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路里:中國轉向陸運焦煤,海上航運需求或受影響
2024-08-13 21:45:47
來源:德路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隨著中蒙陸上煤炭貿易的不斷增長,海上貿易可能受到一定影響。同時,中國從俄羅斯的進口量有望超過澳大利亞,這可能會對海運噸海里需求產生抑制作用。2023年中蒙鐵路的開通,以及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兩條新鐵路線路,預示著中蒙貿易的增長潛力巨大,未來貿易往來有望進一步增強。
中國的焦煤需求
從2024年初至4月,中國海上焦煤的進口量同比增長了5.3%,而陸上貿易的增長更是顯著推動了總進口量的大幅上升。盡管國內礦業因限制因素導致年初至今的產量下降了3%,但得益于鋼鐵出口的強勁增長,國內需求的不足得到了有效彌補,從而保證了焦煤進口的穩定增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焦煤進口總量的顯著增加主要是由陸上貿易的增長所驅動。
圖 1: 中國焦煤進口總量 (1-4月)
新興趨勢
盡管市場對焦煤的需求顯示出積極跡象,但全球航運業卻面臨著海上貿易份額下降和貿易模式短期化轉變的雙重挑戰。蒙古陸上貿易的擴張和澳大利亞煤炭進口增長的緩慢,將進一步抑制航運業的需求。這種轉變預示著航運業需要適應新的貿易格局,以應對需求端的變動。
圖 2: 中國焦煤進口貿易伙伴份額
中國從蒙古進口的焦煤量不斷攀升,與此同時,蒙古國內的煤炭產量也實現了顯著增長。2023年,蒙古煤炭產量激增至8200萬噸,較2022年的3900萬噸翻了一番多。蒙古生產的煤炭絕大多數流向中國,新鐵路的建成極大地便利了煤炭的跨境運輸。特別是2023年北蒙古塔本陶勒蓋(Tavan Tolgoi)至中國邊境鐵路網絡的開通,對促進煤炭貿易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同年啟動的兩條新鐵路線路建設,預示著中蒙煤炭貿易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圖3: 蒙古煤炭生產
中國對俄羅斯的海上煤炭進口量近年來顯著增加,2022年和2023年分別實現了97%和24%的同比增長。這一上升趨勢部分可以歸因于中國對澳大利亞煤炭實施的非官方進口限制。盡管2023年中澳貿易有所回暖,但中國從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量大幅下降至280萬噸,遠低于2018至2020年期間年均3100萬噸的水平。2024年的前四個月,中國從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量仍然只有260萬噸,顯示出中澳煤炭貿易在短期內難以恢復到之前的水平。
圖 4: 中國的焦煤進口
煤炭貿易是否受到了影響?
當面臨與中國貿易的障礙時,澳大利亞積極將煤炭出口轉向其他市場,包括印度、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然而,自2020年起,澳大利亞的焦煤出口量呈現下降趨勢,即便在2023年與中國的貿易關系有所恢復,出口量仍較前一年下降了6%。
圖 5: 澳大利亞焦煤出口
澳大利亞在過去三年的出口量有所減少,其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口份額并沒有顯著增加,這表明中國去年開始多元化其煤炭進口來源,減少了對澳大利亞的依賴,而這一缺口并沒有通過增加向其他市場的出口來彌補。換句話說,澳大利亞的煤炭出口并沒有通過轉向其他主要貿易伙伴來填補中國市場的減少。
圖 6: 澳大利亞焦煤出口中貿易伙伴的份額
對航運的影響
航運業將面臨雙重影響。首先,中國鋼鐵需求的低迷可能會抑制2024年焦煤的進口增長。隨著中國可能增加陸上貿易份額,減少海上進口,航運業將遭受一定沖擊。澳大利亞煤炭因成本上升而變得更加昂貴,同時,中國對未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征收的煤碳關稅(盡管澳大利亞、俄羅斯與中國有自由貿易協定),也可能限制貿易的增長。
其次,中國在進口來源上的多樣化,使其更傾向于采購俄羅斯煤炭而非澳大利亞煤炭。根據Drewry的分析,從澳大利亞轉向俄羅斯的煤炭進口,每噸煤炭的海里需求約減少62%。考慮到從澳大利亞格拉德斯通(Gladstone)到中國曹妃甸,與從俄羅斯瓦尼諾(Vanino)到中國曹妃甸的貿易路線變化,海上運輸距離從4416海里縮短至1645海里。由于澳大利亞煤炭出口主要依賴好望角型船舶,這類船舶市場將承受最大的沖擊。
圖 7: 2024年各細分市場在出口中的份額
結論
中國對蒙古鐵路進口煤炭的增加以及對俄羅斯煤炭依賴度的提升,標志著全球航運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中國在蒙古的鐵路網絡投資和煤炭采購策略,預示著從海上貿易向陸地運輸的潛在轉變,這將相應減少航運噸海里的需求。面對利潤微薄和國內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中國鋼鐵廠更傾向于選擇成本效益更高的近鄰煤炭資源,這一趨勢正在重塑國際貿易的動態。
這一轉型不僅削弱了澳大利亞煤炭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還顯著降低了航運需求,尤其是對好望角型船舶市場造成了沖擊。同時,在美國制裁的背景下,中國對俄羅斯煤炭的穩定需求進一步加速了這一轉變。這些變化預示著全球海上航線的重塑和對航運業適應這些重大變革能力的挑戰。

為你推薦
多處涉及船海產業!全面綠色轉型重磅文件發布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
2024-08-13 09:29:06
國產郵輪帶來新就業方向:中國要有自己的船長

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上有近1300名船員和工作人員,他們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近70%是外籍員工。由于目前旅客大部分是中國人,對中國籍的服務人員需求日益增加。...
2024-08-12 19:38:43
浙江海港港口工程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8月8日下午,浙江省海港集團與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南京水科院”)在寧波環球航運廣場共同舉行浙江海港港口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簽約揭牌儀式。...
2024-08-10 21:20:22
長航局全力推進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

“向新圖強,提質增效,凝聚更大的合力,共同繪就多彩長江新圖景。”8月9日,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以下簡稱“長航局”)局長劉亮在2024年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表示。...
2024-08-09 20:57:38
能源博弈最大贏家?印度從俄羅斯進口原油暴增1000%

近年來,印度在全球原油市場的角色發生了劇變,尤其是在與俄羅斯的原油貿易上。這一現象不僅是地緣政治變化的產物,更是全球能源版圖重新洗牌的一個縮影。...
2024-08-08 19:46:08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羅涇集裝箱港區一期開港

8月7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羅涇集裝箱港區一期開港活動在羅涇港區集裝箱碼頭一期現場舉行。上海市副市長張小宏宣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羅涇集裝箱港區一期開港。...
2024-08-07 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