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A案例:從失敗的船廠老板到創業重生
2020-01-06 16:06:37
來源: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面對2020,你準備好了嗎?都說有低落、有平緩、有激昂,才是人生應有的狀態。面對未來的人生起伏,我們當如何以待?楊廣遠校友的故事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他曾意氣風發,在造船時贏得高額利潤;也曾跌入谷底,在金融危機后破產,用5年時間才還清巨額債務。“眼淚只有流過以后,才知道有時候是甜的;事情發生了、親身經歷了, 才知道有時候壞事也能變好事;不必驚慌,尊嚴是靠自己爭取來的。”那些品嘗失敗后收獲的智慧與豁達,成為了陪伴他未來堅定前行的寶貴財富。
我叫楊廣遠,是中歐AMP44班的學生。這次能有機會上臺演講,我感到挺意外。當我們班的吳老師邀請我參加校慶演講秀時,我很吃驚,班上優秀的企業家、厲害的老總、口若懸河的同學多得去了,為什么要來找我?吳老師說,因為你的經歷比他們坎坷、比他們慘。我的腦海里瞬間冒出了“小強”的畫面,我不就是一只“小強”嗎?
現在,我給大家講講自己的慘痛經歷。
我的公司原先是建造CCS(中國船級社)國際貨輪的。2003年,公司造了1條萬噸輪;2004年,公司造了2條萬噸輪;2005年,公司造了4條萬噸輪;2006年,公司造了8條萬噸輪;2007年,公司造了14條萬噸輪。每年的數量基本翻一番,公司的年利潤也保持了70%以上的增長率。
當時,造船企業股價在200元以上并不稀奇,因為利潤率高。我們也很得意,甚至去溫哥華買船廠,這樣離目標市場更近,能擁有更多的市場優勢。
楊廣遠(中)與他的中歐老師吳力(右一)、楊謹寧(右二)
可惜好景不長。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來臨,但我們在國內根本不知道,還傻呵呵地等著賣高價船。當時有客戶即便付了1000多萬定金還是取消了訂單,我們還偷著樂,“喲,白撿了1000萬。”你看,我們是多么愚昧和無知,壓根不知道危險的來臨。
2009年年初,市場有價無市,我們才開始恐慌性地自己殺價,將一條船的售價從1.4億降到成本價7000萬,還是無人問津。到后來,只得在3000萬-5000萬這個價位上成交,后果可想而知——我破產了。一身債務,眾叛親離,不是朋友不肯幫我,而是親朋好友全在泥潭里,他們連自救都困難。
2009年破產以后,我就開始變賣資產,賣掉了廣告公司、煤氣公司、賓館、土地、樓宇,甚至車庫都賣了。往往是還完這個月的利息,不知道下個月的怎么還。有時候還要去開導小股東,為什么?怕他們去鬧事、拉橫幅、非法聚會。我有時候被他們堵在咖啡店里,有水喝但沒有飯吃;有時候被他們堵在汽車里,沒有水喝也沒有飯吃。那個時候顧不上什么人格和尊嚴,夢想更無從談起。如果非要說夢想,那就是有一口飯吃,能過一天清閑日子,這可能是我當時最大的夢想。我非常理解他們的心情,換位思考,我想死的心都有了,更何況他們呢?
失敗不是沒有原因的,我要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合伙人非常重要。
自從開始造船,我經常關注波羅的海指數,其實在2007年已經看到了國際貨輪的風險點。我建議合作伙伴將未下單的鋼材和貨物放到倉庫里去,降低國際貨輪的數量,開拓國內貨輪市場。但是,所有的合作方都被前幾年瘋狂的增長率和回報率沖昏了頭腦,甚至有的人說要散伙,自己單干,反正有那么多船。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我們就是一個例子。
第二,一定要及時掌握行業動態。
要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里,風險承受能力有多大。如果真的有希望,對于救還是不救,要當機立斷。
第三,風險把控。
不要盲目樂觀,要多出去走走。同樣的一條船,成本從2003年的3500萬上升到2007年的7000萬。我們每一年的投資額,都是前幾年所有投資船的成本加上所有船的利潤外加杠桿融資。中間有一點點風險,整個公司就會崩潰,所以我們的失敗是必然的。張逸民教授是從船廠工人變成了中歐教授,而我是從船廠老板變成社會“邊緣人”。
這就是知識改變命運。大家有空多來中歐上課,多聽聽、多學學,一定有好處。
當時我怪自己運氣不好,一直在懊悔中度日,直到遇見一位比我年少10歲的朋友,他叫林盛,他的太太也是中歐畢業的,他告訴我說,30歲破產好過60歲破產。一語驚醒夢中人,從那天開始,我再也不裝可憐了,我再也不沮喪了,我積極面對所有的事情,開心待人,樂觀處世。
2009年10月,我成立了一家軟件公司,同年12月我到廣州找市場。因為我自己的拼勁和團隊的合力,客戶感受到了我們的信心和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就這樣我們一舉拿下了廣州市場。2010年,我們又拿下了浙江、江蘇、北京、重慶等市場。我們每年的利潤驚人,并呈現翻番式的增長。在運營了5年以后,我們的公司因為種種原因出售了。
2014年3月14日下午3點多,我終于還清了所有的債務, 我這個社會的“邊緣人”真正地回歸了社會。那天晚上我才知道有時候眼淚是甜的。
這期間的艱辛和痛苦,我想很多人一定也經歷過。為了節約成本,從杭州坐車到合肥,汽車票大概186元,綠皮火車只要16元,我選擇坐綠皮火車,這樣節約了100多元。凌晨到合肥以后,我在肯德基坐了幾個小時,只為節約100多元的賓館費。節約下來的錢可以用到公司需要用錢的地方去,就是這樣一步一步還清了債務。
2015年,我重新開了一家公司,做邊緣計算,其中包括遠程醫療軟件。
這不僅是表達方式不一樣,主要是理念不一樣。
這不僅是表達方式不一樣,主要是理念不一樣。
做企業要有使命感。我原先造船的時候,只想著今年能賺多少錢,明年要賺更多的錢,具體的做法是擴張甚至盲目擴張,從來沒有想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談不上企業的使命感。好是靠運氣,不好就怪運氣。
中歐AMP44班合影
做企業還要有整體的思維和格局。夢想大家都會有,要實現自己的夢想,要有一定的知識和理念,今天是明天的起點,也是未來的起點。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社會在進步,知識在積累,未來要走得更遠,我們就要步步為營。來中歐學習,其實我挺后悔,應該12年前就來,或許能躲過一劫。
另外還要分享的是,男人最怕在一無所有的年紀忽然遇到自己一生要照顧的人。在我孑然一身的時候,貧窮對我來說只是晚上吃饅頭還是牛排的區別,無損于我的快樂。但當我要面對家人,要照顧年邁的父親的時候,我深深地陷入自責,貧窮給我帶來了自卑和無奈。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分享,我想用幾句話作為結束:眼淚只有流過以后,才知道有時候是甜的;事情發生了,親身經歷了, 才知道有時候壞事也能變好事;不必驚慌,尊嚴是靠自己爭取來的。趁我們還年輕、還能折騰,為了夢想出發吧。

