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遠海運船務:引進海外團隊鑄就大國重器
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工程有限公司是中遠海運集團旗下中遠海運重工的海洋工程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公司先后承接了世界首艘超深水鉆探儲油平臺、世界首座八角型鉆探生產儲油平臺、世界首座自航自升式平臺、國內首制世界先進的105000 DWT 和59000 DWT 穿梭油輪、國內首艘海洋深水鋪管船等一系列高端海工產品,覆蓋了從淺海到深海、從油氣平臺到工程船舶的全部類型,在建海工產品的品種和數量均位居國內首位。公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專利金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6項。
南通中遠海運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由修船企業轉型為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海工設計建造領軍企業。企業取得如此神速的發展,其重要原因就是大力引進的海外高層次創新團隊,依靠創新團隊,加快創新步伐,帶來企業裂變式的發展。
激發激情 請來海外創新團隊
2006年,中國航運和修船市場異常火爆。隨著國內大批企業進入船舶行業,惡性競爭、產能過剩影響到船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極度繁榮的背后隱藏著嚴重的危機,2006年底,公司及時做出了產品結構轉型的決定。
為此,中遠高層遠赴新加坡招攬海洋工程人才,然而,面試的新加坡人都不愿意到“一片空白”的南通中遠來。但他們告訴中遠:“有一個人能做,這個人就在中國。”
這個人就是徐秀龍。加盟中遠海運船務之前,徐秀龍已在新加坡工作和生活了12年,擔任美國船級社(ABS)新加坡審圖中心海洋工程/船舶產品計算及審核工程師。當中遠海運船務向他伸出橄欖枝時,徐秀龍創業的激情再度勃發,決定回國效力。
徐秀龍“三顧獅城”,把擔任過六七十個大型海工項目設計管理、有著出色總體協調水平和技術談判能力的梁國明游說到南通中遠船務。“希望1號” 圓筒型超深水海洋鉆探儲油平臺項目猶如一棵梧桐樹,吸引了幾十名來自新加坡、美、韓等國具有豐富經驗和創新能力的“金鳳凰”。 “希望一號”的設計突破了傳統概念,采用圓形而非方形。徐秀龍說:“世界上沒有人做過圓形的鉆井平臺,造價五六億美金,沒有做一個試試的說法。一旦失敗,對于船東和建造者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損失。”
挪威船東首選新加坡和韓國,可兩國的企業當時已接滿了訂單,實在沒必要冒這天大的風險。挪威人順道來到中遠集團大連公司,拿出的草圖,讓所有的工程師都傻眼,沒人見過圓形的平臺。圖紙傳真給南通船務,徐秀龍帶領團隊當天一直工作到深夜,當挪威人還沒有回到挪威,已經收到了確信:我們能做!
不到一周,挪威專家團隊就來到南通洽談,徐秀龍帶領團隊利用自身積累的專業知識,繪制出了船東希望見到的三維模型及較為詳細的建造方案。在經過一番唇槍舌劍的討論,終于說服挪威專家,為公司爭取到建造平臺船體的半成品合同。徐秀龍憑著敢為人先的精神,證明中遠船務已在高端市場具備了與海外一決高低的實力。半年之后,船東又追加了完整的建造合同。2009年,公司自主研制出命名為“希望1號”的鉆探儲油平臺。 “希望1號”成果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也是江蘇省以企業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的首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人才核心 引發企業創新裂變
中遠海運船務瞄準世界海工裝備尖端市場,看齊國際最新標準,大手筆投入,沉下心實干,在技術儲備、人才儲備和優化管理方面做好海工產品。
徐秀龍,這位“2012中國企業創新十大人物”,是讓公司從修船直轉海工破繭之路的引領者。在徐秀龍團隊的帶領下,公司不斷提高主流產品的自主研發、設計和建造能力,企業研發中心先后被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海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還成立了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蘇省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并成為首屆江蘇省海洋工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單位。
“希望1號”的誕生,讓徐秀龍和南通中遠船務一戰成名。此后,徐秀龍團隊憑借踏實的腳步、開放的視角和創新的品格一步步改寫了中國海工產品制造版圖,擦亮了江蘇制造名片。徐秀龍團隊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半潛式海洋鉆井平臺和自升式海洋鉆井平臺等海工產品。以徐秀龍團隊核心骨干人員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級重大創新專項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累計獲得科研資助約4億元,同時,公司承擔過重要知識產權類研究項目3項。這些重大科研課題涉及海洋工程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全過程,在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部署專利鏈方面積累了很好的基礎和經驗。他們團隊憑借豐富的海工經驗和出色的技術談判能力,為企業爭取了大量的海工訂單,產品幾乎覆蓋從淺海到深海的全部類型,成功交付了27個海工產品,總產值超過500億元。
團隊創新 鑄就中國大器
“中國制造”到“中國創新”的跨越離不開對人才的培養,創新歸根結蒂在于人才。2015年,徐秀龍、唐盛弢、段鳳江和顧翔等組成的團隊,成功入選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類雙創團隊。徐秀龍把人才資金用于激勵公司技術人員科研創新,根據專業配置和業務需求招納優秀海工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豐富工程經驗的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干,滿足了公司產品轉型和發展的需要。
徐秀龍帶領團隊開展“國內首座圓筒浮式生產儲油平臺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希望6號)研究工作。“希望6號”是中國船廠首次為國外石油公司完整建造的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總包項目,這是我國FPSO海工裝備首次實現交付即能使用的“交鑰匙工程”,標志著我國海工裝備從中端產品轉向高端產品設計建造。
建造“希望6號”的四年時間,英國客戶對產品質量要求的嚴苛讓建設者們時刻感受到壓力,建造成功的關鍵正是堅持質量立企、弘揚工匠精神。徐秀龍團隊設計的海工產品、產值數據連成幾何倍增曲線,記錄了他們的付出與艱辛,也擦亮了中國海工制造的金色名片。
徐秀龍團隊用心鍛造中國制造版圖上的“國之重器”。責任和期許在身,他們未曾閃躲;困難和挑戰在前,他們從未退縮。國之重器,駛向世界各地;小小寰球,留下波紋浪跡。他們用實實在在的成績說話,實踐了“國之重器”的擔當,詮釋了“南通中遠海工制造”的性格,為深入實踐創新發展作出了典型示范。

