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工裝備給中國船企帶來機遇
2010-04-01 08:45:09
來源:中國能源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TSC海洋集團董事長蔣秉華
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中國船廠的新接訂單量達2600萬載重噸,首次超過韓國躍居世界第一。同時,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長超過40%,占世界船舶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部分發達國家由于成本等因素進一步退出主流船舶市場,而中國造船業所具有的技術、資金和勞動力綜合優勢將更加突出,迎接產業轉移大有希望。隨著船舶業的復蘇,海洋工程市場也逐漸出現一片繁榮景象,2008-2012年全球海洋工程裝備預計需求為550億- 600億美元。在剛剛閉幕的第十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上,本報記者就海工裝備業向中國轉移給國內船企帶來的機遇等話題采訪了TSC海洋集團董事長蔣秉華。海工裝備業向中國轉移勢不可擋
中國能源報:目前,海洋工程及海工裝備行業很熱。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蔣秉華:我們現在講的海洋工程,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指的是海洋石油工程。世界上從海上第一個鉆井平臺開始作業、鉆井到現在也有將近60年的歷史了。這個產業無論在國際上還是國內都是一個熱點產業。為什么熱,就是因為海洋石油熱。
我們要想在海上開發石油,就必須有很好的裝備,這與陸地不一樣。在陸地的環境下,人不是處于特別被動的狀態。在陸地上,也可以用比較簡易的裝備。但是在海上,尤其是深海,沒有很好的裝備就會一事無成。人處在海上就像螞蟻處在沙漠上一樣,在這種情況下要開發水深在3000多米的油氣資源,其難度可想而知。因此,海上石油裝備業在任何國家都是屬于高風險、高投入、高技術含量的行業。
中國能源報:全球海工裝備產業呈現什么趨勢?中國企業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蔣秉華:造船業及海工裝備業向中國轉移是一件非常明了的事,這對國內企業是機遇。但是一些高端的產品目前還沒有轉移過來,像LNG-FPSO(天然氣液化浮式平臺)。
LNG-FPSO是在海上氣田集鉆井、采氣、處理、液化、儲存、運輸于一體的一種船。一條單體的LNG-FPSO造價約為18億美元,是目前海工裝備里最高端產品。
我覺得中國船廠將來有希望做這些高端產品。我們的合作伙伴中集集團、煙臺萊佛士船業公司已經在國際訂購上以及技術準備上有所動作,將來他們一定會有所作為。實際上,中國船企在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和深水鉆井船上的成績已經讓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國的船企感覺到了壓力。
給中國企業帶來難得趕超機遇
中國能源報:TSC海洋集團作為中國海工裝備集團,在全球海工裝備領域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蔣秉華:以鉆井船為例,從設計開始,設備供貨商就要介入進去。這里邊實際上有三大部分組成:一是需要有一個比較有名氣的、在業界比較公認的設計公司來設計這條鉆井船;二是要有很好的船廠,也就是海洋工程項目建造廠;三就是海洋鉆井設備的供貨商。
在總承包商領域,世界上有兩大公司處于壟斷地位,一個是美國的國民油井公司,大約占70%的市場份額;還有挪威的MH公司,大約占20%的市場份額。TSC海洋集團是新進入的公司,只占2%-3%的市場份額。但是不管怎樣,我們是中國第一家接受國際鉆井平臺訂單,包括全套鉆井排管、鉆井裝備的供貨商。
過去石油公司、船廠招標時往往只考慮美國國民油井公司和挪威MH公司。目前很多船廠、石油公司招標時也對TSC海洋集團進行了考察,尤其在我們收購了英國GME公司后,他們將TSC海洋集團列為第三考慮對象。現在我們是全球三個能夠提供海上鉆井平臺全套設備全部解決方案的供貨商之一。所以最近我們也接到了韓國船廠、新加坡船廠、印度石油公司等企業的招標通知。
中國能源報:作為一家中國企業, TSC海洋集團為什么特別強調國際化戰略?
蔣秉華:海洋石油裝備行業被歐美統治了大概60年的時間。設想一下,一條鉆井船日租金在50萬美元,整個海洋作業日費用在100萬美元,對石油公司來講所需要的裝備是一個什么樣的條件。在這樣的背景下,TSC公司僅僅立足中國是不夠的。
TSC是一家國際化公司,但中國員工占據集團的主要比例,我們的制造基地在中國有很大一部分,因為海洋石油工程具有國際化的特點,TSC必須走國際化的道路。
實際上我們的國際化戰略指的是利用統領全球的資源,作為中國制造的基礎,擴大全球銷售與服務網絡的戰略思想,而不是被動等客上門,低價批發。我們在某些方面要充分發揮全球化的資源優勢,比如我們的設計中心和研發中心分別位于英國、美國和中國青島。
中國能源報:在海工裝備業向中國轉移的趨勢下,TSC未來發展規劃有何調整?
蔣秉華:我們只是在發展階段,不可能一步到位,還是堅持找準主要產品和主要市場。這幾年我們很少再碰陸地石油裝備,雖然這個行業現在仍然很熱。我們要集中人力和財力做海洋石油裝備。目前,我們已做到為自升式鉆井平臺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實現交鑰匙包全套工程。
深水設備要求性能更可靠,造價也更高。未來,我們希望在深水上能夠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將集中有限的人力和財力,力爭盡早在深水領域有所作為。