為你推薦
李彥慶:中日應當加強造船合作穩定行業供應鏈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敦促兩國造船業摒棄零和博弈思維,尋求新的互利機遇
對于美國對中國造船業可能發起301調查,他并不感到擔憂,認為中國造船業的規模和成本優勢非常牢固,難以動搖...
2024-04-11 17:48:03
張卓榮獲首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關于表彰首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創新中心副主任、院船型首席專家張卓獲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4-03-26 09:02:56
福茂集團董事長趙安吉死亡最新調查:醉酒狀態墜入池塘

福茂集團(Foremost Group)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安吉(Angela Chao)2月12日凌晨因車禍離世一事又有新進展。...
2024-03-21 18:15:43
中船九院陳浩榮獲首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

3月11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舉行第一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年會暨授牌儀式,上海市有關領導為30名首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授牌。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陳浩成為上海船舶工業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人選...
2024-03-15 17:56:44
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受聘為上海市政府參事

3月13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分別為7位新聘參事頒發聘書。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位列新聘參事名單中。...
2024-03-14 18:14:53
楊華雄已任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

據中交集團旗下子公司中交疏浚公眾號消息,3月12日,中交疏浚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永滿,黨委副書記、總裁霍勝勇在北京拜會了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楊華雄。...
2024-03-14 18:12:56
揭秘!最早提出航運聯盟的人原來是他

航運界網消息,土耳其礦業巨頭Robert Yildirim日前對媒體表示,他不僅因投資達飛集團(CMA CGM)而獲得巨額利潤,也是他最早提出航運聯盟的建議。...
2024-03-12 18:38:17
Alexander Saverys:對Euronav的員工“我感到非常內疚”

航運界網消息,在談到阻止油輪大亨John Fredriksen對Euronav收購的18個月里面臨的最大挑戰時,Saverys家族的話事人,Euronav和CMB集團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Saverys表示,與Frontline的交易本可以更快地解決,對Euronav的員工感到“非常內疚”。...
2024-03-12 18: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