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海運要道承壓,供應鏈脆弱性凸顯
2024-10-30 19:44:09
來源:中國遠洋海運e刊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當前,全球海上關鍵咽喉要道的脆弱性使全球經濟、糧食安全及能源供應面臨日益嚴峻的風險。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最新發布的《2024年海運回顧》報告指出,諸如巴拿馬運河、紅海與蘇伊士運河以及黑海等全球海運咽喉要道正面臨巨大壓力。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氣候變化影響加劇以及地區沖突等多重因素,嚴重干擾全球貿易,威脅海上供應鏈的穩定運行。
盡管2023年海運貿易量在經歷2022年的收縮后實現了2.4%的增長,達到12.292億噸,但未來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報告預測,受鐵礦石、煤炭、糧食等大宗商品及集裝箱貨物需求推動,2024年全球海運貿易量將小幅增長2%,但同時也面臨著更深層次的挑戰。2023年,集裝箱海運量僅微增0.3%,預計2024年將反彈至3.5%,但長期增長前景將取決于行業如何有效應對俄烏沖突、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持續擾動的因素。同時,2023年集裝箱運力供應激增8.2%,關鍵海運咽喉的受阻雖暫時通過延長航線增加了船舶需求,緩解了運力過剩問題,但若航線恢復正常,供需失衡或將再度引發運力過剩危機。
關鍵海運航線受阻
主要海上航線遭受嚴重干擾,導致貨物延誤、航線改道及運輸成本飆升。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是全球貿易的重要動脈,到2024年年中,這兩條運河的運輸量與高峰期相比下降了50%以上。造成這一下降的原因是干旱天氣導致巴拿馬運河水位下降,以及紅海地區爆發的沖突影響了蘇伊士運河通航。與2023年底相比,穿越亞丁灣和蘇伊士運河的船舶噸位分別銳減76%和70%。
為應對航線受阻,大量貨物選擇繞行好望角,到達的船舶運力激增89%。雖然此舉有助于維持貨物流通,但大幅增加了運輸成本、延誤了運輸時間并增加了碳排放。例如,遠東至歐洲航線一艘大型集裝箱船(裝載量20,000-24,000TEU),若繞行非洲,根據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TS)計算,每趟航程將額外產生高達40萬美元的排放成本。
航線受阻導致成本攀升
航線受阻不僅導致港口擁堵加劇,還會增加燃料消耗、船員工資、保險費用及海盜風險。2023年,全球噸海里數增長4.2%,進一步推高運輸成本和碳排放。截至2024年年中,與未受干擾時相比,繞行好望角和巴拿馬運河的船舶使全球船舶需求增加3%,集裝箱船需求更是激增12%,給全球物流和供應鏈帶來巨大壓力。新加坡等港口樞紐及地中海主要港口遭遇船舶改道帶來的轉運需求劇增挑戰,進一步加劇了全球運輸與貿易網絡的復雜性。
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脆弱經濟體受影響最大
各國在應對干擾和成本上升方面的表現差異顯著,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和最不發達國家(LDCs)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分析顯示,若紅海與巴拿馬運河的干擾導致集裝箱運價上漲趨勢延續至2025年底,全球消費者價格或上漲0.6%,而SIDS的價格漲幅可能高達0.9%,加工食品價格更可能飆升1.3%。鑒于SIDS經濟高度依賴航運進口必需品,且過去十年海運連通性平均下降9%,其孤立狀態日益加劇,目前與全球航運網絡的連通性平均低于非SIDS國家十倍。
增強韌性,應對多重擾動
報告強調,全球海運業亟需增強對氣候變化及其他擾動因素日益加劇的應對能力。極端天氣頻發,不僅擾亂港口和航運運營,還涉及法律層面的影響。企業需將氣候風險納入航運合同,以減少損失和法律糾紛,保障貿易流通,并控制保險費用。構建海運咽喉、運輸及物流鏈的韌性需全行業采取綜合的方法,包括加強能力建設,以及對基礎設施、服務、勞動力、技術、合作伙伴關系及協作倡議的投資。
加速低碳航運轉型
隨著全球排放量的持續攀升,國際海事組織(IMO)于2023年制定了更為宏大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凸顯了航運業快速脫碳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然而,向更環保船舶和低碳燃料轉型仍處于初級階段,進展緩慢。未來燃料和技術的不確定性成為船隊更新換代的主要障礙。截至2024年年初,僅半數新船運力訂單為替代燃料船舶,轉型之路充滿挑戰。同時,航運距離增長、運費高漲導致船舶需求增加,加劇了成本壓力,減緩了老舊船舶拆解速度,進一步阻礙綠色航運的進程。
打擊船舶欺詐注冊
船舶欺詐注冊和登記數量的增加,已成為航運業面臨的另一大亟待解決的問題。這種行為損害航運安全、安保、污染控制和海員福利,助長“影子船隊”,嚴重威脅航運秩序和安全。UNCTAD對此高度關注,呼吁聯合國成員國和行業利益相關方支持IMO打擊欺詐注冊,共同維護航運安全與秩序。
關鍵建議引領未來
面對嚴峻挑戰,UNCTAD報告敦促各方協調努力,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尋找方向、適應變化并蓬勃發展。報告呼吁解決海上咽喉要道的干擾問題,投資低碳和綠色航運,提高港口效率和適應性,將貿易便利化納入主流以改善內陸連通性,并打擊船舶欺詐注冊。同時,強調監測運費市場發展、評估航運費率趨勢及其對脆弱經濟體影響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措施,各國及其海運業有望共同構建一個更具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為你推薦
新船成交均價創歷史新高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船(1000GT以上)成交1733艘、1552億美元,單船平均價格8955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該平均價格較2008年5045萬美元增長78%,比2022年創下的前高6650萬美...
2024-10-30 09:52:43
近6000億!中國船企拿下全球70%綠色船舶訂單

