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特種船舶如何加快向“綠”而行?
2024-12-03 20:08:27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鋁合金高速客船“新明珠8”號
11月27~29日,2024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在廣州舉行。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廣州船舶工業有限公司聯合第六〇五研究院、遠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所屬英輝南方造船(廣州番禺)有限公司攜代表產品重磅亮相,賦能中小型船舶綠色化、智能化設計、制造,助推船舶產品轉型升級。正在改革重組中的廣州公司、六〇五院、英輝造船大力推動小型特種船舶綠色化轉型升級,努力建設小型特種船舶專業公司,為小型特種船舶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小船”市場:綠色化勢不可擋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內河運輸船舶數量為10.66萬艘。在當前全球航運減碳(零碳)趨勢下,雖然小型船舶單船的碳排放量相對較小,但眾多小型船舶的總排放量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
英輝造船總經理陳曉亮介紹,加快小型特種船舶綠色化發展已迫在眉睫,其中一個重要趨勢就是通過優化船體線型實現節能減排,滿足能效指標,如采用并不斷優化半小水線面船、水翼艇、三體鋁合金船等線型設計。同時,隨著造船業的發展以及新材料的研究開發,新材料在船舶設計建造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復合材料、高分子材料、高強度鋁、高強度鋼、石墨烯、智能材料、碳纖維等新型材料具有材質輕、強度大、不易腐蝕等優越性,在小型特種船舶上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此外,船舶綠色化對替代燃料的需求正在強勁增長,綠色動力在小型特種船舶上的應用也將更為普遍。
不過,實現綠色化面臨不少挑戰。六〇五院院長助理孫鐵銳表示,就綠色動力而言,當前主要問題包括綠色動力船舶規模化不足、眾多技術問題還待突破、能源保障不能滿足燃料補給需求、船東意愿普遍不強、政策標準尚不健全等。這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協同推進,如在裝備供給方面系統加強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推廣,提升裝備技術水平和安全可靠性,逐步降低成本,具備規模化應用條件。
設計端:打開清潔動力突破口
產業推進需正視綠色化發展的必然性、更新換代的長期性。今年9月,整船采用國產碳纖維材料的中國香港純電動客渡船“新明珠39”號建成下水,標志著我國船舶領域在碳纖維材料應用上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廣州公司牽頭組織“產、學、研”結合及開展高端碳纖維材料國產化研究、應用及產業化推廣取得了成功,為綠色“小船”產業化樹立了典范。
純電動珠江游船“藍海豚”號
孫鐵銳介紹,作為船舶總體設計院所,六〇五院將清潔動力作為綠色化轉型的重要手段。2021年3月,廣東省港航集團旗下新能航運與六〇五研究院簽訂“50艘液化天然氣(LNG)單一燃料動力貨船設計建造總承包合同”。2021年10月,廣州港集團與廣州公司簽訂內河船舶LNG動力改造改造項目合同,六〇五院負責船舶LNG改造技術設計工作。全部工程項目已于2022年底按期順利收官。
“綠色珠江工程”已新建船舶50余艘,改造船舶300余艘。LNG加注站建成投運2座,在建即將完工2座,政府批準簡易LNG加注6座。基本構建珠江LNG應用生態,為推廣應用LNG清潔燃料奠定了基礎。
在電動船舶方面,六〇五院研發設計了純電動客船及港作拖船。380客位純電池動力客船總長49.3米,型寬13.5米,型深3.2米,外觀造型現代前衛,線條飄逸靈動,上建客艙采用大面積玻璃幕墻,船舶內部通透明亮,采用鋰電池驅動,全回轉舵槳推進,取得了中國船級社(CCS)綠色船舶最高等級“綠色船舶-3”入級符號,首船已投入珠江夜游運營。
建造端:迭代創新動力足
陳曉亮表示,展望2030年,綠色動力關鍵技術將取得突破,小型船舶綠色智能標準規范體系將基本形成。作為中國鋁合金船舶交付量最多、出口量最多的船企,英輝造船將利用豐富的經驗積累加快向綠色化邁進。
風電運維船“海電運維501”號
依托高建造標準與先進工藝,英輝造船已按照國際焊接標準建造并交付鋁合金船舶約130艘,能保證2.5~120毫米厚度鋁板材任何方位的焊接質量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目前擁有超過70艘32米至85米高速客船船型數據,為船體線型優化迭代奠定了基礎。
通過技術創新和船型優化,鋁合金高速客船船型已開發完成至第四代。42米199客位雙體高速客船總長42.8米,型寬10.3米,載客199人,設計航速35節;采用半小水線面的流線型船體及特殊的船艏外形設計及高效率的噴水推進方式,該船耐波性顯著提升23%,水動力性能突出,阻力小、油耗低,客艙噪音平均68.7分貝,遠低于75分貝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英輝造船鋁合金風電運維船三型船連續入選英國皇家造船工程師學會年度“世界小型船舶名船錄”。今年1月,英輝造船出口丹麥2艘高端風電運維船。該船型取消了傳統的柴油主機,依靠多臺發電機和一套鋰電池組驅動IPS推進器。這種動力系統設計形成了多種船舶行駛和工作狀態下的動力組合模式,能夠在節能環保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為你推薦
中韓造船業競逐綠色賽道

2024年以來,中韓兩國在新船訂單方面的競爭逐步呈現出新特點和新趨勢。中韓兩國接單策略拉大造船業市場份額差距,高端船型成為競爭焦點,綠色船舶成為追逐新領域,中韓訂單集中度維持高位...
2024-11-30 19:21:38
克拉克森:LNG運輸船 “旺季”不旺市場承壓

通常而言,LNG運輸船市場具有典型的季節性。上半年即期市場日收益呈下跌趨勢,而臨近冬季,亞洲及歐洲地區對LNG需求旺盛,收益顯著上漲。不過,2024年市場表現“背道而行”...
2024-11-29 18:48:52
多用途船市場:運力增長有限短期保持堅挺

日前,在與 “2024廣州國際海事展”同期舉辦的“2024第五屆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經營部副總經理譚永旺分享了多用途船市場的需求與發展展望。...
2024-11-29 18:46:27
中國郵輪市場規模有望達1400萬人次

日前,在第六屆中國上海國際郵輪船舶修造論壇暨展覽會上,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首席戰略專家黃雪忠表示,雖然過去近20年我國郵輪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2024-11-28 20:32:43
客滾船價格保持堅挺,新造需求將維持低位但穩中有升

11月27日,在“2024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海事展”同期召開的“2024第五屆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李濤做了《客滾船市場需求與發展展望》的報告。...
2024-11-28 20:27:50
643艘近6500億!綠色船舶訂單飆升創歷史新高

根據克拉克森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10月全球總計1910艘1 015億總噸的新船訂單中,多達643艘5050萬總噸為替代燃料船舶,占比達到了50 0%,超過去年全年的39 6%,但低于2022年全年創歷史紀錄的54 5%。...
2024-11-26 06:27:58
船東表態:現在是“謹慎”時刻!

當前,船舶資產價格高企抬高了船東的收購成本,理性的市場參與者紛紛選擇“按兵不動”,而少數依然果斷出手的企業,則以強大的長期租約和戰略布局為依托,展現出不同的應對態度。...
2024-11-25 19:17:50
2025年航運業面臨的重大挑戰使數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航運業每年都要面對環保方面的新要求,2025 年也不例外。歐盟海運燃料條例(FuelEU Maritime)將于明年 1 月 1 日生效,目前幾家航運公司正在評估如何滿足新要求,以便在來年采取新舉措。...
2024-11-22 19: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