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制裁朝鮮貨船公然停靠俄港,凸顯兩國聯盟加深
2024-10-31 19:36:26
來源:勞氏日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兩國之間海上貿易一直在暗中增長,但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朝鮮船只開始公然停靠俄羅斯港口。
過去幾個月中,幾艘朝鮮船只在開啟AIS信號的情況下抵達了俄羅斯港口,但最近靠港的這艘船即使在這類船只中也是一個例外,因為它被聯合國列入了制裁名單。
一艘被聯合國制裁的朝鮮成品油輪本月早些時候被追蹤到在俄羅斯靠港,這標志著朝鮮關聯船只越來越多地在公開場合從事這一貿易。
這與過去幾乎完全“暗中”進行的貿易形成了鮮明對比,被解讀為不僅是莫斯科與平壤關系日益密切的信號,也顯示了這種關系的正常化。
根據自動識別系統(AIS)數據,由朝鮮政府所有的、3,565載重噸的、掛朝鮮旗的Chon Ma San(IMO: 8660313)于10月19日抵達東方港(Vostochnyy)。
這與該船之前前往俄羅斯的航程有所不同,之前它總是“關掉信號”(即關閉AIS系統)。故意關閉AIS系統被視為一種欺騙性的航運行為,過去船上人員可能關閉了Chon Ma San的AIS信號,以掩蓋其行蹤并逃避監控。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發布的一項研究將Chon Ma San列為今年3月停靠東方港加油設施的五艘朝鮮油輪之一。
下圖顯示了Chon Ma San在之前一次訪問東方港時的AIS軌跡,與其最近一次航行的比較。
在東方港停靠幾天后,Chon Ma San確實關閉了其AIS信號,隱藏了具體的停泊位置。
該船目前正通過黃海向北航行,目標為南浦(Nampo)港。南浦是朝鮮卸載石油的主要港口之一。
在朝鮮與俄羅斯之間運輸貨物的船只幾乎總是會在整個航程或其中的重要部分關閉AIS信號,這使得利用傳統的船舶跟蹤數據難以追蹤這類運輸。因此,人們對這兩個國家之間日益增長的海上貿易的了解大多來自于衛星圖像分析,而AIS數據則起到次要作用。
然而,越來越多的朝鮮船只選擇在俄羅斯港口和錨地繼續傳輸AIS信號,從而生成了靠港信息的記錄。
自2021年以來,首次通過船舶跟蹤數據捕捉到朝鮮關聯船只的靠港信息是在2023年6月,當時Kum Ya(IMO: 9004073)停靠在納霍德卡(Nakhodka)。該船為1991年建造,6,843載重噸,由平壤政府擁有。
2024年,Kum Ya又四次停靠在瓦尼諾(Vanino)、符拉迪沃斯托克錨地(Vladivostok Anchorage)和納霍德卡錨地。
“公開活動是俄羅斯策略中的經典部分,”博斯普魯斯觀察(Bosphorus Observer)地緣政治顧問Yörük Işik解釋說。
“這一舉動旨在使與朝鮮的關系合法化,并向世界表明俄羅斯并非無足輕重,他們有能力建立新的友誼和戰略關系。”
自9月底以來,另外三艘與朝鮮有關的船只——掛朝鮮旗或由朝鮮政府擁有的船只——被追蹤到在俄羅斯靠港。它們是朝鮮旗的通用貨船Jinmobong 4(IMO: 1070911)和Ja Ryok(IMO: 9826952),以及Chon Ma San。
Chon Ma San 與其他船只的區別,除船型之外,還在于 其被列入了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名單。
該船于2018年3月被列入聯合國第1718號制裁船只名單,原因是其在2017年11月參與了一次船對船的石油轉移行動。因此,聯合國的成員國應拒絕Chon Ma San進入港口。
在公然允許Chon Ma San進入東方港之前,莫斯科曾于今年4月阻止了聯合國安理會專家小組的續任。該小組負責監督對朝鮮的制裁執行情況。
美國與日本、韓國以及其他八個國家對專家小組的解散做出了回應,宣布將建立一個多邊機制來監控制裁的違規行為。
美國多次警告莫斯科和平壤關系加深,并指控平壤向俄羅斯提供彈藥和物資以支持其在烏克蘭的戰爭。調查表明,俄羅斯以成品石油作為回報。聯合國安理會將朝鮮的成品石油進口限額設定為每年50萬桶,如果俄羅斯幫助超過這一限額,將構成對國際制裁的違反。
俄羅斯與朝鮮之間不斷變化的外交動態表明,后者的戰略地位在過去幾年中發生了演變。
“朝鮮不再完全孤立,而是成為俄羅斯、伊朗和中國之間日益增長的聯盟的一部分;這一聯盟還包括這些成員國正在追求的替代金融架構,” Dragonfly Intelligence副總監Barbara Kelemen表示。
“盡管這個聯盟并非鐵板一塊,且有其局限性,但它為朝鮮提供了滿足其進口需求(如技術和能源)的途徑,作為交換,朝鮮提供其軍事能力。”
她補充說,朝鮮將越來越依賴這些伙伴,以變得更加獨立,并逐步降低通過與美國接觸來緩解制裁的優先級。

