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公布海工裝備項目指南
2009-06-03 09:13:12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是當前船舶工業應對金融危機,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發展空間、培養新經濟增長點的戰略方向。為貫徹落實《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快海洋工程裝備研發,推動我國船舶工業在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做大做強,特制定本指南。
一、發展現狀與問題
隨著陸上油氣資源的不斷枯竭,海洋油氣開發特別是深海油氣開發已成為世界能源開發的主要領域。盡管遭受金融危機影響,但與造船市場相比,國際海洋工程裝備市場仍有一定需求。隨著我國海洋油氣開發的加速發展,國內市場對裝備的需求變得更為迫切。
新世紀以來,我國船舶工業在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建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突破,成功建造了多型FPSO和自升式鉆井平臺,完成了國外第六代半潛式鉆井平臺的改裝建造,承接了國內
1、主流裝備的自主設計能力不足。目前我國只能自主設計用于淺海油氣田開發的裝備,尚不具備
2、新型高端裝備的設計建造仍屬空白。在SPAR平臺、LNG-FPSO、多功能自升式平臺等新型海洋工程裝備領域,我國至今未曾涉及,缺乏設計建造經驗,更不具備自主研發能力。
3、基礎共性技術整體薄弱。在海洋工程裝備的水動力性能分析、結構性能分析、工程管理技術、總裝建造技術等方面,我國研究水平與國外存在明顯差距,影響了我國海洋工程裝備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4、配套設備發展明顯滯后。我國在海洋工程裝備配套領域尚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配套設備依賴國外進口,國內生產的配套產品技術指標相對較低,單點系泊系統等高附加值海洋工程配套設備均屬空白。
二、發展思路與目標
(一)發展思路
深入貫徹《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戰略部署,按照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分期分批實施的原則,開展海洋工程裝備的技術研發。一是瞄準需求、抓住主流,著眼于我國南海油氣開發的現實緊迫需求和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以具有一定基礎的主流海洋工程裝備為重點,著重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突破設計瓶頸。二是統籌兼顧,遠近結合,兼顧配套設備發展,尤其是關鍵配套設備研制,推動配套設備與海洋工程裝備協同發展;兼顧基礎共性技術研究,發揮海洋工程裝備的共性基礎技術支撐作用,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將當前需求與長遠發展相結合,提前加大市場前景廣闊的新型裝備研究力度,增強技術儲備。
(二)發展目標
到2012年,在主流移動鉆井平臺(船舶)、海洋工程作業船和輔助船的研發方面取得全面突破,形成若干知名品牌產品;掌握主流浮式生產系統和新型海洋工程裝備的關鍵設計技術,為后續工程研制奠定基礎;具備主流海洋工程裝備關鍵設備的配套能力,填補國內空白;提升海洋工程裝備的基礎共性技術水平,形成一系列技術標準和規范。
三、研發重點
針對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加工、儲運等方面的裝備需求,本批指南主要包括海洋移動鉆井平臺(船舶)、浮式生產系統、海洋工程作業船和輔助船等三類裝備及其關鍵配套設備和系統。
(一)主流海洋移動鉆井平臺(船舶)
1、120米及以上水深自升式鉆井平臺研發
研發目標:瞄準當代自升式鉆井平臺的主流結構形式和功能配置,掌握自升式鉆井平臺的設計建造關鍵技術,推出具有知識產權的設計方案,打造品牌產品,具備工程總承包的技術能力。
2、3000米水深鉆井船研發
研發目標:瞄準當代鉆井船的主流結構形式和功能配置,掌握深水鉆井船的設計建造關鍵技術,推出具有知識產權的設計方案,打造品牌產品。
(二)主流浮式生產系統
1、深水浮式生產儲卸裝置(FPSO)關鍵設計技術研究
研發目標:以滿足深水油氣田開發需要為主要目標,結合我國南海海域的自然環境條件,掌握深水FPSO的關鍵設計技術,為工程研制奠定技術基礎。
2、深水半潛式生產平臺關鍵設計技術研究
研發目標:以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技術為基礎,掌握半潛式生產平臺的設計理念,結合我國南海海域的自然環境條件,掌握深水半潛式生產平臺的關鍵設計技術,為工程研制奠定技術基礎。
