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張靜:2035年替代燃料船舶新訂單占比將達100%
2024-05-29 12:35:51
來源:中國船舶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廣船國際交付的我國首型5萬噸甲醇雙燃料動力油船資料圖/來源:廣船國際官方微信
在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綠色動力船舶已經成為新造船市場當之無愧的“寵兒”。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球船廠共承接綠色動力船舶(不含預留)169艘、900.8萬修正總噸,按修正總噸計,同比增加68%。圍繞綠色船用動力的市場發展情況與趨勢,《船報》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船舶集團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包張靜。包張靜表示,低碳零碳替代燃料已形成多元并存發展新格局,綠色標簽船用燃料動力將主導未來新造船市場,這個“風口”前景大好。
記者:業內不少人士認為,追求低碳環保只是因為各國的政策、碳稅的壓力之類的外在因素,有點迫不得已的感覺,您能分析一下船舶行業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內在動因嗎?
包張靜: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挑戰與重大問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識,綠色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課題。為此,各國政府采取政策,鼓勵企業采用綠色技術;政府提供財稅政策,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制定嚴格環保法規,限制高污染行業發展;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減少對化石燃料依賴。國際海事組織(IMO)的2023年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涵蓋了減排目標、核算方法和一攬子措施,為國際航運溫室氣體減排設定了新的愿景目標和指標性校核點,還提出在2028年視情況對“2023戰略”進行迭代修訂;歐盟頒布了EU ETS、FuelEU Maritime、RED Ⅲ等一攬子氣候立法;國際船級社協會制定了相應戰略規劃和工作路線圖,專門成立安全去碳專業委員會。
但更重要的是,從我們自身的發展內生動力來說,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是航運業和造船業深度高端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新質生產力與綠色生產力的內在聯系,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揚子江船業交付的1260TEU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資料圖/夏紀福 攝
我們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深刻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前沿趨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深入突進,顛覆性技術群包括數字技術、低碳技術、生物技術等,而顛覆性最強、影響力最廣的是數字技術與低碳技術,推動當前新質生產力呈數字化、綠色化的特征。
記者:降低船舶碳排放,有哪些手段?哪種技術方向最有前景?
包張靜:船舶降低碳排放的途徑較多,概括來講分排放源控制、排放過程控制和排放后控制,主要包括低碳零碳動力,線型優化、節能裝置、高效推進裝置、營運管理、船體與設備輕量化,還有碳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等。相比而言,低碳/零碳燃料船用動力是航運降低碳排放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根據低碳零碳動力的不同形式,其減碳效果最高可達100%,能快速實現船舶碳減排,甚至碳中和,被認為是航運業如期實現減排目標的根本性解決方案。
目前,低碳零碳替代燃料技術應用日新月異。液化天然氣(LNG)、液化石油氣(LPG)雖然有不能凈零排放的局限性,但技術成熟;生物燃料目前實船應用較少,但技術也較為成熟;甲醇燃料發展迅速,甲醇燃料動力船舶已經涌現批量化訂單,成為現階段備受青睞的替代燃料;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的氨燃料也蓄勢待發,未來可期;而可實現100%碳減排的氫燃料技術成熟度較低,還處在研發試驗階段。
今年1月,江南造船承接的16000TEU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效果圖/來源:江南造船官方微信
在技術發展的支撐下,現在替代燃料動力船舶訂單持續增加,低碳零碳替代燃料已經形成多元并存發展的新格局。盡管LNG仍然是應用最多的類型,但甲醇及其他類型的替代燃料份額也逐步增加。據統計,在今年第一季度新簽船舶訂單中,LNG燃料動力船舶(不包括LNG運輸船)占比13%,甲醇燃料動力船舶占比10%,其他替代燃料動力船舶占比9%,相較于此前份額更為平均。
記者:即使不包括LNG運輸船,替代燃料動力新船訂單占比也已經達到32%,未來這個比例會繼續提高嗎?
包張靜:會的,綠色標簽船用燃料動力將主導未來新造船市場。因為根據碳強度指標(CII)評級要求,在2023年后低硫燃油CII評級就會不達標,短期需要通過降速營運或增加節能裝置來達到減排目的;LNG雖然減碳效果好,但生產過程耗能高,而且因產地和運輸原因無法貼上綠色標簽,在2038年后船舶CII評級也會出現不達標的情況。
綠色低碳船舶動力發展的最終出路是使用綠色標簽化的綠甲醇和綠氨作為未來船舶燃料。最近,瓦錫蘭根據《2023年船舶溫室氣體(GHG)減排戰略》要求對未來綠色船舶進行了預測,到2030年以LNG、灰甲醇、灰氨等燃料低速機為主,到2040年以藍甲醇、藍氨等燃料低速機為主,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以綠色甲醇、綠氨等燃料低速機為主。
從總體發展趨勢看,2015年至今,替代燃料動力船舶新簽訂單占比基本保持增長趨勢,2023年達到42%,今年預計占比會近半,到2035年實現100%,綠色船舶已經不是可選擇項,而是必選項。
上船院設計的1400TEU氨燃料動力無艙蓋集裝箱船效果圖/來源:yara.com
從燃料類型看,2023年甲醇燃料動力船舶新簽訂單占比達到13%,隨著甲醇燃料供應能力進一步完善,有力支撐甲醇燃料動力船舶市場的發展,甲醇燃料有望超過LNG燃料成為清潔燃料動力船舶首選;氨燃料在今年也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目前氨燃料動力船舶手持訂單已經達到22艘,發展明顯提速。

為你推薦
太突然!船舶總裝龍頭中船防務董事長宣布辭職

5月21日晚,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唯一“A+H”平臺、船舶總裝龍頭中船防務突然公告,董事長向輝明因退休原因辭職,并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2024-05-24 07:51:47
嚴重違紀違法!中遠海發原董事長劉沖被“雙開”

據中國遠洋海運紀檢監察組、遼寧省錦州市紀委監委消息:日前,中國遠洋海運紀檢監察組、遼寧省錦州市監委對中國遠洋海運中遠海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24-05-18 17:24:18
國際航運公會秘書長Guy Platten請辭

近日,國際航運公會(ICS)秘書長Guy Platten宣布,將于明年年中卸任,并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啟動繼任者遴選程序。...
2024-05-10 21:00:29
James Bean任倫敦保陪協會新任首席執行官

航運界網消息,5月7日,倫敦保陪協會(London P&I)宣布將于年內迎來新任首席執行官——James Bean。不過,該任命仍需得到監管機構批準。...
2024-05-08 20:06:20
李彥慶:中日應當加強造船合作穩定行業供應鏈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敦促兩國造船業摒棄零和博弈思維,尋求新的互利機遇
對于美國對中國造船業可能發起301調查,他并不感到擔憂,認為中國造船業的規模和成本優勢非常牢固,難以動搖...
2024-04-11 17:48:03
張卓榮獲首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關于表彰首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中國船舶集團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創新中心副主任、院船型首席專家張卓獲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4-03-26 09:02:56
福茂集團董事長趙安吉死亡最新調查:醉酒狀態墜入池塘

福茂集團(Foremost Group)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安吉(Angela Chao)2月12日凌晨因車禍離世一事又有新進展。...
2024-03-21 18: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