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下跌波及海工裝備行業
2014-12-03 09:24:27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自歐佩克宣布維持產量以來,國際油價上周連跌四天至66.15美元/桶,累計跌幅達12%。在經歷了12月1日NYMEX原油期貨價格的技術性反彈后,2日,國際油價進入橫盤階段。
國際油價持續走跌,開發成本高企的深海油氣開采將承受壓力。在12月2日舉行的中國國際海洋石油天然氣技術大會上,中海油研究總院深水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謝彬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油價下跌可能會給深海作業成本帶來影響,油氣田建設速度會有所減緩,但是油價的漲和跌都是周期性的,對深海技術的投入不會減慢。
資料顯示,鉆探一口深海油井的成本動輒在1億美元以上,是陸地同等產能油井成本的3~15倍,一座深水石油平臺的造價就高達10億美元以上。以中海油的“981號”鉆井平臺(船型 船廠 買賣)為例,總投資達到60億元,每天的損耗在100萬美元左右。
“十一五”以來,中國石油產量的增量中超過60%來自海洋。我國南海油氣資源豐富,但70%蘊藏于深海,受制于環境、氣候等因素,深海勘探難度大,對鉆井裝備要求也很高。來自券商的分析報告指出,目前海工制造國產化率僅10%~20%,雖然核心設備壁壘極高,但部分配件的國產化已悄然開始。
繼“981號”鉆井平臺之后,近期,“南海九號”承鉆的首口千米水深井也在南海完鉆,作業水深975米,完鉆深度3930米。目前,中海油服(股票)管理和運營著43座鉆井平臺,其中6座是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
不過,中國船舶(股票)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我國的深海鉆井裝備目前還非常缺乏,這也是下一步海洋工程發展的重點。現在海工裝備面臨的過剩是結構性的,比如淺海的鉆井裝備,但深海的開發仍然不足。此外,我們在深海鉆井裝備的核心技術方面沒有優勢。
郭大成認為,油價持續下跌,肯定會影響海洋油氣開采企業的投資,從而給裝備生產企業帶來影響,但深海勘探不會停止,受影響較大的是淺海裝備企業,如果它們不跟上深海的發展,可能會面臨淘汰。
國泰君安機械行業研究員王浩也在近日指出,海工裝備受油價暴跌影響,沖擊業績景氣周期。
油價下跌的影響還將繼續。分析機構金銀島指出,因目前全球供應過剩的基本面尚未緩解,油價將繼續承壓。歐佩克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日均原油產量2994萬桶,而2014年世界石油市場對歐佩克原油日均需求平均2950萬桶,供應超過需求每日44萬桶。
- 極地海域代碼即將生效廣東涂料組團參加第6屆中國東盟經貿活動香港船東試圖解讀本地行業的未來顧逖泉翻供:574萬都是自己的上海海事法院首次網拍船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