(三)主流海洋工程作業船和輔助船
1、萬馬力級深水三用工作船研發
研發目標:以能夠適應深水工作需求的三用(起拋錨、拖航、供應)工作船為目標,掌握此類船舶的設計建造關鍵技術,具備開發設計能力,打造品牌產品。
2、3000米水深大型起重鋪管船研發
研發目標:以
3、高性能物探船研發
研發目標:瞄準目前市場主流的三維高性能物探船,通過相關關鍵技術研究,掌握此類船舶的設計建造關鍵技術,具備開發設計能力,打造品牌產品。
4、5萬載重噸及以上半潛運輸船研發
研發目標:針對大型海洋工程裝備海上運輸和安裝需求,以5萬載重噸及以上的大型半潛運輸船為目標,掌握此類船舶的設計建造關鍵技術,具備開發設計能力,打造品牌產品。
5、3000米水深工程勘察船研發
研發目標:針對海洋油氣及其他海洋資源開發的工程需要,以具備
(四)新型海洋工程裝備
1、浮式LNG生產儲卸裝置(LNG-FPSO)關鍵設計技術研究
研發目標:以滿足海洋氣田或油田伴生氣開采需要為目標,掌握LNG-FPSO的設計理念,針對我國南海海域的自然環境條件,掌握LNG-FPSO的關鍵設計技術,為工程研制奠定技術基礎。
2、多功能自升式平臺關鍵設計技術研究
研發目標:結合國內外海洋工程市場的最新需求,對具有鉆井/修井、生產和儲油功能的多功能自升式平臺進行研究,掌握關鍵設計技術,為工程研制奠定技術基礎。
3、邊際油田型浮式生產儲油裝置(FPSO)關鍵設計技術研究
研發目標:以邊際油田開發為主要目標,結合我國海域環境條件,開發出一套投資小、生產流程簡化、可遷移和重復利用的邊際油田型FPSO,掌握相關設計原理,突破設計關鍵技術,為工程研制奠定技術基礎。
4、立柱式生產平臺(SPAR)關鍵設計技術研究
研發目標:跟蹤研究SPAR發展情況,掌握SPAR的設計理念,結合我國南海海域的自然環境條件,開展相關技術經濟論證研究和關鍵設計技術研究,具備SPAR研發能力,為工程研制奠定技術基礎。
(五)基礎共性技術
1、深水浮式結構物運動耦合及外載荷分析研究
研發目標:圍繞深水海洋工程裝備開發,通過開展深水浮式結構物運動耦合分析、外載荷分析等研究,掌握深水浮式結構物的先進設計理念、設計方法和工具,提升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
2、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技術研究
研發目標:針對海洋工程裝備深水化、大型化等趨勢,結合現代造船模式特點,開展總裝建造技術研究,為提高建造質量和效率提供支撐。
3、海洋工程裝備項目管理技術研究
研發目標:掌握海洋工程裝備項目管理思路、操作方法,結合國內造船企業實際情況,建立與海洋工程裝備項目相適應的現代管理模式、方法和體系,為具備項目總承包管理能力奠定基礎。
(六)關鍵配套設備和系統
1、大型海洋工程裝備深水定位系泊系統研制
研發目標:針對海洋工程裝備大型化和深水化趨勢,通過開展大功率絞車及其控制技術、鋼制錨鏈或合成材料纜索、預拋錨設施、錨固基礎等關鍵設備和技術研究,以及系泊系統安裝研究,掌握深水定位系泊系統的設計和計算分析等關鍵技術,具備研發能力。
2、FPSO單點系泊系統研究及關鍵裝置研制
研發目標:通過技術引進與合作,對單點系泊系統技術進行系統研究與開發,攻克單點系泊系統的多通道流體旋轉接頭技術,設計出具有知識產權的多通道流體旋轉接頭。
3、動力定位系統研制
研發目標:通過技術合作,在控制系統、推進系統、測量系統、動力系統等方面開展研究,掌握動力定位系統的集成技術,建立動力定位系統可靠性和冗余度設計分析方法;通過對全回轉舵槳裝置、吊艙式電力推進裝置等關鍵設備進行研究,開發出具有知識產權的產品。
4、海洋工程船舶綜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統研制
研發目標:以裝備海洋工程船舶為目標,突破綜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形成設計和開發能力,初步具備海洋工程船舶集成管理系統的配套能力。
5、大型海洋平臺電站集成技術研究及關鍵設備研制
研發目標:針對海洋平臺電站規模大、功率高、非線性負載多的特點,突破電站系統的設計制造關鍵技術,開發出具有知識產權的關鍵設備,具備系統集成能力。
6、自升式鉆井平臺升降系統研制
研發目標:通過對自升式鉆井平臺升降系統進行研究開發,突破升降機構的設計制造關鍵技術,以及升降系統的傳動和控制關鍵技術,開發出具有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
四、項目鼓勵原則
1、重點鼓勵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打造自主品牌產品的研發項目。
2、重點鼓勵有工程依托,以形成自主研發設計和建造能力的研發項目。
3、重點鼓勵有一定基礎、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大的關鍵配套設備的研發項目。
4、重點鼓勵“產、學、研、用”共同參與,以及開展技術合作并擁有知識產權的研發項目。

