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質向新!打造上海船舶設計之都
新年元旦,2024年度央企十大大國重器揭曉。由中國船舶集團第七O八研究所等上海船舶設計院所自主研發設計配套的我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名列榜首。
2024年11月17日,這艘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總成建造的“夢想”號在廣州正式入列。該船是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最大鉆深11000米,是全球鉆探能力最強、科學實驗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綜合運維成本最低的鉆探船,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
該船由七O八所自主研發設計,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四研究所、第七一一研究所提供全套電力推進、動力定位、綜合自動化和冷藏及污水處理等系統,彰顯了上海作為船舶設計之都雄厚的研發設計能力和核心裝備研制實力。
參與“夢想”號研制,是上海船舶設計院所2024年“履行服務國家戰略、引領行業發展”責任使命的一個縮影。猶如該船總設計師張海彬所言,我的夢想就是為我們科學家研發一艘用得起、用得好的大洋鉆探船。
在打造上海船舶設計之都,助力上海船舶工業向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轉型發展的進程中,上海船舶設計院所勠力同心、創新引領,向新而行、向海圖強。
向新而行、向海圖強
2024年,對上海船舶設計院所來說是個不平凡的一年。自主研發設計的一大批高端船型紛紛亮相,引來全球造船界、航運界的矚目。
作為新中國第一個艦船及海洋工程總體設計研發機構,七O八所聚焦未來產業和原創技術策源地發展,牽頭開展極地裝備、深海采礦、綠色智能等創新工程和新概念裝備論證工作,不斷擴大創新成效,推動重大科技專項工程取得積極進展,實現創新成果、科研接單和船海業務發展齊頭并進。
加強高端海洋工程裝備自主研發,一批新船型成功交付。七O八所發揮其在海洋工程船領域的獨特技術優勢,相繼完成大型航標船、多功能半潛船、全回轉起重船、超大型耙吸挖泥船等項目的詳細設計,其中“智浚”“鯤鵬”“拓海”三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疏浚船型正式發布,15萬立方米養殖水體深遠海養殖工船等4型高端漁業裝備獲得船級社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全球首艘最大LNG清潔能源動力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鱘”輪完工投入運營,兩型國內最先進的第四代風電安裝平臺成功交付,特別是全球最先進超深水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入列,成為2024年最大的亮點。
經營接單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共簽訂近百艘11000TEU以上集裝箱船設計訂單,繼續保持在中大型集裝箱船領域研發設計的主導地位。簽訂88000立方米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設計訂單,實現零的突破。簽訂全球首創的“超大型深遠海全天候駐留浮式科研平臺”項目,這對于突破技術壁壘、打破技術壟斷具有特殊意義。獲得原位長周期研究系統水面保障母船設計合同,將進一步推進我國新型海工裝備前瞻性研發。同時,充分利用全產業鏈施工技術優勢,先后獲得海洋石油工程專業鋪管船、油田工作船、海電纜/海光纜施工船、大型起重船、大型拖網漁船、多功能運維船等多個設計合同,為該所未來產業發展,構筑原創技術策源地開啟了廣闊天地。
新船型研發成果豐碩。七O八所專為液氫大批量跨境貿易而開發的全球最大18萬立方米級LNG雙燃料動力液氫運輸船,以及32萬載重噸馬六甲最大氨雙燃料動力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全球最大1.28萬車位氨雙燃料動力汽車運輸船(PCTC)、36萬載重噸超大型礦砂船(VLOC)、全球最大15萬立方米極大型乙烷運輸船(ULEC)、15萬立方米極大型液氨運輸船(ULAC)、1.6萬TEU氨燃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2萬立方米氨燃料加注船、8.2萬立方米氨燃料動力散貨船、16.2萬載重噸氨燃料動力蘇伊士最大型成品油船等多款精品船型相繼問世,彰顯了該所在綠色低碳船舶研發領域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引領效應。
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是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用船舶設計單位,以“創新獨特、設計精良”著稱。據統計,2024年船舶設計合同簽訂艘數占國內市場份額近30%,國際市場份額超20%。

