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立榮:6100億元航運巨輪“掌舵人”
2017-06-05 08:01:47
來源:中國海洋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16年初春,萬物復蘇。一家資產超過6100億元的航運巨無霸拔錨起航。當年2月18日,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合并重組而成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運)在上海正式掛牌成立。
操盤這一中國航運界劃時代“聯姻”的關鍵人物,是中遠海運首任董事長、黨組書記許立榮。2016年,他帶領這個行業巨頭完成了重組元年的首航。在國際航運市場長期低迷的形勢下,中遠海運實現利潤160億元,超額完成預期目標。2017年1月~4月,集團利潤同比增長17.74%,航運主業扭虧為盈。
至此,中遠海運成功“逆襲”,浴火重生。許立榮,成為引領這艘中國航運巨輪破浪前行的“掌舵人”
主導重組 掌舵航運業“巨無霸”
18歲時,許立榮作為中遠集團船員開始了航運生涯。27歲,許立榮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船長。在他的名片上,名字前綴至今依然是Captain(船長)。這是他一生都珍視的榮譽。但當時他一定想不到,40多年后將執掌中遠海運集團。
從2008年至今,世界航運市場運力過剩,航運企業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重組之前,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都擁有集裝箱、油輪、散貨船隊,以及物流、碼頭、修造船等業務板塊,產業布局、經營模式雷同,資產利用效率不高,大而不強。國際航運市場陷入低迷后,更是雙雙面臨困境。
2015年8月,兩大集團改革重組大幕開啟。兩集團總資產超過6000億元,員工近12萬人。如此大規模的重組,難度可想而知。
2016年1月4日,許立榮出任中遠海運董事長。航運市場仍面臨“寒冬”。重組能否化解危機,能否從根本上實現可持續發展?許立榮肩負著千斤重擔。
對于重組過程,中遠海運戰略與企業管理本部總經理馮波鳴歷歷在目。在他的記憶里,許立榮上任伊始,就為集團的發展定下了基調。
“董事長始終強調,新集團不是要做大,而是要做強,如果只是簡單的合并,新成立的中遠海運無法在當前一蹶不振的市場上獲得優秀業績。”馮波鳴說。
許立榮將整合重點放在主要業務板塊重組上。他堅持“拆開來、合起來”的深度融合方式,對難度最大、至關重要的兩大集團四家上市公司重新定位,特別是將原來作為集裝箱運輸的上市平臺創造性地轉變為新支柱業務航運金融的上市平臺。最終,中遠海運形成了涉及74項交易、600多億元資產、3.8萬名員工、被稱為“史上最復雜交易”的重組方案。
這是許立榮給新成立的集團開出的破局之策。實踐證明,許立榮的決策是正確的。在他的帶領下,中遠海運實現了綜合運力、干散貨船隊、油輪船隊和雜貨特種船隊經營規模的“四個世界第一”,以及碼頭經營、集裝箱租賃、集裝箱船隊、燃油供應、船舶代理、海工制造規模等“6個世界前列”。
“規模不是重組整合的最終目的。”許立榮在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時表示,重組不僅僅是規模上的合并,還要深層次優化業務布局。
新集團的產業布局優化調整為“6+1”產業集群,包括航運、物流、金融、裝備制造、航運服務、社會化產業以及開展基于“互聯網+”相關業務的商業模式創新,打造全球領先的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商,逐步構造起布局合理、配置高效的產業格局。
任何并購重組,打破企業文化差異、融合團隊都是難題。許立榮提出“四個一”的核心理念,即“打造一支優秀團隊、建設一種和諧文化、確立一個奮斗目標、構筑一個偉大夢想”,這為改革重組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定的思想基礎。
2016年,中遠海運“6+1”產業集群中的集裝箱運輸、碼頭經營、油輪運輸、干散貨運輸、航運金融、綜合物流、裝備制造七大核心業務相繼完成專業化重組,規模優勢和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改革初見成效。
奮力開拓 快速提升國際影響力
重組之后,中遠海運通過發起成立海洋聯盟、承辦亞洲船東論壇第25屆年會、“中遠海運巴拿馬”輪首航巴拿馬運河新船閘等,在全球航運舞臺上頻頻施展拳腳,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2016年5月18日,亞洲船東論壇第25屆年會在上海舉行,許立榮作為本屆年會的輪值主席發表致辭。這也是中遠海運成立后首次在國際場合亮相,他代表中國和亞洲航運業向全世界發聲。
2016年6月26日,舉世矚目的巴拿馬運河新船閘開通啟用儀式隆重舉行,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輪成為第一艘,也是當天唯一一艘通過新建船閘的新巴拿馬型船舶,被載入國際航運史冊。
當天,滿載標有“COSCO”和“CHINA SHIPPING”集裝箱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輪披著朝霞平穩駛入第一級船閘,在熱烈的掌聲中,許立榮代表中遠海運向巴拿馬巴雷拉總統贈送紀念船模,巴雷拉總統向許立榮授予新運河開通紀念銀牌。
首航巴拿馬活動,是中遠海運的品牌第一次出現在國際視野,引起世界的關注。
2016年11月3日,有“海運達沃斯”之譽的第15屆國際海運年會召開。盡管航運業低迷,但此次的參會企業、人數等均創下歷屆之最。許立榮在會上給出的共享經濟、產業鏈整合、跨界融合以及技術突破四條改革路徑,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一針見血,抓住了問題的本質。
“中遠海運作為目前業內最大的綜合類航運公司,我們不會以規模來傷害市場,一定會對行業負責、對客戶負責,嚴格自律,與大家一道來維護良性的產業生態。”許立榮在年會演講中鄭重承諾,顯示了中遠海運作為國際航運業巨頭應有的擔當,也提振了整個航運業的信心。
中遠海運公共關系本部總經理許超經常陪同許立榮出訪國際大客戶和戰略合作伙伴,在他看來,許立榮是個十足的“工作狂”。“跟著董事長出差,實在是累,董事長所有時間都在工作,排得非常滿。”他說,“在這種超負荷工作下,董事長仍堅持學習,研究行業發展形勢。”
經過重組,中遠海運集團在境外設有歐洲、北美、南美、東南亞、非洲等10大區域公司,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15家控股企業。
“作為掌舵人,許立榮功不可沒。”中遠海運黨組工作部部長劉海濤說,“董事長身先士卒,帶領干部職工推進千頭萬緒的各項改革,改革效應凸顯,新集團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話語權也大大提高了。”
融入全球 目光投向21世紀海上絲路
全球貿易90%靠海運完成,激增的“中國制造”出口和原材料采購運輸,必須有強大的中國海運作保障。我國要建設海洋強國,也需要擁有一支強大的航運隊伍,而這正是中遠海運最大的優勢。
2016年,在海外投資方面,中遠海運相繼升級了在新加坡港集裝箱碼頭的投資,收購了荷蘭鹿特丹港集裝箱碼頭項目股權和希臘比雷埃夫斯港67%的股權,獲得了阿布扎比哈里發港二期集裝箱碼頭的特許經營權,收購了地中海地區規模最大的意大利瓦多冷藏貨碼頭控股公司40%發行股本。
截至目前,中遠海運涉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船舶運輸集裝箱主要航線近百條,投資經營的集裝箱碼頭共50個,其中海外碼頭11個,絕大多數分布在海絲沿線區域。碼頭業務已成功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新加坡、比利時、荷蘭、德國、希臘和土耳其等國進行了布局。
作為一名資深海運人,許立榮對全球航運業有著深刻的理解。
在他心里,“一帶一路”建設覆蓋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對于集團來說是巨大的發展機遇。中遠海運選擇在集運、碼頭和油輪方面實現資產的徹底整合,就是要優化全球戰略布局。
許立榮的下一步設想是,重點布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加快推進碼頭產業國際化經營,與產業鏈上下游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打造融入全球經濟的海洋運輸通道,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有力保障,為中國經濟走向全球化提供重要支撐。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在未來的日子里,許立榮這位經驗豐富的船長帶領中遠海運這艘巨輪,仍將破浪前行,踐行改革,不辱使命。

