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船燃積極投身綠色低碳航運新賽道建設
2024-01-19 16:47:50
來源:中國遠洋海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綠色發展是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在航運溫室氣體減排政策要求和能源綠色轉型趨勢的推動下,近年來業界圍繞各種船用綠色能源開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實踐。
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錨定建設國際一流船舶燃料物流服務商的戰略目標,響應客戶需求和行業監管需要,以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為著力點,以低碳技術創新為支撐,堅守并做強做專綠色低碳船燃主業,助力航運綠色低碳新賽道建設。
近年來,中國船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順應綠色、低碳、智能航運業發展新趨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系統凝聚綠色低碳轉型共識,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大力推進全球化、全行業的交流與合作,積極開展低碳綠色轉型行動,為構建船燃綠色低碳生態圈而努力。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中國船燃強化組織領導,強化制度保障,以綠色發展為鮮明導向,不斷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完善市場化運營機制,健全經費使用、人才培養、激勵保障等制度機制,積極開展科創項目研究,推動科技創新工作系統化規范化;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力爭在船舶燃料新能源、關鍵領域成為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的需求提出者、創新組織者、技術供給者、市場應用者,不斷構筑競爭新優勢、壯大發展新動能,牢牢把企業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有力推動企業綠色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服務國家戰略
為綠色低碳航運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各大航運企業針對創新研究項目開展大力研究,助力航運脫碳,充分調配能源轉型所需資源,開發清潔能源并制定未來燃料加注解決方案。中遠海運擔當“大國船隊”服務國家戰略,正大步向綠色低碳化、智能化方面轉型,中國船燃深入貫徹落實中遠海運集團綠色低碳智能航運戰略布局,積極探索和研究新型船舶燃料,加快布局清潔能源加注供應鏈,積極打造涵蓋技術研發、資源保障、運輸加注、綠色認證等各個環節的清潔船舶燃料加注供應鏈建設,特別是在重點布局甲醇、生物柴油的加注供應方面成果顯現。
中燃遠邦石油公司成功完成香港首單遠洋集裝箱輪船B24生物燃料供油作業。
目前,作為“即用”型清潔燃料,生物燃料獲得航運企業的認可,已經進行了廣泛的實驗與實際應用,中國船燃積極與供應商對接,推進加注網絡建設,共同打造穩定的生物柴油供應渠道。中國船燃也成功在香港、鹿特丹等海外港口開啟生物柴油的常態化供應。
中國船燃為中遠海運船隊首次完成生物燃料供應。
與此同時,中國船燃在現有調研全球和我國甲醇生產和供應企業、國際倉儲能力、港口加注能力的基礎上,探討甲醇尤其是綠色甲醇資源未來發展趨勢;鎖定重點生產商,同時編制完成綠色甲醇MOU范本,推動并協助集團簽署綠色甲醇合作戰略協議,著力為航運業減碳和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突出重點領域
推動綠色低碳能源加注鏈體系建設
作為中遠海運旗下航運服務產業集群的重點企業,中國船燃積極開展綠色船舶燃料加注能力建設工作。跨行業、跨國家深入探討標準的適用性,組織“雙碳”轉型、標準適用性研討70余次,調研國內外30余家甲醇供應商,超前研究綠色甲醇加注網絡布局,在行業內發布了多篇相關論文和報告。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博會舉辦“船用綠色甲醇供應鏈解決方案”主題沙龍,廣受關注。目前階段,團隊正在著力推進移動式加注撬(甲醇)技術方案設計,研發1套甲醇移動加注撬,形成槽罐車甲醇燃料加注安全技術體系,建立“槽罐車甲醇燃料加注操作規范”,并與相關企業合作,研究內河甲醇供應布局研究。
中國船燃廣州公司開啟西江LNG加注服務,為西江航運注入綠色能量。
強化技術賦能
國內首個綠色甲醇加注技術鏈基本建成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航運業正將目光盯向綠色甲醇。由于甲醇作為燃料在船舶上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諸多任務和挑戰。為填補標準空白,為甲醇在船舶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持和標準保障,中國船燃聯合相關企業與合作伙伴開展船舶甲醇加注技術鏈建設。由中國船燃牽頭發起的《船用甲醇燃料水上加注規程》,《船用甲醇燃料》兩個團體標準于2023年9月25日在第十五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上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同時,中國船燃與中遠海運重工聯合研發了雙燃料動力綠色甲醇加注船,獲得中國船級社(CCS)和必維船級社(BV)頒發的“7800噸級雙燃料動力綠色甲醇加注船”原則性認可證書(AIP證書)。上述成果標志著國內首個綠色甲醇加注技術鏈基本建成。
中國船燃首次為新能源船舶配套設備提供甲醇燃料。
規范行業標準
國內首個IBC重復使用標準發布
IBC是一種船用潤滑油儲存和運輸的容器,具有優異的耐化學腐蝕性能。IBC可以重復使用,但國際上沒有IBC重復使用安全規范,給操作人員人身安全和環境帶來了不可估量風險,隨意設定的使用次數造成了極大的浪費。為此,中國船燃牽頭制定了《石油產品復合式中型散裝容器重復使用安全規范》,該標準規定了IBC制造應符合低碳方針,在充分保護內裝物,符合安全、衛生和環境要求,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前提下,減少原料的用量。IBC回收與循環利用幾乎對環境做到了零排放和零污染,為化工和人類自然資源的有機相容創造了一個新的結合點。
該標準對于規范IBC重復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為企業IBC重復使用提供安全指導,在節約包裝成本的同時,降低包裝使用安全風險。據測算,標準推出和實施后,中國船燃潤滑油供應服務IBC重復利用次數將增加21萬次,將減少危險廢物處置1000多噸,節約處置費用200余萬元。
優化服務升級
國內首個“碳中和”水上服務區建成
2023年,中國船燃著力對原有的水上綜合服務區進行升級改造,在南京長江龍潭水道,推出全景式光伏發電+污染物全接收+供電供水等綠色服務,建成了中國船燃全國首座碳中和水上綜合服務區,為全國內河上規模最大、服務區功能最全、配套設施最完善。該服務區的建成是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落實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要求的有益嘗試,在國內內河水上服務區運營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示范引領作用。
中國船燃南京公司六合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技術變革加速演進,綠色、智能已成為全球海事領域發展的兩大主要方向。面向國際海事2030碳減排目標,在甲醇、氨燃料等潛在替代能源商業化前景逐漸顯現的情況下,中國船燃將繼續加強與交通、能源、港口等產業鏈上下游各方力量的合作,通過協同創新、國際交流合作、供應試點示范等方式,加快推進綠色船舶與綠色能源領域標準化工作,共同匯聚起同舟共濟的磅礴力量,逐夢深藍,向海圖強,在促進航運業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為你推薦
最新集裝箱港口排名出爐!前十中國獨占六席!

