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智能船舶發展路線圖
2025-04-20 20:02:30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ASKO Sea Drones項目/ASKO
挪威作為全球領先的海洋經濟國家,其擁有悠久的造船和航運歷史使其深刻理解航運業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地位。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航運競爭和不斷提高的環保要求,挪威很早便意識到智能船舶技術在提升航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以及減少環境污染方面的巨大潛力。如今,挪威在智能船舶領域的進展已取得顯著成就,并持續鞏固其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政府全方位支持
挪威在智能船舶發展方面的成就離不開其在戰略規劃、政策支持、資金投入等為智能船舶技術的發展提供的全方位支持,這也為其智能船舶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戰略規劃方面,挪威的海洋產業是其經濟的重要支柱,智能船舶技術的發展被視為實現可持續增長和價值創造的關鍵領域。挪威政府制定了“Maritim21”戰略,旨在通過推動綠色轉型和數字化技術,使挪威到2030年成為世界領先的海洋國家。該戰略的核心目標包括在綠色航運和數字化解決方案方面取得領先地位;通過研發和創新,推動海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海運業的零排放目標,并支持相關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此外,挪威還積極參與國際海事組織(IMO)和歐盟的相關工作,推動全球智能船舶技術的標準化和法規制定。
政策支持方面,挪威政府通過政策工具和法規推動智能船舶技術的發展。法規制定方面,挪威積極參與IMO關于自主水面船舶(MASS)的非強制性規則制定工作,并在國內推動相關法規的制定,以支持綠色航運和數字化技術的推廣。公共采購方面,挪威政府通過公共采購預算,推動低排放和零排放船舶的采購,支持智能船舶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基礎設施支持方面,政府投資建設港口岸電設施和綠色能源補給站,為智能船舶的運營提供基礎設施支持。
資金支持方面,挪威政府通過多種渠道為智能船舶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推動技術創新和市場轉型。首先,挪威政府的氣候和能源支持機構Enova為智能船舶項目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自2015年以來,Enova已投入超過160億挪威克朗用于支持各類船舶項目,其中150億克朗用于支持電池技術和零排放船舶項目。Enova還為港口岸電設施建設提供了約5億克朗的資金支持。其次,挪威創新署(Innovation Norway)通過創新合同、創新貸款等多種形式支持智能船舶項目。2018年,挪威創新署設立了專項基金,支持海洋和海運領域的試點和示范項目。另外,挪威研究理事會(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通過SkatteFUNN等項目,為智能船舶技術研發提供稅收優惠和資金支持。
大力推動旗艦項目
挪威在智能船舶發展方面的旗艦項目為Yara Birkeland項目和Asko Sea Drones項目。這兩個項目為挪威的智能船舶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為挪威在智能船舶研究方面的領導地位提供了助力。
Yara Birkeland項目。Yara作為全球知名的化肥生產商,其位于挪威的生產基地需要頻繁地將產品運往周邊港口。傳統的公路運輸不僅成本高昂,而且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在此背景下,2017年,Yara決定與全球領先的技術集團Kongsberg等合作伙伴攜手,打造一艘全新概念船舶——Yara Birkeland,旨在實現貨物運輸的高效、環保與智能化。
“Yara Birkeland”號總長79.5m、滿載吃水6m、載箱量120TEU,2022年4月29日投入商業化運行。該項目獲得了挪威政府資助,總投資5億挪威克朗。該船具有遙控駕駛和自主航行系統,預計每年取代約40000趟柴油動力卡車運輸并在2030年實現R2遠程遙控無人船的水平。該船的最大亮點是使用純電動和無人駕駛技術,通過節省的燃料和船員成本測算,每一航次可節省約90%的運營成本。“Yara Birkeland”號項目驗證了多項關鍵技術,包括大容量電池技術、自主航行系統、遠程控制中心和自動裝卸系統。這些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證明了全電動、自主航行船舶的技術可行性,也為未來的技術研發和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Kongsberg還與威爾姆森公司合作,聯合成立了Massterly公司,建設了將由威爾森船舶管理公司(WSM)操作員管理的岸基控制中心。“Yara Birkeland”號是全球最早開建并投入商業化運行的自主航行集裝箱海船,因此,該項目不僅是挪威的智能船舶研發旗艦項目,也是航運業船舶智能化轉型的里程碑。
Asko Sea Drones項目。該項目是挪威在智能船舶和無人船技術領域的重要創新實踐,旨在通過無人駕駛船舶技術推動航運業的綠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轉型。ASKO Sea Drones項目由挪威的ASKO Maritime發起,挪威政府提供支持。該項目核心目標是通過自主電動貨船替代傳統的公路運輸,減少碳排放并優化物流效率。ASKO是挪威最大的食品分銷商之一,其目標是通過創新的物流解決方案減少碳排放并提高運營效率。目前,ASKO擁有約700輛卡車和拖車,計劃到2026年實現碳中和。2022年9月,其旗下兩艘渡輪“Marit”號和“Therese”號電動貨船在挪威莫斯港正式命名并交付使用。這兩艘船舶船長67米,載重600噸,配備1846kWh的電池,能夠運輸16個最大載重29噸的拖車。該項目與“Yara Birkeland”號使用同一遠程控制中心。項目計劃到2030年實現每天150次的拖車運輸,進一步優化物流效率。該項目船上也配置了自主避碰系統,實現了自動靠離泊、自主航行和自主系泊。
積極參與歐洲重點項目
除了上述核心項目之外,挪威還參與了所有歐盟智能船舶重點項目以及其他項目。
歐盟重點項目包括AUTOSHIP項目和AEGIS項目。該項目通過在不同環境下運營的兩艘不同類型船舶上安裝和測試自主航行設施,加速新一代自主航行船舶的發展。2019年,由歐盟資助的AUTOSHIP項目正式啟動,周期為4年(至2023年),旨在加快歐盟向下一代自主船舶的過渡。該項目由歐洲最大的獨立公共資金和創新咨詢公司的意大利分公司CiaotechS.r.l.公司牽頭,聯合來自挪威等5個歐洲國家的10個合作伙伴共同完成。該項目進行了兩次演示測試,不僅展示了其開發的兩艘船舶在這些場景中的操作能力,還通過測試特定故障場景并考慮可能的惡意攻擊,驗證了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該項目為歐盟域內自主航運的商業化提供了路線圖。挪威的參與不僅體現在技術開發上,還包括資金和資源整合。挪威Kongsberg是該項目的核心參與者之一,負責開發和集成自主船舶的關鍵使能技術,包括自主導航系統、智能機械系統、態勢感知系統、遠程操作中心、網絡安全系統等。挪威科技工業研究所(SINTEF)也是該項目的重要研究合作伙伴,專注于開發高效、安全的自主運輸系統設計方法,其在該項目中參與了早期設計方法、國際標準以及通信系統等內容。此外,挪威研究委員會為該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持。
AEGIS項目正式啟動,2020年6月項目同期3年(至2023年),旨在設計歐洲下一代可持續且極具競爭力的水運物流系統。該項目由來自挪威等8個歐盟成員國的10個組織組成的財團共同開展,目標通過更多自主船舶和貨物處理自動化,推動歐洲水運物流系統的現代化。挪威在該項目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主要通過其領先的海洋技術和研究機構,推動自主航運和港口自動化的發展。挪威在AEGIS項目中主要貢獻了自主船舶和港口自動化的核心技術。挪威SINTEF Ocean作為AEGIS項目的協調方,負責項目的整體規劃和實施。SINTEF Ocean與挪威其他合作伙伴共同開發了自主船舶技術、港口自動化、數字化與數據交換等關鍵技術。SINTEF Ocean在自主航運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研究經驗,其領導地位確保了項目在技術開發和應用方面的高效推進。
其他項目包括SEAMLESS項目和AUTOFLEX項目。SEAMLESS項目是一個由歐盟資助的創新項目,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啟動(為期4年),旨在通過開發和整合關鍵技術和解決方案,推動海運物流和航運的自動化、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該項目聚焦于自主船舶和港口自動化,致力于打造一個高效、經濟可行且具有韌性的海運物流系統。SEAMLESS項目通過多個用例和示范項目驗證了其技術的可行性和優勢,包括自主船舶技術、港口自動化、智能貨物處理、能源管理、數字連接與數據交換等。挪威Kongsberg和挪威科技大學(NTNU)是項目的核心參與者。Kongsberg負責開發和實施遠程操作中心及相關軟硬件,推動自主船舶的操作。此外,NTNU在項目中貢獻了系統建模和風險管理框架的開發,以支持自主船舶的審批和運營。挪威方還參與了SEAMLESS項目中的多個用例測試,特別是北歐示范用例(DUC1),該用例旨在展示低關注度自主船隊操作、自動化配載規劃和模擬貨物處理。這些測試驗證了自主船舶在短海運輸中的應用潛力。
AUTOFLEX項目。該項目是一個由歐盟資助的研究項目,于2024年1月正式啟動(為期3年),致力于開發新型自主、小型、零排放的內河貨運船舶,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并緩解歐洲日益擁堵的公路運輸壓力。該項目由挪威SINTEF Ocean領導,聯合來自德國、丹麥等6個國家的9個合作伙伴共同開展。AUTOFLEX項目通過開發小型自主船舶和創新的港口基礎設施,為歐洲運輸系統的轉型提供了重要支持。這些船舶不僅能夠減少公路運輸的壓力,還能通過零排放技術降低碳排放。項目還將在荷蘭的蘭斯塔德地區(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城市)和比利時的根特市進行示范測試。這些測試將驗證船舶設計概念、建立商業化路線圖,并為政策制定和行業規劃提出建議。