為你推薦
李彥慶:中日應當加強造船合作穩定行業供應鏈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敦促兩國造船業摒棄零和博弈思維,尋求新的互利機遇
對于美國對中國造船業可能發起301調查,他并不感到擔憂,認為中國造船業的規模和成本優勢非常牢固,難以動搖...
2024-04-11 17:48:03
張卓榮獲首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關于表彰首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創新中心副主任、院船型首席專家張卓獲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4-03-26 09:02:56
福茂集團董事長趙安吉死亡最新調查:醉酒狀態墜入池塘

福茂集團(Foremost Group)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安吉(Angela Chao)2月12日凌晨因車禍離世一事又有新進展。...
2024-03-21 18:15:43
中船九院陳浩榮獲首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

3月11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舉行第一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年會暨授牌儀式,上海市有關領導為30名首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授牌。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陳浩成為上海船舶工業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人選...
2024-03-15 17:56:44
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受聘為上海市政府參事

3月13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分別為7位新聘參事頒發聘書。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位列新聘參事名單中。...
2024-03-14 18:14:53
楊華雄已任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

據中交集團旗下子公司中交疏浚公眾號消息,3月12日,中交疏浚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永滿,黨委副書記、總裁霍勝勇在北京拜會了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楊華雄。...
2024-03-14 18:12:56
揭秘!最早提出航運聯盟的人原來是他

航運界網消息,土耳其礦業巨頭Robert Yildirim日前對媒體表示,他不僅因投資達飛集團(CMA CGM)而獲得巨額利潤,也是他最早提出航運聯盟的建議。...
2024-03-12 18:38:17
Alexander Saverys:對Euronav的員工“我感到非常內疚”

航運界網消息,在談到阻止油輪大亨John Fredriksen對Euronav收購的18個月里面臨的最大挑戰時,Saverys家族的話事人,Euronav和CMB集團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Saverys表示,與Frontline的交易本可以更快地解決,對Euronav的員工感到“非常內疚”。...
2024-03-12 18: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