五“新”閃耀漢堡海事展。去年9月份,由上船院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大27500TEU 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集裝箱船,以及20,000TEU氨雙燃料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16000TEU LNG雙燃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103000立方米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93000立方米大型液氨運輸船(VLAC)等五型船集中亮相德國漢堡海事展,并獲國際著名船級社頒發的AiP證書。尤其是全球最大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的橫空出世,更是驚艷全球。
該船具有卓越的裝載能力,最多可裝載27,500個標準集裝箱,刷新目前已有集裝箱船可裝載最大箱數的世界記錄。該船適應干線集裝箱船未來物流新模式,能夠顯著提升班輪營運準點率。上船院立足于綠色環保、節能減碳的設計理念,應用流體力學仿真手段優化船體線型、提升船舶能效,配備LNG雙燃料系統,充分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第三階段碳減排要求,達到船舶營運碳強度CII優秀評級標準,并通過高壓岸電技術實現港口內的零排放;采用上船院自主研發設計的低波浪增阻S-BOW直艏線型,配合懸掛扭曲舵、舵球和擋風罩等節能裝置,兼顧不同營運工況下的航速和油耗;同時,綜合考慮各種尺寸和種類的集裝箱靈活的裝載組合,為全球集裝箱船超大型化貢獻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基礎技術能力顯著增強。上船院在數值水池技術方面,建立了破冰阻力預報方法,編寫了相應的估算程序,持續提升計算效率和精度。不斷優化線型及水動力節能智能設計,搭建水動力節能智能優化設計體系,并運用于節能轂帽、扇形導管的研發過程中,性能指標得到了極大提升。在結構分析技術方面,開展主船體結構形狀優化研究,實現VLCC貨艙區強框總減重約3%;應用智能優化技術,使21萬噸散貨船構件數降低約20%。在智能船舶技術方面,完成感知融合算法、冗余避碰節點、遠程控制站方案、自主航行系統樣機研制及測試等。
科創平臺管理效能持續提升。上船院借助中國智能船舶創新聯盟、未來船舶聯合研究中心、AI+海洋科創中心、中國船協智能船舶分會四大科創平臺,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探索融合建設方案,統籌制定總體工作目標,形成有效的資源互補。2024年編制完成《創新平臺融合發展工作方案》,成功主辦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賦能海洋——智能技術促進船舶產業煥新”分論壇,正式發布《2024年中國智能船舶行業發展報告(內河篇)》,承辦中船協智能船舶分會第一屆綠色智能船舶配套產業促進研討會等,持續提升中國智能船舶科創水平,不斷擴大行業的影響力。
向高而攀、向綠而謀
2024年,上海設計的高端新船型“魚貫而出”,上海研制的船舶關鍵核心裝備“接踵而至”,呈現出“好馬配好鞍”求質向新的美麗圖景。
七O四所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持續發力,以實現產品升級換代和中高端、綠色智能拓展為目標,發揮多專業融合優勢,以集成推動系統發展、以系統帶動設備布局,實現“專業規模化、系統集成化”產業發展,成為船海配套領域系統集成的總體責任單位、特輔機電技術引領者。
2024年6月,該所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國產首臺套10兆瓦T型吊艙推進器,在上海進行全負荷動態試驗并獲得圓滿成功,突破國際技術壁壘,實現100%國產化,標志著我國在大功率吊艙推進技術領域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創新成果。
為我國首艘極區載人深潛支持母船“探索三號”量身打造的新一代高效能收放式減搖鰭、國產首套極區月池收放系統、科考吊機、萬米絞車系統、載人潛水器布放回收系統、潛水器輸轉系統、舷側ROV收放系統等多臺套極區深海科考作業支持裝備成功研制,為人類更好地認識極地、保護極地、利用極地和海洋,提升我國海上核心科考支持設備的整體技術水平,加速我國在全海深、全海域領域實現科技自主可控,助力中國極地科考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了上海船舶設計力量。
2024年7月,該所自主研制的深海采礦關鍵核心裝備——我國首臺套深水重載布放回收絞車,在深海試驗區成功實施“開拓二號”布放回收全流程作業。這是我國首次完成深海礦區超深水重載采礦車的布放回收與采礦作業試驗,標志著我國深海重載布放回收作業裝備創新研發取得了新突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七O四所自主創新研發的我國深海最大流量粗顆粒礦物泵管系統,經過千島湖60米水下歷時8天的極限試驗驗證,各項技術數據全部達標,為我國實現深海多金屬結核工程化和商業化開采作出了重要貢獻。
七一一所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服務海洋強國建設,踐行“雙碳”戰略,大力推進船海產業高端綠色轉型和產業鏈自主可控,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綠色、智能、高端動力系統等業務的核心競爭力穩居國內第一。該所研制的新型動力系統、綜合自動化系統、軸帶發電系統,以及疏浚傳動、減振降噪、聲學監控系統、遠程運維系統,以及GVU/GECU等船舶配套產品,交付簽單齊頭并進,成績斐然。配置該所自主研制的動力系統和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破冰科考船、深海極地科考母船、智能研究與實訓兩用船、南海大型航標船等相繼完成試航或投入運行,還斬獲軸帶發電系統近百船套。
船舶環保裝備打響品牌。2024年,從燃料端到排氣端,船舶環保裝備業務迎來歷史新起點。七一一所自主研制的脫硫脫硝系統品牌產品交付400余臺套,簽單近500船套,市場占有率位列全球第三。LNG、甲醇等新燃料供給系統簽單交付雙豐收。尤其是全球首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系統完成生態閉環,其卸載的二氧化碳量在全球范圍內首次完成實質性CII評估扣除,成功引領行業發展新風向。
為綠色航運貢獻中國船舶方案。七一一所順勢而為,協同推進遠洋船舶市場整體營銷,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甲醇發動機實現批量接單;深冷再液化裝置、低溫螺桿壓縮機、天然氣焚燒裝置等LNG船核心配套設備實現國產化迭代和實船應用;低溫船舶雙壁管實現批量接單;混合工質深冷再液化裝置、甲醇燃料閥組單元、高壓甲醇泵組單元等新產品實現首單突破。
向新而行、向海圖強、向高而攀、向綠而謀,已成為打造上海船舶設計之都的主旋律和最強音。在中國船舶集團的堅強領導下,上海船舶設計院所將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加強基礎研究,深化設計先行,以提升船舶科技水平、服務行業發展、融入上海新一輪深度轉型和改革開放為己任,匯聚創新合力,釋放新質動力,全力打造上海船舶設計之都,助力上海高端制造業發展和航運中心建設。
特約記者何寶新

