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深海”裝備先行,船舶業加快“駛”向綠色化智能化
以“綠色智能 新質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將于11月15-18日在福州舉辦。
第二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見證產業新質未來
本次展覽面積達10萬平方米,設置船舶先進制造展區、數智科技裝備展區、綠色動力技術裝備展區、海上能源與海工裝備展區等16大展區。在這次博覽會上,多家優秀企業將攜帶著新產品、新技術亮相,包括深海智人的深海工作級機器人、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悟空號”無人潛水器、中科探海的高分辨率水聲成像技術及海洋大數據、智海博創的光纖/光電傳感技術等。這些參展商不僅代表著中國海洋裝備產業的最高水平,更彰顯了中國在全球海洋經濟中的地位與責任。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現代供應鏈建設(供應商)大會2024將繼續在展會現場舉辦。展期還將舉辦海洋新材料發展論壇、船用新型動力發展論壇、綠色智能修船技術論壇、未來海上能源發展論壇等專題論壇。通過第二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期待看到更多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案例,同時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國際伙伴加入進來,共同推動海洋裝備產業朝著更加綠色、智能的方向發展。
加快邁向綠色、低碳、智能新時代,是海洋裝備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今年以來,國內船廠相繼建造交付了一批智能船舶船舶:9100車雙燃料動力汽車運輸船首制船“Höegh Aurora”號正式命名交付,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最環保的汽車運輸船,對于推動全球“綠色航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首艘寒地純電池推進綠色智能內河船“領航之星”交付,該船動力電池采用4組總容量600kWh的磷酸鐵鋰電池,攻克了寒地電池設備、充電配套設備耐寒性差等難題,具備智能航行和智能機機艙功能;全球首艘集遠程遙控、自主航行與教學實訓于一身的大連海事大學智能研究與實訓兩用船“新紅專”號命名交付,實現了智能化全覆蓋,駕、機、電深度融合;國內萬噸級甲醇雙燃料綜合電力推進內河散貨船“國能長江01”順利試航,該船與同尺度機械推進船相比,燃料成本將節省26%、碳排放降低11%。
綠色制造引領產業低碳新風尚
“雙碳”目標背景之下,綠色低碳成為船舶工業轉型發展的趨勢。
技術進展方面,目前綠色船舶技術主要圍繞船舶總體優化、動力燃料低碳化、綠色營運和建造技術展開,船舶設計優化、新型船體材料、混合/電力推進系統、燃料電池技術等,都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中國在LNG等替代能源的應用、風帆裝置、太陽能面板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部分新能源、新燃料技術研究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在綠色海事與船舶新材料領域,泛海海工研發的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是除傳統造船材料外第五種被國家允許的造船材料,生產流程實現了廢渣、廢水、廢氣的零排放,且船舶無需噴涂油漆,有效避免了油漆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更值得一提的是,當船舶達到報廢年限時,還可進行循環利用,大大降低了對環境的負擔。福建航電控制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研發替代船舶燃油系統的電池、電機、電控產品,開發出更適合沿海小型船的“三電”系統。
市場需求方面,綠色船舶的需求增長迅速,LNG作為當前經濟和技術條件下最安全、減排效果最好的船舶燃料,以其為動力的船舶訂單量出現爆發式增長。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接綠色動力船舶訂單在國際份額中的占比首次超過一半,達到57%,并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
政策支持方面,我國政府出臺了大量政策,以引導船舶建造和航運業的綠色化發展,例如《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2030年)》,國外也通過相應的資金扶持和稅費優惠,積極引導航運業市場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行業單位參與綠色船舶的技術研發與生產建造。
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LNG、甲醇、氫能等替代燃料在船舶上的應用將更加廣泛,特別是氫能和氨作為零碳排放的燃料,將成為未來綠色船舶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構建高效的船舶數字化運維體系及強化綠色船舶配套供應鏈的完整布局,也將是推動綠色船舶產業發展的關鍵趨勢,引領整個行業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邁進。
智能技術支撐產業邁向高精尖
如果說綠色化是海洋裝備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那么智能化則是推動這一產業不斷向前的關鍵引擎。
技術進展方面,智能船舶技術研究主要集中在自主航行、智能避碰和智能決策等方面,無人駕駛船成為了行業研究重點,目前,智能船舶正處于從輔助決策向有條件自主、高度自主發展的階段,部分智能系統已在實船上得到應用和測試。荷蘭Praxis在船舶自動化和航行控制系統領域產品覆蓋面廣、研發實力雄厚,圍繞全套解決方案的設計、產品供應等方面擁有豐富的技術經驗,設計和制造了第三代整套Mega-Guard船舶自動化系統。上海樸勤深耕智慧港航領域,其橋梁主動避撞系統將AIS技術、VHF數字語音電臺、物聯網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雷達探測技術、視頻監控技術等進行全面融合,共同構建橋梁主動防護預警系統。
市場規模方面,據統計,2022年我國智能船舶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432.6億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船舶智能化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美元。
政策支持方面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國防科工局聯合編制了《智能船舶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明確指導和政策支持,同時,智能船舶已被《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明確列為優先發展的關鍵領域。
未來,隨著全球貿易和航運市場的不斷擴大、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船舶智能化技術的市場需求也將不斷增長,無人船作為船舶智能化的一個重要分支,也將成為智能船舶領域重要發展方向。智能船舶將逐步從概念走向現實,實現航行自主化、運營智能化和服務遠程化的全面變革。

