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國船東急換中國船?中國航運巨頭天價“買路錢”壓頂
2025-09-10 06:51:02
來源:國際船舶網(wǎng)
編輯:
國際船舶網(wǎng)
我有話要說
美國即將啟動的新港口費政策,正成為橫亙在中國航運巨頭面前的一道“高墻”。
根據(jù)匯豐最新發(fā)布的分析報告,中國航運公司將受到美國貿(mào)易代表辦公室(USTR)新港口費政策的嚴重打擊,預計高額港口費將侵蝕上市公司中遠海控2026年預期利潤的74%,以及東方海外預期利潤的65%。
匯豐指出,中遠海控在2026財年可能需要繳納高達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6.95億元)的美國港口費用,相當于其2026財年預測營收的5.3%和息稅前盈利的74%;東方海外可能需要繳納6.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63億元)的美國港口費,相當于公司2026財年預測營收的7.1%和息稅前盈利的65%。
USTR在今年4月公布了針對中國船舶及運營商征收港口費用的修訂計劃,決定對中國船東和運營商、中國建造船舶以及在美國以外任何地區(qū)建造的汽車運輸船收費,相關費用將于2025年10月14日起開始征收。
按照這一計劃,USTR將根據(jù)中國船東及運營商每航次進入美國港口的船舶凈噸位實施收費。收費標準為每凈噸50美元,并在接下來的三年內(nèi)按特定遞增幅度逐年上調(diào),到2028年上調(diào)為140美元。
對于在中國船廠建造的每艘船,無論船東/運營商國籍,也將按照每凈噸或每卸載一個集裝箱征收費用(取兩者中較高者)。起始收費標準為每凈噸18美元,到2028年將增至33美元;或者是每集裝箱征收120美元,到2028年增至250美元。每艘船每年最多收取5次。
按照最新方案設置的遞進征費機制測算,中遠海運1艘中國船廠建造的10000TEU集裝箱船停靠美國港口將被收取每航次120萬美元的港口費用(約合人民幣854.58萬元),到2028年將增至2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80.37萬元)。
雖然最終實施細則尚未公布,但據(jù)報道,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正在開發(fā)一套費用征收系統(tǒng)。非中國籍航運公司僅在其使用中國建造船舶掛靠美國港口時,才會需要繳納相關費用。
作為美國進口商和出口商的重要運輸服務提供商,中遠海運無疑將面臨巨大壓力。DNB Markets此前指出,中遠海運超過55%的船舶是由中造船廠建造的,這一比例讓它在美國提出的附加費政策中處于“風頭浪尖”。
根據(jù)航運分析機構Linerlytica在今年2月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遠海運-東方海外船隊中有51%的運力掛靠美國港口,遠高于其他主要航運公司。
中遠海控近期發(fā)布的半年報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上半年其集裝箱航運業(yè)務貨運量總計約1328萬TEU,其中跨太平洋航行貨運量約239萬TEU,占比最高;航線收入合計約966億元,其中跨太平洋航線收入達到約283億元。
德魯里在今年4月估計,以中遠海運為首的中國航運公司從今年10月14日開始,每FEU港口費用將為511美元,占當時亞洲至北美西海岸即期運價的19%;到2028年4月17日每FEU費用將升至1400美元,占即期運價的53%。
相比之下,對于非中國航運公司而言,USTR港口費政策的影響將“微不足道”。德魯里預計,非中國航運公司每FEU的港口費用為180美元,占即期運價7%。到2028年每FEU費用將升至340美元,占即期運價的13%。
匯豐認為,非中國航運公司擁有足夠多的非中國建造船舶來規(guī)避美國港口費用。目前,全球集裝箱船運力71%為非中國建造船舶(按TEU計算),而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航線的運力僅21%來自中國建造船舶(按TEU計算)。2024年美國港口掛靠中,僅有15%由中國建造船舶停靠(以噸位計算)。
目前,非中國航運公司已經(jīng)開始重組航線網(wǎng)絡以降低風險。馬士基和赫伯羅特等集運公司已在跨太平洋航行上部署韓國建造集裝箱船。Premier聯(lián)盟計劃將其Mediterranean Pacific South 2航線拆分成獨立航線,從而將10艘中國建造船舶移出美國港口航次。
中國航運公司可能采取多種應對措施。匯豐指出,中遠海運和東方海外可以與達飛、長榮海運等海洋聯(lián)盟(Ocean Alliance)的伙伴合作,在跨太平洋航線上部署更多非中國建造船舶,同時在其他航線上增加運力。同時,中國公司還可以選擇繞過美國的航線,并依賴加拿大、墨西哥或加勒比地區(qū)(Caribbean)的轉運,這可能會增加對支線航運服務的需求。
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航運公司的網(wǎng)絡重組可能會在短期內(nèi)導致運力趨緊,港口費用也可能推遲非中國建造老舊船舶的報廢。目前,超過20年船齡的集裝箱船中93%為非中國建造,占全球集裝箱船隊的12.5%。