在全球航運業邁向綠色轉型的浪潮中,綠色船舶在今年的新船訂單中占據了半壁江山,前三季度累計訂單金額逼近6000億元人民幣。中國船企拿下前三季度70%的綠色船舶訂單,展現出了強勁的競爭力。...
2024-10-30 08:15:00
航運業能源轉型加速,三大燃料“分天下”?

近日,DNV船級社發布了《2024年能源轉型展望》報告,報告中針對氨、電子燃料(E-fuel)、生物燃料等多種新燃料未來的需求情況進行了預測。報告指出,到2050年,受脫碳政策和船舶能效的影響...
2024-10-29 19:26:44
今年綠色燃料加注船訂單大幅增加

今年,LNG加注船訂單大幅增加,而甲醇加注專用船隊也隨著新造船和現有化學品船改裝增加而不斷壯大。
在今年訂造的所有加注船中,近一半都是用于LNG加注業務。...
2024-10-28 19:50:12
船舶改道好望角代價巨大

2024年,全球航運業正因大量船只改道好望角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氣候相關理賠增長。根據挪威保險公司Gard的數據,今年在南非沿岸發生的氣候引發理賠案件數量將超過過去三年的總和。...
2024-10-27 20:10:02
VesselsValue:2024第四季度主流船型市場回顧及前瞻

今年第四季度的《ViaMar市場展望》旨在確定船舶價值和收益的方向性變化,以應對直到2027年的關鍵問題。...
2024-10-25 20:05:01
集裝箱船訂單創新高!中國船企爭“氣”獨占鰲頭

集裝箱船市場今年迎來了新一波的訂單熱潮,新船訂單再創新高,集運巨頭也將目光重新投向LNG燃料。在這一輪全球性的訂單潮中,中國船企再次展現了其強大的競爭力,幾乎“包攬”了所有集裝箱船訂單,進一步鞏固了在全球造船業的領先地位。...
2024-10-22 06:25:32
支線箱船老齡化問題突出

船舶經紀公司MB Shipbrokers稱,希臘船東Minerva Marine日前已完成對載箱量為1800TEU的支線集裝箱船“LECANGS DOLPHIN”輪的收購。據悉,這艘建于2023年的支線運力轉售價格約3000萬美元。...
2024-10-21 17: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