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盟航運碳稅燃料政策解析及應對”研討會在滬舉行
2025-01-11 18:26:35
來源:中國船東協會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25年1月10日,由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中國船東協會、上海海事大學和《中國遠洋海運》雜志聯合主辦的 “歐盟航運碳稅燃料政策解析及應對”研討會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在上海遠洋賓館舉行。
會上,200余位來自政府機構、行業組織、航運、港口、造船、金融、保險、船級社、燃料供給、船舶管理、科研院校、咨詢公司等航運產業鏈相關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研討會主題“為跨越‘碳門檻’貢獻‘中國方案’”進行深入交流,為積極應對歐盟航運碳稅燃料新規帶來的挑戰,進一步凝聚行業發展共識,共同探尋航運業綠色轉型的新動能、新路徑,為相關合規掃清障礙,同時也為全球海運脫碳探討真正公平、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
中國船東協會張愛國秘書長、趙慶豐副秘書長參加會議。
BIMCO呼吁全產業鏈協同應對挑戰
隨著2023年6月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將航運業納入立法正式生效后,2025年航運企業迎來真正繳納“碳稅”的時點。與此同時,《歐盟海運燃料條例》也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實施。
面對行業挑戰,BIMCO秘書長兼CEO David Loosley指出,當前國際航運界面臨的脫碳難題,不僅僅表現在國際規范和區域規范的不協調,也反映在綠色替代燃料的定義和標準缺乏統一。作為全球最大的航運組織,我們呼吁上下游全產業鏈加強協同,在現階段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加速推進可執行可持續的穩定性解決方案,從而逐步實現全行業的綠色轉型。
中遠海運的綠色轉型之路
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張勇表示,中遠海運集團一直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理念,自主有序地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他分享了集團在幾個關鍵領域的主要舉措:
船隊建設:在2024年,集團的新造船訂單和新增運力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船舶的比例超過30%。其中包括投資建造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和油輪,LNG雙燃料汽車滾裝船也開始批量交付。
硬件設施:2024年11月14日,集團在秘魯建成了南美最大、最現代化的綠色智慧樞紐港——秘魯錢凱港。
轉型金融:集團成功完成了我國航運業首單與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指標掛鉤的銀團貸款,標志著國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在ESG領域的創新合作。
清潔燃料:與上港集團等國內頭部企業合作,推動綠色甲醇的生產、運輸、加注與認證,開展全產業鏈合作。
國際法規:集團積極參與國際海事組織(IMO)提案,致力于推動全球航運行業綠色轉型。同時,與BIMCO合作,完善油輪航次租船標準合同,并正在制定新能源汽車運輸相關條款和重吊船標準合同。
隨后,張勇從高質量推動實現全球減排目標、促進航運業可持續發展角度分享了四點建議:一是聚焦責任投資,著力做大低碳增量;二是聚焦轉型金融,著力盤活高碳存量;三是聚焦技術升級,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四是聚焦激勵兼容,著力提高全球效率。
張勇認為,從政策最優解上看,實現全球減碳目標必須堅持法經濟學分析這個方法論。要按照 “卡爾多-希克斯補償原則”,科學評估各方減排政策的有效性。特別是通過征稅等強制性路徑變遷,在大尺度、高強度更新配置生產資料、社會資源過程中,如何平衡獲利者和受損者之間的矛盾是繞不開、躲不過的現實問題,只有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和各國規制耦合,社會總體收益大于損失并能實現補償,才能確保全球、區域、行業之間的資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可持續的。
主題演講
隨后各位專家代表發表主題演講。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李冠玉就綠色開放合作推動航運業高質量發展發表講話;BIMCO副秘書長兼合同部負責人Ms. Stinne Taiger Ivø從合同條款角度分享了應對歐盟碳稅及燃料條例挑戰的策略;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朱建華闡述了“雙碳”目標下國際航運業發展的新思路;北京綠色交易所副董事長梅德文則為全球碳市場機制創新貢獻了“中國方案”。這一系列演講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洞見與實踐經驗,共同助力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
利用技術創新和靈活履約機制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朱建華的演講梳理了國際氣候變化相關的法案以及航運業脫碳的法案要求,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了現有航運業脫碳法規的影響和利弊,從技術減排和替代履約方式兩大方面針對行業發展和企業發展提出建議,為航運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指出,國際航運業正面臨嚴格的減排目標,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引發了各國政策的推動,特別是IMO和歐盟的減排措施為航運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明確的方向。然而,目前低碳燃料和技術尚不成熟,相關設施投資高昂,全球綠色燃料供應不足,短期內可能增加航運企業的負擔。朱院長強調,航運業應通過技術創新和靈活合規的履約機制,如碳交易等方式實現減排目標,并推動清潔能源的應用。此外,建議中國加強碳排放治理體系建設,利用海南自貿港優勢探索碳市場,提升碳匯資源的利用效率,并加快航運技術創新與標準體系的建設,最終實現“雙碳”目標,為全球航運業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碳市場將持續擴展,并納入更多行業
北京綠色交易所副董事長梅德文講話中詳細介紹了中國碳市場的歷史、現狀及未來展望,強調碳市場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工具,正在為全球綠色轉型和溫室氣體減排發揮關鍵作用。他指出,歐盟碳市場的發展歷程為全球碳市場提供了重要借鑒,尤其在覆蓋范圍、總量控制、配額拍賣比例、數據準確性和履約機制等方面的創新和經驗。梅董事長還談到,中國碳市場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從2005年開始參與國際碳市場,經過CDM階段和區域碳交易試點,最終在2021年啟動全國性的碳市場,涵蓋高耗能行業如電力、鋼鐵、水泥等。
在未來,梅董事長認為中國碳市場將持續擴展,計劃逐步納入更多行業,尤其是在鋼鐵、電解鋁等高排放行業。通過強制碳市場與自愿碳市場的結合,推動減排目標的實現,并通過價格機制調動市場積極性。此外,隨著國際碳關稅和全球碳定價體系的推進,中國的碳市場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機遇。
他還特別提到,航運行業作為高排放領域,應積極加強排放管理和碳資產管理,配合碳市場的發展。最后,梅董事長引用了硅谷的名言,強調碳市場的影響力將逐步顯現,國際化和市場化將是其長期發展的關鍵。通過不斷完善市場體系,中國碳市場有望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更大貢獻。
簽約儀式
隨后進行了兩項簽約儀式,中國船燃、中石化中海燃供總經理秦嶺在致辭中指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歐盟航運碳稅燃料政策對航運業帶來了技術升級、燃料轉換和運營成本增加的挑戰,但也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機遇。他強調,中國船燃積極響應國際海事組織的碳減排戰略,推動綠色船舶燃料加注能力建設,主導制定船用甲醇燃料標準,研發甲醇加注技術,規劃清潔能源船型,并與合作伙伴攜手打造綠色甲醇供應鏈。他表示,今天簽署的兩項合作備忘錄是深化產業鏈協作、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也將推動全球航運業向綠色、低碳、可持續方向發展。他呼吁航運業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碳排放挑戰,最終實現綠色航運的美好未來。
會上,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與全球最大甲醇生產商梅賽尼斯公司簽署了備忘錄(MOU),同時,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還與中國華電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華電蒙東能源有限公司及維爾利環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綠色燃料合作備忘錄。行業頭部企業強強聯合,共同促進綠色甲醇燃料在船舶燃料供應市場的全面推廣和應用,對于應對歐盟航運碳稅燃料政策,促進航運業綠色低碳發展,以及推動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歐盟航運碳稅和燃料合規要求的升級,航運業權威專家從航運企業如何跨越“碳門檻”、如何應對管理與商業合同的新挑戰、產業鏈如何協同發展等多維度獻計,貢獻“中國方案”。

