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亞:中國海工制造業仍然亟待整體提升
2014-11-19 17:13:15
來源:香港文匯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以鉆井平臺為代表的海洋工程裝備(簡稱海工),是人類開發海洋油氣資源的技術基礎。這一產業以其高技術、高投入,以及高度的綜合輻射能力,不但代表了一國的制造業水平,也關乎國家未來的海洋話語權。隨著中集來福士承建中海油服的第四座深水半潛鉆井平臺即將交付,中國在海工制造領域已躋身全球第二梯隊,與韓國、新加坡比肩。然而,中集集團副總裁兼中集來福士總裁于亞認為,中國海工制造業仍然亟待整體提升。
當看到一座長104.5米,甲板高37.55米的龐然大物屹立在中集來福士的碼頭上時,不禁讓人感嘆人類的渺小和偉大,這就是來福士即將交付的“中海油服COSL系列興旺號”深水半潛鉆井平臺。
接受記者采訪時,中集集團副總裁兼中集來福士總裁于亞剛剛陪同李克強總理訪歐回國。談及即將交付的“興旺號”,于亞難掩興奮。“興旺號在以往交付北海海域的三座COSL系列平臺技術基礎上,邁進了一大步,可以在北極圈附近的一年新冰水域作業,這種技術標準意味著它可以在全球任何海域作業。”
中集來福士交付的半潛式鉆井平臺已覆蓋北海、里海、墨西哥灣、巴西海域、幾內亞灣等全球主流海洋油氣產區,是國內唯一具備批量設計、建造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的企業。然而當2008年中集集團開始從新加坡人手中收購煙臺來福士時,就開始承擔著此前因項目延期,設計修改、返工造成的損失。“中集來福士能有今天的成績,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創新機制是同市場聯系在一起的。中集集團在確認了國際海工市場的巨大潛力后,就將發展決策權交給了對海工市場最熟悉的來福士自己決定。”
跨國并購 向價值鏈前段延伸
在海工行業,成本最高的是首制產品,制造方在設計環節、項目建設、配套設備采購上都要從頭開始,成本投入極高。而中集來福士堅持定向制造的“聚焦化之路”,將精力集中在可以批量化生產的產品類型上,這正是國際海工第一梯隊國家新加坡、韓國的普遍模式。目前中集來福士手持訂單中80%都是批量定型化產品。
于亞坦言,“業內普遍認為,全球海工裝備制造中心正在由新加坡、韓國、歐美向中國轉移,這種轉移,更多的是指總裝環節的轉移”。目前國際海工行業上游仍類似于“貴族俱樂部”,行業最具價值的基礎設計能力和核心設備制造技術仍控制在美國、北歐等屈指可數的幾個機構手中。基礎設計環節決定了整個產品的工期、國產化率等關鍵指標。許多船東在下訂單時就會指定基礎設計方要來自這些機構,這是海工行業特點。中集來福士采取國際合作、跨國并購并舉的方式,著力提升前段設計水平,并逐漸參與制定國際標準。
2013年中集集團全資收購了北歐知名海工設計公司Bassoe Technology AB,同時還擁有國內唯一的國家級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研發(實驗)中心,以及煙臺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和上海船舶海工設計研究院。通過收購與自建,實現國內研發團隊與國際聯合設計,在交互合作當中,國內團隊逐漸吸收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同時使中國標準融入到國際規則當中。
吁營造高端制造業發展體制
在基礎設計的自主化過程中,中集來福士保證同等質量下優先使用國產配套設備,這樣不但能刺激國產配套產業提升水平,而且會使一批配套服務企業聚攏在來福士周邊,大大降低其采購成本。聚焦化生產、國產化傾向,六年來中集來福士已經帶動煙臺400多家配套企業,而產業鏈的完整正是新加坡半潛平臺制造成本低于中國的主要原因。
中集來福士的人才戰略初見成效,其共900余人的研究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1歲。于亞認為,中國海工未來的優勢不會是豐富的廉價勞動力,而正是工程師隊伍規模的優勢,“對于海工制造這樣的產業來說,技術才是一切的基礎!”
但于亞也不無感慨,海工裝備制造作為高端制造業,其發展水平絕非一家或幾家企業能決定的,它背后牽涉到整個國家的制造業實力。他就呼吁,我國應盡快建立適應高端制造業發展的體制,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激勵機制”。中國高端制造業的發展,首先應該從提升最底層的產業工人素質做起。于亞舉例,在制造業最發達的德國,藍領工人可以成為中產階級,而中國的工人還是“候鳥式”的農民工,這兩種工人所產生的工業文明之差異可想而知。“如果未來有一天,中國出現了一批專門服務于海工產業的法律專家、股票專家、意見領袖,那時候才可以說中國海工制造業的大環境完善起來了”。

為你推薦
李彥慶:中日應當加強造船合作穩定行業供應鏈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敦促兩國造船業摒棄零和博弈思維,尋求新的互利機遇
對于美國對中國造船業可能發起301調查,他并不感到擔憂,認為中國造船業的規模和成本優勢非常牢固,難以動搖...
2024-04-11 17:48:03
張卓榮獲首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關于表彰首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創新中心副主任、院船型首席專家張卓獲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4-03-26 09:02:56
福茂集團董事長趙安吉死亡最新調查:醉酒狀態墜入池塘

福茂集團(Foremost Group)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安吉(Angela Chao)2月12日凌晨因車禍離世一事又有新進展。...
2024-03-21 18:15:43
中船九院陳浩榮獲首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

3月11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舉行第一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年會暨授牌儀式,上海市有關領導為30名首屆上海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授牌。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陳浩成為上海船舶工業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人選...
2024-03-15 17:56:44
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受聘為上海市政府參事

3月13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分別為7位新聘參事頒發聘書。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位列新聘參事名單中。...
2024-03-14 18:14:53
楊華雄已任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

據中交集團旗下子公司中交疏浚公眾號消息,3月12日,中交疏浚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永滿,黨委副書記、總裁霍勝勇在北京拜會了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局長楊華雄。...
2024-03-14 18:12:56
揭秘!最早提出航運聯盟的人原來是他

航運界網消息,土耳其礦業巨頭Robert Yildirim日前對媒體表示,他不僅因投資達飛集團(CMA CGM)而獲得巨額利潤,也是他最早提出航運聯盟的建議。...
2024-03-12 18:38:17
Alexander Saverys:對Euronav的員工“我感到非常內疚”

航運界網消息,在談到阻止油輪大亨John Fredriksen對Euronav收購的18個月里面臨的最大挑戰時,Saverys家族的話事人,Euronav和CMB集團首席執行官Alexander Saverys表示,與Frontline的交易本可以更快地解決,對Euronav的員工感到“非常內疚”。...
2024-03-12 18: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