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運還是必然?集運市場供需再平衡
2025-07-20 19:08:58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界網消息,盡管受到包括特朗普2.0關稅、“301調查”以及中東緊張局勢等一系列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2025年截至目前,集運市場似乎在不經意間又找到了“供需平衡”,繼續(xù)跑贏其他細分市場。
供需平衡,這是航運業(yè)發(fā)展的核心命題。總體而言,Alphaliner數據顯示,全球集裝箱船隊處于滿負荷運營狀態(tài),閑置船舶數量仍保持在低位。
事實上,至少在過去18個月里,分析師不斷地警告稱,集運市場將面臨“運力過剩”的危機,主要是因為疫情期間訂造的大量新船陸續(xù)投入營運,而航運需求在疫情后開始“正常化”......然而,隨后的胡塞武裝襲擊紅海商船導致繞航在2024年又一次拯救了集運業(yè)。
不得不得說,盡管全世界都稱特朗普為“特不靠譜”或者“TACO”,但他確實牛,他的關稅的“推文”,就可以讓集運市場瞬息萬變,“暫停潮”,“搶運潮”......
分析師表示,“集運市場的供需基本面肯定是幾乎每周都在變化,如果不是每天的話。”
整體而言,對于需求而言,特朗普2.0關稅肯定是一個“決定性因素”。對于運力供給而言,紅海危機則是另一個關鍵變量。
BIMCO預測,集運市場貨運需求前景依舊穩(wěn)健
BIMCO首席航運分析師Niels Rasmussen先生表示,“我們認為集運市場需求前景依然穩(wěn)定——這與先前報告的判斷一致。盡管美國推出新貿易政策帶來不確定性,但并未改變這一前景。2025至2026年供需平衡或小幅趨弱,關鍵原因在于,紅海-蘇伊士運河航線恢復常規(guī)通航的可能性已被排除。”
與此同時,集裝箱貿易統計(CTS)數據顯示,2025年前5個月全球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4.3%。盡管CTS數據存在兩個月的時間滯后,但根據集運市場目前的實際現狀,除美國外,大多數航線的貨運量似乎持續(xù)強勁。
Alphaliner2025年7月18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集裝箱船隊運力增長了4.1%,船隊達到7354艘,艙位3272萬TEU,新增船舶165艘或128萬TEU。
簡言之,盡管從訂造到交付之間至少有2年的時間差,事實上,集運市場似乎在不經意間找到了平衡。這是幸運還是必然?
現貨運價跌回“關稅”前水平,企穩(wěn)
分析師表示,數據顯示,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基本穩(wěn)定,多數航線市場運價出現回落,拖累綜合指數下跌。
具體而言,截至7月18日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SCFI)為1646.90點,較上期下跌5.0%。
圖源:追船人 章涵
其中,歐洲航線,運輸需求保持穩(wěn)定,市場運價小幅下行。7月18日,上海港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2079美元/TEU,較上期微跌1.0%;地中海航線,市場行情與歐洲航線保持同步,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為2528美元/TEU,較上期下跌5.2%。
北美航線,運輸需求缺乏進一步增長的動能,市場運價承壓下跌。上海-美西運價下跌2.4%,至2142美元/FEU;上海-美東航線運價周環(huán)比下跌13.4%,至3612美元/FEU。
與此同時,截至7月17日,Drewry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環(huán)比上周下跌2.6%,約為2602美元/FEU。
Drewry指出,WCI在過去5周連續(xù)下跌,這表明此前因美國“暫停”提高關稅而出現的美國進口激增現象,并未能像最初預期的那樣產生持久影響。
其中,從中國出發(fā)的航線,上海-鹿特丹下跌1%至3334美元/FEU,上海-熱那亞下跌1%至3450美元/FEU。與此同時,上海-紐約周環(huán)比下跌6%至4539美元/FEU,但較5月8日(10周前)仍上漲24%。上海-洛杉磯下跌4%至2817美元/FEU,但仍比10周前高4%。
Alphaliner2025年7月18日數據顯示,過去6個月,全球集裝箱船隊運力增長了4.1%,船隊達到7354艘,艙位3272萬TEU,新增船舶165艘或128萬TEU。
事實上,Alphaliner數據顯示,截至7月18日,跨大西洋航線每周實際運力為166780TEU,較2025年1月6日增長19921TEU或+13.6%;跨太平洋航線每周實際運力為573747TEU,同比增加12917TEU或+2.3%;亞歐航線每周實際運力為507976TEU,同比增長27133TEU或5.6%。
事實上,隨著特朗普2.0關稅沖擊波的消退,這也反映隨著旺季的到來,各條主要航線上的運力正在擴張。
頭部班輪公司的運力變化
集運市場曾經最大的護城河就是船隊運力規(guī)模。顯然,目前每家班輪公司都有其獨特的船隊發(fā)展思路,特別是在班輪聯盟重組的大背景下,頭部班輪公司更傾向于超額訂造新船,以滿足未來市場發(fā)展的需求。
Alphaliner數據顯示,MSC運力在2024年7月19日正式邁過600萬TEU大關,成為全球唯一一家運力超過600萬TEU的班輪巨頭。
Alphaliner數據顯示,截至目前,MSC運力增加了41萬TEU或6.5%。目前MSC共運營926艘船,總運力671.4萬TEU,其中自有船舶648艘,租入船舶278艘,市場份額達到前所未有的20.6%。此外MSC還有新造船訂單129艘,總運力近217.1萬TEU,這甚至超過全球排名第6的海洋網聯船務(ONE)整個船隊的運力。
截至目前,MSC現有運力領先排名第二的馬士基212萬TEU,這也比ONE的現有運力還多。
自從馬士基失去了“全球最大班輪公司”的稱號后,便拒絕與MSC展開運力擴張競爭,而是執(zhí)行將其全球運力水平保持在420-440萬TEU之間的策略。截至目前,其船隊實際運力已接近460萬TEU,今年增長了4.0%或19萬TEU,這主要是適應從2M聯盟向“雙子星”網絡過渡所需的額外運力相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Alphaliner數據顯示,達飛集團運力也突破了400萬TEU,達到401.4萬TEU,成為繼MSC和馬士基之后,第三家運力突破400萬TEU的班輪公司。
太平船務運力增速最高
Alphaliner數據顯示,今年截至目前,太平船務(PIL)運力增長了10.6%,增速最高。事實上,在頭部班輪公司中,只有以星(ZIM)運力下降,減少了-2.4%或18457TEU。
頭部班輪公司集裝箱船訂單
日前,MSC又在2家中國船廠增訂22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其中一家船廠建造4艘,另一家建造2艘。與此同時,MSC將其早先在外高橋造船訂造6艘LNG雙燃料19000TEU集裝箱船升級為22000TEU。
截至目前,MSC手持訂單129艘,217萬TEU,占現有運力的32.3%。總體而言,MSC目前訂造的2萬TEU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已達54艘,價值約120億美元。這表明MSC仍需要更多超大型集裝箱船,以滿足其獨立運營亞歐航線的需求。
馬士基目前的手持訂單50艘,68.2萬TEU,占現有總運力的14.9%。達飛集團手持訂單94艘,148.9萬TEU,占現有總運力的37.1%。
Alphaliner表示,“憑借僅次于MSC的訂單量,未來幾年,達飛集團可能會在未來幾年與馬士基的實力不相上下。”
與此同時,萬海航運和太平船務手持訂單占現有運力分別達到68.5%和48.4%,也表明他們正在顯著擴張自己的船隊,為未來全球航運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做好充分準備。
7月17日,陽明海運官宣,作為船隊優(yōu)化計劃的一部分,陽明海運董事會批準了在韓華海洋訂造7艘15000TEU級LNG雙燃料集裝箱船,計劃于2028年至2029年交付。
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博士還表示,“將向公司董事提議建造2萬箱船舶,并部署在亞歐航線上,以滿足對歐洲的出口需求。” 這表明最為謹慎的陽明海運也在跟進,通過適度擴張運力,以滿足全球貿易需求和經濟發(fā)展趨勢。
簡言之,所謂幸運,不過是做對了這件事。“大爭之世”下,不同的危機正成為新常態(tài)的市況下,正是頭部班輪公司貫徹一切以客戶為中心,持續(xù)投資船舶、碼頭、倉庫等重資產,使得全球供應鏈具有更強的韌性和可靠性。
總而言之,在航運界網看來,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實環(huán)境下,集運市場擁有一定的運力冗余,實際上是一件好事。如果參照公共汽車、地鐵在內的“班車”運營,就非常容易理解。與此同時,保持一定的運力冗余,這有助于平衡市場供需,并提供一定的靈活性,迅速響應市場需求,亦或應對類似紅海危機......
換言之,盡管運力冗余和庫存都需要“錢”,在數智化的時代,總有“落后”或被“浪費”的錯覺,但事實上,從長期來看,有助于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這也是疫情對“Just in Time”供應鏈的一種修正。