為你推薦
事發新加坡!船舶加油期間大量泄漏!

10月29日,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證實,新加坡樟宜海岸附近的水域發生了嚴重船用燃油泄漏事件。
此次漏油事件發生于周一下午 5 點 40 分左右,當時懸掛巴哈馬國旗的散貨船“INES CORRADO”輪正與一艘持牌燃油船進行加油作業。...
2024-10-30 19:49:59
“海港未來”輪8天完成5船LNG燃料加注

10月20日至27日,“海港未來”鏖戰8天,順利完成5艘次LNG加注作業和1次裝載作業,加注LNG共計 23292m3...
2024-10-30 19:46:32
胡塞武裝再襲紅海船舶

日前,希臘航運公司Reefer & General旗下一艘散貨船在紅海遇襲。
英國海上貿易行動處(UKMTO)表示,10月28日,散貨船“Motaro”輪(83000載重噸、建于2006年)船長報告船只附近發生三次爆炸,該船和所有船員均安全。當局正在調查。...
2024-10-29 20:14:09
太平船務首艘LNG燃料集裝箱船完成首次保稅LNG加注

2024年10月26日,太平船務(PIL)與上港集團能源公司合作,在上海洋山港尚東碼頭完成首艘LNG燃料集裝箱船“鷹城”輪首次保稅LNG加注。...
2024-10-28 12:17:33
撞船事故油輪抵達中國,圍繞影子油輪的海事保險謎團加深

老舊的超大型油輪Ceres I,曾被用于將伊朗原油運往中國,在馬來西亞東部水域因技術故障錨泊時,與成品油輪Hafnia Nile的球鼻艏發生碰撞,之后試圖逃離現場...
2024-10-25 21:37:05
亞洲首艘圓筒型FPSO“海葵一號”完成首船原油外輸

10月24日,隨著提油輪“北海開拓”平穩離泊,亞洲首艘圓筒型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葵一號”,首次外輸作業圓滿完成,外輸原油超30000噸,我國首個深水油田二次開發項目,保持高產穩產運行狀態。...
2024-10-24 20:37:25
上海中遠海運重工第一艘完整交付FPSO改裝項目投產

日前,上海中遠海運重工為馬來西亞運營商Yinson量身打造的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 Maria Quitéria,已在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運營的巴西坎波斯盆地Jubarte油田順利啟動生產流程。該油田位于巴西近海區域。...
2024-10-18 19:32:17
國內首艘!智能內河集裝箱船通過百公里外遠控航行測試

10月16日,由內河公司與浙江省交通運輸科學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等共同研發建造的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首艘智能內河集裝箱船舶“浙港內河002(智翼號)”在太湖水域完成為期2天的遠控航行試驗...
2024-10-17 19:46:27
全球首艘自主航行電動渡船完成試航

瑞典RISE研究所近日披露,“全球首艘”自主航行電動渡船“MF Estelle”號完成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兩個主要島嶼之間的航行,展示了無人駕駛可持續交通的潛力。...
2024-10-16 06: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