為你推薦
從一艘二手船起步,MSC航運帝國如何崛起?

在當前的全球航運版圖上,沒有哪家企業(yè)像地中海航運(MSC)這樣充滿話題性。這家由Aponte家族控制的私人企業(yè),從1970年以一艘二手小貨船起步,如今已成長為世界第一大集裝箱航運公司...
2025-09-09 20:27:25
安吉物流與申沃客車達成戰(zhàn)略合作

9月8日,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正式達成戰(zhàn)略合作,標志著雙方的合作關系在長期互信基礎上邁入新的發(fā)展階段,也將為中國汽車“出海”注入新的動力。...
2025-09-09 09:35:03
節(jié)能10%以上!川崎汽船風能技術開發(fā)再進一步

9月4日,日本川崎汽船(K Line)宣布,其利用風能的“海翼”(Seawing)自動化風箏系統(tǒng)成功完成陸地性能驗證測試,為即將在海上的實船示范試驗鋪平了道路。...
2025-09-09 06:55:07
中遠系“五艦”齊發(fā)!航運國家隊半年報里的轉型與突圍

近日,中遠系五大上市公司陸續(xù)發(fā)布2025年半年報,面對復雜的外部環(huán)境,這五家航運“國家隊”以差異化戰(zhàn)略和協(xié)同效應夯實全球競爭力...
2025-09-09 06:18:21
4年1億美元!Wallenius Wilhelmsen再簽大單

航運界網(wǎng)消息,汽車船運營巨頭華輪威爾森(Wallenius Wilhelmsen)宣布在澳大利亞與一家未具名的大型汽車制造商簽訂了一份重要的物流合同,預計在4年合同期內(nèi)產(chǎn)生超過1億美元的收入。...
2025-09-09 06:14:32
Scorpio Tankers:對收購Torm“一點也不感興趣”

航運界網(wǎng)消息,目前Hafnia收購競爭對手Torm約14 45%的股份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熱門話題,分析師普遍認為,Torm和Hafnia未來合并的可能性非常高,這也可能意味著一場針對Torm的收購戰(zhàn)即開始。...
2025-09-09 06:11:19
ONE:今年中國至東南亞、西亞航線貨量增長強勁

ONE首席執(zhí)行官Jeremy Nixon表示,今年中國至東南亞、西亞航線的貨量增長強勁,中國與拉丁美洲的貿(mào)易量增幅也超過20%。...
2025-09-07 20:28:28
船王加速“清倉”現(xiàn)役散貨船

據(jù)市場消息,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旗下私人航運公司Seatankers Management(以下簡稱“Seatankers”)正加速清理旗下剩余的散貨船。...
2025-09-07 20:16:25
鋼鐵巨頭重返航運業(yè)?HMM新買家浮出水面!

關于韓國最大航運公司韓新海運(HMM)的歸屬問題,市場再度掀起猜測。自上一輪出售計劃在一年半前流產(chǎn)以來,誰將最終掌握這家承載韓國國家航運戰(zhàn)略意義的企業(yè),始終備受關注。...
2025-09-05 21:03:49
招商局集團與中國石化簽署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

9月4日,招商局集團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在北京簽署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招商局集團董事長繆建民與中國石化董事長侯啟軍進行會談并見證簽約...
2025-09-05 19: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