為你推薦
金融賦能船舶海工創新發展論壇在南通召開

9月12日,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主辦,中國工商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支持的金融賦能船舶海工創新發展論壇在南通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新周期 新機遇 新融合...
2024-09-19 10:15:43
2024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南通)發展大會暨船舶海工產業展召開

12日上午,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4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南通)發展大會暨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2024-09-13 11:03:08
第二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11月將在福州舉辦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經略海洋的重要論述,加快推動海洋強國建設。在福建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第二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將于2024年11月15-18日在福州舉辦,同期召開“2024世界航海裝備大會”。...
2024-09-11 16:30:38
第十二屆中國(青島)國際郵輪產業大會召開

8月26~28日,以“激發郵輪產業新活力,釋放文旅經濟新動能”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青島)國際郵輪產業大會在“藍夢之歌”郵輪上舉行。...
2024-09-03 20:56:23
我國數智化造船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鎮江隆重召開

7月25日,由江蘇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江蘇科技大學、江蘇省造船工程學會、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分會、上海市焊接學會、浙江省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分會、鎮江市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協會等多方聯合舉辦的2024年中國數智化造船創新發展高峰論...
2024-07-26 12:23:20
海洋經濟創新發展會議在天津召開

7月12日,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上海期貨交易所主辦,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北京振威展覽有限公司協辦的海洋經濟創新發展會議在2024天津國際航運產業博覽會期間舉行。...
2024-07-15 11:36:05
協會、學會共同發布“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參會通知

2024年6月28日,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和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共同向業內發布了“第十一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的通知!...
2024-07-10 18:25:56
大連市副市長冷雪峰一行到大連星海會展考察調研

7月2日上午,大連市政府副市長冷雪峰攜市商務局一行到大連星海會展商務有限公司進行考察調研,市政府副秘書長周延及相關工作人員陪同考察調研。...
2024-07-10 18:04:16
2024年度中國智能船舶創新聯盟高端學術論壇在上海舉行

7月4日,以“以共商促共享 以善治促善智”為主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隆重開幕。作為大會唯一面向船海產業的專業性、學術性分論壇,“AI賦能海洋”——智能技術促進船舶產業煥新暨2024年度中國智能船舶創新聯盟高端學術論壇于7月6日如約而至。...
2024-07-06 2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