實際推進進度。據克拉克森研究統計,印度當前新船交付量僅為5-10萬修正噸/年,該水平僅為中國造船70/80年代水平。

為你推薦
美關稅沖擊下的海運貿易:變幻莫測

美國針對多國和地區啟動的潛在關稅政策,對航運市場的沖擊不容小覷。據船舶經紀公司Xclusiv最新周報,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自3月4日起對所有鋼鐵和鋁進口課以25%的重稅...
2025-02-25 19:18:11
47艘船改道重返紅海,航運公司觀望繼續?

近期,紅海地區的安全局勢引發了全球航運業的廣泛關注。自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以來,蘇伊士運河船舶通行量有所回升,但多數船東仍對重返紅海持謹慎態度。...
2025-02-24 19:18:24
美國關稅風暴席卷汽車行業,汽車船市場面臨考驗?

航運界網消息,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2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將對進口汽車征收25%左右的關稅,他將在4月2日就此話題發表更多聲明。...
2025-02-21 19:05:07
146艘再創新高!中國造船業爭“氣”!

克拉克森在其近期發布的報告中稱,2024年全球LPG船新船訂單量達到146艘約990萬立方米,較2023年的800萬立方米進一步增長...
2025-02-18 06:31:40
紅海航運曙光初現,行業看好2025年全面恢復

航運界網消息,知名航運咨詢機構德路里(Drewry)的一項新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航運業受訪者預測,集裝箱船市場將在2025年全面恢復紅海航線。...
2025-02-17 19:28:54
美國新政府上臺,SOV/CSOV市場趨勢如何?

隨著政治格局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美國海上風電行業正準備迎接變革。國際海上能源市場專家Intelatus公司研究總監Phil Lewis日前在接受媒體電視采訪時,討論了服務運營船(SOV)和工程服務運營船(CSOV)市場的趨勢以及美國新政府下的海上風電未來。...
2025-02-12 12:35:23
訂單大跌!造船業變天?韓國“吹”響反擊號角

2025年的第一個月,在全球新船訂單成交量環比同比均有所下降的情況下,韓國造船業超過中國重返全球新船接單榜的第一位。...
2025-02-08 07:53:47
航運公司重返紅海:面臨挑戰與不確定性

隨著紅海局勢的變化,航運公司計劃重新航行通過該水域,但這一決策對航運業,尤其是對歐洲市場,將帶來一系列挑戰。過去一年多,航運公司為了避開也門水域的攻擊,被迫繞航好望角...
2025-02-07 18:13:19
今年交付創新高!汽車運輸船市場牛市落幕?

自2022年起,汽車運輸船(PCTC)領域迎來了替代燃料新造船的投資高潮,預計2025年將交付創紀錄數量的新船。然而,隨著主要運營商可能重新使用蘇伊士運河,市場情緒近期有所降溫,但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不太可能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情況。...
2025-02-07 18:06:56
全球前30強船廠船東訂單年度排名出爐

根據克拉克森數據統計,2024年全球新船訂單2809艘,合計66,850,026CGT,其中,全球前三十大造船集團新簽訂單1866艘,合計59378707CGT,艘數和CGT分別占2024年新船訂單總量的66 43%和88 82%。...
2025-02-07 13: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