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特朗普行政令:美港口費到底還收不收?
2025-04-11 14:37:56
來源:勞氏日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特朗普關于造船業的行政命令中,刪除了草案中涉及港口費用的相關表述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將于4月17日公布港口費用裁定,隨后進入實施階段,具體細節的聽證會將在5月中旬舉行。美國預計將在11月中旬開始征收相關費用
航運業、進口商和出口商的游說似乎已讓政府意識到,原計劃可能帶來的意外后果過于嚴重
美國貿易代表針對中國建造船舶的港口費用計劃,與其重振本國造船業的目標密切相關。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周三簽署了一項關于美國造船業的行政命令(EO),但其中顯著缺失了一項內容:港口費用的相關表述。
該行政令草案在3月初被媒體曝光,時間早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就港口費用舉行的聽證會。
草案明確提出“對在美國港口停靠的中國建造或懸掛中國國旗的船舶征收基于噸位的費用”,以及“對任何進入美國港口的船舶征收費用,無論其建造地或懸掛旗國,只要該船隸屬于包含中國建造或懸掛中國國旗船舶的船隊”。
然而,這段表述并未出現在周三簽署的最終版行政令中。最終文本僅指示USTR與其他政府機構協調,執行“USTR認為需要采取的行動(如有)”。
美國航運協會(Chamber of Shipping of America)主席凱西·梅特卡夫(Kathy Metcalf)在國際航運公會(ICS)周四組織的一場在線研討會上被問及該段語言為何被刪除。
她表示:“這告訴我白宮里有人在聽取聽證會的意見。語言被刪去、改為更籠統的表述,這是一個積極信號。雖然最終結果仍有可能不理想,但我能感受到一些對于政府的壓力,并看到某種‘軟化’的跡象。”
世界航運理事會(World Shipping Council)美國監管事務主任尼古拉斯·塔博里(Nicholas Tabori)則表示:“最終行政令并未要求USTR必須采取措施,而草案中是有這一要求的。所以現在是把決定權交給USTR來處理。”
“如果你聽了USTR負責人詹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本周在兩場國會聽證會上的證詞,會發現USTR確實意識到某些極端措施可能對美國經濟帶來的痛苦。”
“聽起來USTR確實采納了聽證會上專家的理性建議。我甚至愿意說,我們可能會看到USTR作出更為理性的決策。”
港口費用審查遵循傳統流程
商業和金融界一直對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的單邊主義行為感到擔憂,尤其是在行政令草案泄露后,人們擔心他會在港口費用問題上再次采取“自上而下、不顧后果”的做法。
但這種情況并未發生。目前的港口費用提案遵循正常的行政程序,允許行業反饋并按既定時間表推進,就像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的關稅流程一樣。
3月24日和26日舉行了聽證會,共有70位專家發言,收到超過500份書面意見。幾乎所有反饋都持負面態度。
根據ICS航運政策主管瑞秋·諾羅尼亞(Rachel Noronha)介紹,聽證會還包括來自運輸、農業、能源、商務部、小企業管理局及其他政府機構的代表。政府官員不僅提出了尖銳問題,還在會后與行業組織持續溝通。
諾羅尼亞說:“很明顯,USTR和某些政府代表此前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些提案可能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在農產品和能源商品方面。”
她補充道:“目前看來,美國正在考慮一個更溫和的版本,也可能推遲實施時間。”
梅特卡夫表示:“顯然,他們之前沒有意識到這些提案的影響,而聽證會確實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我不知道這對白宮的立場意味著什么,他們未來如何推進仍不確定,但顯然,他們已經收到了明確的信息:這將對貿易及美國消費者造成重大影響。從政治角度看,消費者的影響力大于貿易,因為貿易不會投票,而美國消費者會。”
下一步:實施階段的反饋
航運界敦促USTR僅對在截止日期之后從中國訂造的新船征收費用。
如果對現有中國建造船舶的運營方征收費用,企業希望USTR能根據船舶噸位或貨值進行調整,并排除如加勒比等易受影響的短途海運市場。美國出口商則呼吁USTR重新考慮美旗、美建船舶貨運優先政策的時間表。
航運業將在不久后得知USTR的決定。
格里爾在本周國會聽證會上確認,決定將在4月17日或之前公布。隨后將進入實施階段,5月中旬將舉行關于實施的聽證會。費用將于決定發布后的180天內開始征收,即最遲在11月中旬啟動。
梅特卡夫預計,USTR下周公布的內容將“更偏概念性,而非具體操作層面”。
如果由于強烈游說而發布了“縮水版”,航運業當然會歡迎,但“細節決定成敗”,若實施細則不當,仍可能帶來巨大負面影響。
關于實施階段仍有多個關鍵問題待解,包括:
如何定義“運營方”?
如果船舶部分工作在中國完成,是否也算“中國建造”?
港口費用如何征收?
政府如何判斷船隊中中國建造或訂購船舶的比例?由誰提供這一數據?這些數據會如何更新?
關于“運營方”的定義,梅特卡夫指出:“這與我們在國際海事組織(IMO)討論溫室氣體征費時遇到的情況非常類似:究竟由誰來支付?我認為美國政府會把這看作商業事務——只要費用支付了,他們不在乎是誰開出的支票。因此,我們可能需要在承租人、船東和船舶管理公司之間作為商業問題自行協調,如果他們不進一步明確的話。”
她補充說:“我想告訴所有對此議題有興趣的人,接下來還有一個階段——即實施聽證會。我強烈建議大家在那個階段提交意見,因為這些人——無意冒犯——對航運的商業運作并不十分了解。”
塔博里總結道:“事情會發生變化。我們將處于持續變化的狀態中。無論是關稅還是此次港口費用,這些政策的目的就是改變全球商業模式。你不可能推動變革而不引發變化。因此我們都要為變化做好準備,這些變化將以不同方式影響每個人。希望我們能提供幫助,推動事情朝著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向發展。”