為你推薦
第七屆深海能源大會圓滿收官

12月5日,第七屆深海能源大會在海口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為期兩天,以“加強科技創新,開發深海能源”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國內外油氣、船舶、裝備、工程、科考等相關領域的國家主管部委領導、兩院院士、央企國企領導、國內外科研院所專家等六百多人參會。大會首日舉行了開幕式及...
2024-12-09 09:40:10
第五屆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11月27日,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論壇在2024年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期間成功舉辦。本次論壇旨在為深入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12-02 09:19:04
第六屆中國國際郵輪船舶修造論壇舉行,眾專家齊聚北外灘

近年來我國郵輪建造日益受到重視,國家各部委相繼出臺文件支持郵輪自主設計建造及配套產業鏈發展,中國郵輪船舶建造業已經成為全球郵輪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以自主研發為基礎,以供應鏈建設為重點,推動建設世界級郵輪設計制造總裝基地的藍圖也呼之欲出。...
2024-11-14 19:04:11
第十六屆中國大連國際海事展覽會閉幕

11月1日,第十六屆中國大連國際海事展覽會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閉幕,展會面積2萬多平方米,參展商500多家,3天展會,觀展人次5 2萬,比上一屆增長73%,成交及合作意向2100多個。...
2024-11-01 18:07:20
第六屆上海國際LNG海運論壇成功舉辦

以“LNG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與發展”為主題的2024年第六屆上海國際LNG海運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此次論壇由中遠海運能源、株式會社商船三井聯合主辦,上海中遠海運LNG承辦,上海市虹口區投資促進辦公室(航運辦)支持。中共虹口區委書記李謙...
2024-10-29 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