為你推薦
2023年全球海工市場回顧

訂單成交波動回落,市場復蘇之路再遇曲折。2023年,海工市場成交122座 艘,共計125億美元,以數量計同比下跌40%,以金額計同比下跌54% 。2021、2022連續兩年恢復性增長...
2024-01-31 10:56:09
克拉克森研究:海工指數創15年新高

反映海工市場租金水平的克拉克森海工指數在2023年上漲27%至106點,僅較2008年的歷史峰值低7%。鉆井裝置、海工輔助船和水下作業支持船在絕大多數地區的日費率已超過2014年水平。預計克拉克森海工指數將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
2024-01-11 15:13:52
海工裝備上游市場發展勢頭放緩

在經過2021年以來的持續上漲之后,目前海工裝備上游運營市場上行發展出現放緩跡象。5月份,自升式鉆井平臺和浮式鉆井平臺市場利用率分別為85%和83%,...
2023-06-14 09:38:32
海工裝備市場繼續恢復向好

年初以來,國際油價盡管有所回落,但是仍處在較高位置,支撐海洋油氣開發。持續增長的海洋作業活動推動海工裝備利用率和租金持續走高。4月底,浮式鉆井平臺市場利用率達到85%,同比增加6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2個百分點。特別是用于深水鉆井作業的鉆井船利用率達到93%...
2023-05-10 08:50:43
海上鉆井承包商經營發展開始轉好

2022年以來,國際油價站上高位,海上油氣開發活躍,需求旺盛,海上鉆井平臺利用率和租金水漲船高,目前市場的利好已經逐步傳導至海上鉆井承包商的經營業績,資本市場態度也出現改觀。...
2023-03-02 08:55:49
翻一番,2022年海工市場加快復蘇

2022年,高位油價提振油氣公司投資信心,海上油氣開發活躍度明顯提升,海工裝備運營市場加快復蘇,裝備利用率和日租金持續上升。根據克拉克森數據,...
2023-01-17 09:25:25
克拉克森研究:海上油氣市場持續改善

拉克森海工指數是由克拉克森研究建模、編撰的獨家指數數據,能夠反映海工市場整體租金水平。該指數囊括了主要海工船型的表現,包括了海上鉆井平臺、海工輔助船等,進行加權平均獲取。克拉克森海工指數設2007年1月為初始值(設為100)。...
2022-08-17 15:20:00
未來五年FPSO市場需求依然旺盛

FPSO市場在2021年擺脫了疫情的影響,表現強勁。Rystad能源公司的報告認為FPSO市場有望再接再厲,預計在2022年南美國家將繼續引領全球推動FPSO項目合同。...
2022-02-08 10:16:25
克拉克森研究:2021年海上風電市場年終回顧與數據速覽

海上風電市場在2021年再創紀錄,其中全年新增投產海上風場84個共18 5吉瓦,包含海上風機3,400多臺,累計投產規模大幅增長58%。海上風電項目投資依舊穩健,2021年投資額達到446億美元。本輪海上風電船舶訂單周期得到持續發展,海上風電船舶市場進一步走強。...
2022-01-29 11: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