為你推薦
國際海事組織發布《使用氨燃料的船舶安全臨時導則》

國際海事組織(IMO)近日發布《使用氨燃料的船舶安全臨時導則(MSC 1 Circ 1687)》,標志著替代燃料在航運業中獲得重要監管支持。該導則由集裝箱運輸子委員會(CCC)最終定稿...
2025-04-10 19:49:44
巴拿馬運河計劃開發新管道

航運界網消息,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董事會已授權在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水道西岸開發一條用于輸送液化石油氣(LPG)和乙烷的新管道。...
2025-04-09 19:50:23
江蘇省船舶工業軟件制造業創新聯盟正式揭牌

3月28日,以“云鏈藍海 共鑄工魂”為主題的工業軟件“創新行”無錫站——船舶工業軟件專場活動在無錫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江蘇省工業軟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鏈黨組織、...
2025-04-08 19:44:42
重磅!國內首部鋰電池海運安全技術行業標準發布

4月2日,交通運輸行業標準《船舶載運鋰電池安全技術要求》(JT T 1543—2025)(以下簡稱“標準”)在廈門正式發布,該“標準”將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2025-04-03 19:08:47
我國首個海洋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建設完工

3月27日,我國首個海洋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在山東煙臺建設完工,正式進入調試階段,為項目投運及海上制氫全流程實證檢驗奠定基礎。...
2025-04-01 20:58:27
中國提交自主船舶履行IMO法律委員會公約文書導則草案納入IMO法律委員會工作路線

國際海事組織法律委員會第112屆會議于2025年3月24日至28日召開。...
2025-04-01 20:25:35
全國首單!國內港口邁入數字船用燃料加注新時代

4月1日,中國船燃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歷史性地完成了全國首單全流程數字保稅船用燃料加注。期間,中國船燃以電子燃油交付單(eBDN)方式,為中遠海運 “CSCL GLOBE” 輪成功加注保稅低硫船用燃料油 1300 噸,標志著國內港口正式邁入數字船用燃料加注新時代!...
2025-04-01 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