為你推薦
大型“3D打印機”打造!我國將建千米級海洋浮式平臺

我國目前最大的金屬3D打印(增材制造技術)裝置日前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落成。該裝置由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劉長猛團隊研發,用于打造低成本、高性能的海洋裝備。...
2025-01-20 21:46:22
重磅!胡塞武裝官宣停止襲擊非以色列商船

隨著加沙地帶停火協議于1月19日生效,由胡塞武裝成立的人道主義行動協調中心(HOCC)發布聲明稱,胡塞武裝將解除對除完全由以色列擁有或懸掛以色列國旗的船只以外的所有船只的“禁令”,允許其通過紅海和亞丁灣地區。...
2025-01-20 19:27:36
2024年海盜襲擊事件略有減少

國際商會(ICC)下屬國際海事署(IMB)在其《2024年海盜和武裝搶劫報告》中表示,2024 年全球報告的海盜襲擊事件數量有所下降。...
2025-01-19 22:06:12
蘇伊士運河航線重啟在即,全球航運將迎接兩階段挑戰

據漫航觀察網(MNavigation)了解,2025年,全球航運市場迎來了一些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在美國東海岸,港口工人和雇主達成了一項協議...
2025-01-19 22:02:28
自動駕駛船舶能否引領海運新潮流?

自動駕駛船舶,以其精簡運營、降低人為失誤和智能優化航線的特性,預示著全球供應鏈效率的飛躍。這些配備了尖端導航系統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船舶,能實現全天候無間歇作業...
2025-01-17 18:41:25
在中國船廠修船加征200%關稅?美國瘋了!中國怒了!

向中國船廠維修船舶加征200%關稅?美國政府換屆前夕,拜登政府針對中國造船海事行業發起的301調查結果正式出爐,為擬議中的《美國船舶法案》創造了打擊中國造船業的新條件。...
2025-01-17 18:36:47
國際能源署:俄羅斯石油和航運面臨重大擾動

國際能源署(IEA)在其月度石油報告中表示,美國過去幾周實施的制裁影響了俄羅斯22%的海運出口以及伊朗三分之一的石油出口...
2025-01-16 19: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