為你推薦
2023年全球海工市場回顧

訂單成交波動回落,市場復蘇之路再遇曲折。2023年,海工市場成交122座 艘,共計125億美元,以數量計同比下跌40%,以金額計同比下跌54% 。2021、2022連續兩年恢復性增長...
2024-01-31 10:56:09
克拉克森研究:海工指數創15年新高

反映海工市場租金水平的克拉克森海工指數在2023年上漲27%至106點,僅較2008年的歷史峰值低7%。鉆井裝置、海工輔助船和水下作業支持船在絕大多數地區的日費率已超過2014年水平。預計克拉克森海工指數將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
2024-01-11 15:13:52
海工裝備上游市場發展勢頭放緩

在經過2021年以來的持續上漲之后,目前海工裝備上游運營市場上行發展出現放緩跡象。5月份,自升式鉆井平臺和浮式鉆井平臺市場利用率分別為85%和83%,...
2023-06-14 09:38:32
海工裝備市場繼續恢復向好

年初以來,國際油價盡管有所回落,但是仍處在較高位置,支撐海洋油氣開發。持續增長的海洋作業活動推動海工裝備利用率和租金持續走高。4月底,浮式鉆井平臺市場利用率達到85%,同比增加6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2個百分點。特別是用于深水鉆井作業的鉆井船利用率達到93%...
2023-05-10 08:50:43
海上鉆井承包商經營發展開始轉好

2022年以來,國際油價站上高位,海上油氣開發活躍,需求旺盛,海上鉆井平臺利用率和租金水漲船高,目前市場的利好已經逐步傳導至海上鉆井承包商的經營業績,資本市場態度也出現改觀。...
2023-03-02 08:55:49
翻一番,2022年海工市場加快復蘇

2022年,高位油價提振油氣公司投資信心,海上油氣開發活躍度明顯提升,海工裝備運營市場加快復蘇,裝備利用率和日租金持續上升。根據克拉克森數據,...
2023-01-17 09:25:25
克拉克森研究:海上油氣市場持續改善

拉克森海工指數是由克拉克森研究建模、編撰的獨家指數數據,能夠反映海工市場整體租金水平。該指數囊括了主要海工船型的表現,包括了海上鉆井平臺、海工輔助船等,進行加權平均獲取。克拉克森海工指數設2007年1月為初始值(設為100)。...
2022-08-17 15:20:00
未來五年FPSO市場需求依然旺盛

FPSO市場在2021年擺脫了疫情的影響,表現強勁。Rystad能源公司的報告認為FPSO市場有望再接再厲,預計在2022年南美國家將繼續引領全球推動FPSO項目合同。...
2022-02-08 10:16:25
克拉克森研究:2021年海上風電市場年終回顧與數據速覽

海上風電市場在2021年再創紀錄,其中全年新增投產海上風場84個共18 5吉瓦,包含海上風機3,400多臺,累計投產規模大幅增長58%。海上風電項目投資依舊穩健,2021年投資額達到446億美元。本輪海上風電船舶訂單周期得到持續發展,海上風電船舶市場進一步走強。...
2022-01-29 11: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