為你推薦
伊以角力牽動中東局勢,長榮海運客戶迅速簽署美線年度合同

航運界網消息,長榮海運在上周舉行的“法說會”上表示,鑒于以色列-伊朗角力牽動中東局勢,意味著紅海危機將持續到第二季度,由于這可能導致運價持續上漲,其客戶已迅速簽署跨太平洋航線年度合同。...
2024-04-22 19:25:47
120艘新造船!比利時船東的“綠色帝國”

2024年2月1日,比利時油船船東Euronav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和當年的未經審計財報。2023年四季度,Euronav實現營業收入2 7億美元,同比減少26 4%;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4 8億美元,同比增長50 3%;稅前利潤4 1億美元,同比增長74 6%...
2024-04-21 20:44:41
太平洋航運:一季度船隊TCE保持穩定

航運界網消息,香港上市的太平洋航運集團有限公司 (“太平洋航運”,02343HK)于4月18日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運營數據。...
2024-04-21 20:40:48
挪威船王買入International Seaways股票獲利

航運界網消息,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通過購買油輪船東International Seaways的股票,又大賺了一筆,眼光和財技十分了得。...
2024-04-21 20:38:51
希臘船舶管理公司Heidmar收購香港LBSM

近日,希臘聯營池運營商和船舶管理公司Heidmar宣布,隨著Landbridge Ship Management(以下簡稱 “LBSM”)的加入,公司已拓展服務至技術管理領域。
...
2024-04-19 19:31:28
太平船務預計2024年仍將保持盈利

航運界網消息,總部位于新加坡的太平船務(PIL)首席執行官Lars Kastrup最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3年公司在每個季度都實現了盈利,并預計2024年仍將保持盈利。...
2024-04-18 20:19:26
太平船務加入數字集裝箱航運協會提升航運數字化標準

2024年4月18日,為推動集裝箱航運業的標準化和數字創新,太平船務正式加入非營利組織數字集裝箱航運協會 (DCSA)。...
2024-04-18 17:44:30
太平船務與中國船級社簽署合作備忘錄

4月15日,太平船務與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CCSWR)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進航運脫碳進程。太平船務執行主席張松聲、首席執行官高瑞澤以及中國船級社總裁孫峰出席并見證簽約儀式。太平船務船隊總經理吳鐘漢、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所長甘少煒進行簽約。...
2024-04-18 17:43:15
超8億元!赫伯羅特首批5艘大型集裝箱船改為甲醇動力

聯手全球最大獨立集裝箱船船東Seaspan,德國集運巨頭赫伯羅特計劃將首批5艘大型集裝箱船改為甲醇動力。
...
2024-04-18 06: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