為你推薦
Drewry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本周下跌2.6%

Drewry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本周(截至7月17日)環(huán)比上周下跌2 6%,約為2,602美元 FEU。...
2025-07-18 13:13:32
Drewry亞洲內集裝箱運價指數過去兩周內下降13%至704美元/FEU

德路里亞洲內集裝箱運價指數(IACI)在7月上半月下降13%,達到704美元 FEU。IACI是亞洲區(qū)域內18條主要航線的現貨運價加權平均值,目前比2024年同期的水平低31%。...
2025-07-16 20:56:18
德路里:需求疲軟+運力過剩,8月停航量預增25%穩(wěn)運價

全球集裝箱航運在貿易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中持續(xù)波動。7月東西向主干航線的停航量下降56%,但預計8月將增長25%。...
2025-07-14 20:52:06
全球班輪公司運力百強最新排名(2025年7月)

根據Alphaliner最新公布的數據,截止7月8日,全球在運營集裝箱船數量共計7335艘,總運力為3266 5 萬TEU,折合約3 87億載重噸。其中,前三大班輪公司總運力占全球市場的46 83%。...
2025-07-12 10:19:00
走勢分化加劇!亞歐航線運價上漲美線運價兩位數下跌

航運界網消息,分析師表示,東西兩大航線現貨運價走勢分化加劇,其中美線現貨運價再次呈現兩位數下跌。
具體而言,截至7月4日的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SCFI)為1763 49點,較上期下跌5 3%。...
2025-07-08 20:53:11
德路里:未來五周主要東西向航線預計49個航次取消

全球集裝箱航運持續(xù)面臨運價波動和運營挑戰(zhàn)。6月份主要東西航線的停航量環(huán)比僅下降1%,預計7月份停航量預計將環(huán)比大幅下降54%,主要發(fā)生在跨太平洋航線。...
2025-07-07 20:36:04
Drewry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本周下跌5.7%

Drewry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本周(截至7月3日)環(huán)比上周下跌5 7%,約為2,812美元 FEU。...
2025-07-04 20:53:22
7月跨太平洋航線運力沖頂!關稅陰霾下船公司“孤注一擲”?

在中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升溫、即期運價持續(xù)下行的背景下,正逐漸陷入“混亂邊緣”。一邊是主要班輪公司不斷調整航線與班期,另一邊則是區(qū)域性小型船公司趁勢加碼,接連推出新航線...
2025-07-03 20: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