日前,根據Alphaliner全球前30大集裝箱港口最新數據,上海港領先最接近的競爭對手1000萬TEU。
在過去的14年里,上海港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口,2023年吞吐量超過4910萬TEU繼續領跑,新加坡和寧波舟山港緊隨其后。...
2024-04-22 16:59:25
船舶海工行業5項入選!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發布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正式發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一批)》(簡稱清單),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應用和推廣...
2024-04-22 13:57:49
WSC正面“硬剛”美國FMC!

航運界網消息,世界航運理事會(WSC)4月18日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責令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糾正將于5月底生效的關于“滯期費和滯箱費”(Demurrage and Detention,簡稱D&D)最終規則中的內部沖突。...
2024-04-21 20:37:03
上海臨港新片區與智利瓦爾帕萊索港簽約

近日,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智利瓦爾帕萊索港有限公司在瓦爾帕萊索市(Valparaíso)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深化在大宗礦產資源、特色農產品貿易等領域合作,開發和實施數字航運解決方案...
2024-04-19 17:46:27
中國造船唱主角!歐洲首個甲醇箱船支線網絡即將投入運營

新加坡支線班輪公司X-Press Feeders與6座歐洲港口(安特衛普-布魯日港、塔林港、赫爾辛基港、哈米納科特卡港、里加港和萊佩達港)上月簽署綠色航運走廊諒解備忘錄...
2024-04-18 20:15:01
中國造船業“破壞公平競爭”?美國發起301調查

據商務部消息,美國時間4月17日,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發起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2024-04-18 09:51:32
中東局勢升級,航運業系緊安全帶

航運業高管在Capital Link論壇表示,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風險和最近的MSC船只被扣押事件已經造成緊張氣氛
迄今為止,地緣政治沖突有助于帶來航運收入。但是,可能的局面失控以及美中關系的進一步脫鉤,也許會改變這種局面...
2024-04-17 19:10:49
船廠期盼已久!三部門發文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

4月1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發布《關于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 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通知》(簡稱通知)。...
2024-04-17 16:56:58
俄烏黑海航運協議進展:一度接近達成但烏克蘭最終選擇退出

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黑海糧食協議中斷逾9個月之際,俄羅斯和烏克蘭此前就新的黑海航運協議進行了兩個月的談判,并且已經擬定了一份文本,但烏克蘭在最后一刻選擇了退出。...
2024-04-16 20: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