為你推薦
中國建造船舶每凈噸最高33美元?美國制裁放寬!

當地時間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了針對中國船舶及運營商征收港口費用的修訂計劃,決定對中國船東和運營商、中國建造船舶以及在美國以外任何地區建造的汽車運輸船收費。...
2025-04-19 18:33:55
接近一半出自中國船廠!船舶年度大獎結果出爐

近日,全球滾裝船專業論壇Shippax公布了2025 Shippax年度船舶獲獎名單,今年共有5艘船舶上榜,其中2艘由中國船廠建造。...
2025-04-18 19:11:48
IMO:逐步淘汰船舶化石燃料并釋放氫能燃料長期信號

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3次會議達成了一項船舶溫室氣體排放中期措施協議,該協議包含一項燃料標準,即對使用能源的溫室氣體強度設定強制要求,并配套了價格與交易機制。...
2025-04-17 20:39:05
IMO MEPC 83通過首個溫室氣體排放分級定價框架

4月7日至11日,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3屆會議(MEPC 83)在倫敦舉行,會議審議了強制性文件修正案、壓載水有害水生物、防止空氣污染...
2025-04-17 11:57:58
海盜事件激增35%!新加坡海峽增長最明顯

據國際商會國際海事局(ICC IMB)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海盜及武裝劫船事件數量有所上升,這主要是由新加坡海峽地區此類事件激增導致的。...
2025-04-16 20:02:56
全球航運業歷史性變革“啟幕”!減排機制初步成型但分歧仍在

在本周于倫敦舉行的國際海事組織(IMO)MEPC 83會議上,與會各方以多數票通過了一項被視為“折中方案”的提案,擬設立全球首個國際航運溫室氣體排放定價機制。...
2025-04-12 18: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