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3需求達標!這一重大目標恐將偏離軌道
2025-09-22 20:51:51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25年9月16日,全球海事論壇(Global Maritime Forum)發布了《航運業2030年突破進展》報告2025版(第四份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航運業目前仍未走上實現“到2030年國際航運零排放燃料應用占比至少5%-10%”氣候目標的軌道。
該報告由倫敦大學學院能源研究所(UCL Energy Institute)、全球海事論壇“零排放聯盟”(Getting to Zero Coalition)及氣候高級別倡導者組織(Climate High-Level Champions)聯合撰寫。
報告指出,盡管技術持續進步,且航運業今年迎來重大突破——國際海事組織(IMO)《凈零框架》達成全球共識,但零排放燃料領域進展不均衡,需求信號薄弱、融資陷入停滯,可能導致航運脫碳轉型延遲,并對未來燃料供應產生負面影響。報告也敦促航運業盡早采取行動,同時呼吁各國政府明確監管政策、協調戰略,并在明年年底前加快推廣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的應用。
《凈零框架》的關鍵細節(包括IMO計劃用于激勵“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早期采用者”的措施)需在2027年框架生效前進一步談判確定。這些談判的結果,以及航運業理解并應對談判影響所需的時間,將決定“到2030年零或近零排放燃料在船用燃料中占比5%-10%”這一目標是否仍具可行路徑。
報告明確指出,若要使脫碳重回軌道,航運業必須在三個方面采取行動:
一是支持IMO建立強有力的獎勵機制,明確將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SZEF)列為優先事項,確保燃料定義統一、盡早采用相關指南,且機制設計能增強投資者與運營商的信心。
二是讓行業意識到 “不符合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要求的船舶”將面臨日益增長的風險(無論對個體船東還是整個航運體系),從而推動及時改裝船舶,并投資于“面向未來的船隊”。
三是幫助各國及區域層面制定相關政策,填補IMO《凈零框架》可能存在的支持不充分之處。
“IMO《凈零框架》的達成是多邊外交的重大成就,但目前行業尚未形成所需的發展勢頭。若IMO出臺的指南能將獎勵向‘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早期采用者’傾斜,將極大推動供應、需求與融資的協同,助力實現2030年目標。”全球海事論壇脫碳總監Jesse Fahnestock評論道。
報告發現,支持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應用的技術已取得良好進展,相關燃料的供應與可及性也有所提升:甲醇發動機已進入商業化階段,氨發動機正處于測試收尾階段,甲醇推進系統穩步發展——這表明“多燃料共存的未來”具備可行性。
然而,航運業的需求趨勢卻不容樂觀。目前已下單、待交付的船舶中,有相當一部分不具備“使用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的能力,這不僅增加了船舶改裝壓力,也加劇了船廠產能緊張,導致“擱淺資產”(無法適應未來法規的資產)風險上升。當前預測顯示,除非行業加大“可兼容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船舶”的訂單量,否則到2030年,僅能實現“5%目標”所需需求的約三分之一。這一缺口相當于約900萬噸燃料油當量,或需要400艘“可兼容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的大型集裝箱船”來填補。
“今年報告中最值得關注的趨勢之一,是多個地區的燃料供應計劃與試點項目持續增加。這表明技術成熟度已不再是限制因素,但需求與融資未能跟上步伐。除非這些環節協同推進,否則2030年的臨界點將始終無法觸及,供應端的發展也可能陷入停滯。這凸顯出,我們必須將此次轉型視為‘系統性挑戰’,而非單純的‘燃料問題’。”倫敦大學學院能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Domagoj Baresic博士指出。
自2021年起,該系列年度報告每年都會關注航運業實現“2030年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占比5%”目標所需的五大“系統變革杠桿”,并跟蹤其進展,具體情況如下:
✦ 供應端(部分達標):目前規劃中的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產量,約能覆蓋2030年所需供應量的三分之一(32%)至全部(134%),不確定性源于當前規劃項目的后續推進情況。但支持該類燃料的相關技術進展良好,整體供應規劃規模仍在擴大。
✦ 需求端(未達標):當前估算顯示,“可兼容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的船舶” 存在顯著缺口。除非需求大幅增長,否則現有訂單僅能滿足2030年目標所需燃料需求的約37%。
✦ 融資端(未達標):盡管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領域的投資起步良好,但勢頭已停滯。資金仍不成比例地流向傳統化石燃料動力船舶,需更強有力的政策信號才能撬動更多私有資本。
✦ 政策端(部分達標):IMO《凈零框架》是航運脫碳政策的重要里程碑,但關鍵細節仍待確認,各國層面的政策進展也不均衡。
✦ 民間社會(部分達標):航運業對“公平問題”的關注度日益提升,海員培訓、勞動力多樣性及性別失衡等議題的透明度更高,但下一步需將意識轉化為切實行動。
據估算,若要實現IMO 2023年溫室氣體減排戰略中的目標,2030年航運業所用燃料中需有5%-10%為可規模化零排放燃料。5%的占比被視為“臨界點”,達到這一比例后,支持零排放燃料的基礎設施、供應鏈與技術將走向成熟,進而推動其應用呈指數級增長。
若5%的目標未能實現,可能危及航運業2050年凈零排放的整體目標。全球航運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總量的3%,因此是脫碳關鍵領域。預計到2050年全球貿易將增長三倍,若不采取緊急行動,航運業排放量將大幅飆升。
“若供應與需求、融資、監管無法更好地協同,2030年設想的臨界點將始終無法實現。行業已明確發展方向——當前的挑戰是,在融資支持下、以公平政策為導向、基于‘惠及航運業及更廣泛群體的公正轉型’,以更清晰的目標、更協同的行動、更快的速度推進變革。”——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氣候高級別倡導者Dan Ioschpe強調。
為你推薦
船東集體抗議!IMO凈零框架面臨挑戰
近日,包括Bahri、Frontline、Stolt Tankers、Capital Group在內的多家油輪和散貨船東聯合發布公開信,要求對國際海事組織(IMO)的“凈零框架”(NZF)進行“根本性修訂”,...
2025-09-22 20:18:13
科摩羅:66艘船確認懸掛假旗
近日,科摩羅政府啟動了對其國際船旗注冊體系的整頓行動。該體系長期被外界視為“暗黑船隊”的重要依托,大量規避制裁的油輪利用科摩羅船旗從事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原油運輸。...
2025-09-22 20:16:31
搶占市場份額!印度與孟加拉國上演拆船業對決
航運界網消息,為在全球船舶回收及拆解行業搶占主導地位,印度政府正敲定一項總額達4000億盧比(約合5億美元)的激勵方案,目標直指孟加拉國在全球拆船市場中46%的主導份額。...
2025-09-20 18:48:01
國際航運脫碳進程迎來關鍵節點
航運界網消息,國際航運脫碳進程迎來關鍵節點。10月,國際海事組織(IMO)將就《凈零排放框架》的采納作出歷史性決議。此舉關乎全球航運業未來走向,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2025-09-19 08:23:15
巴拿馬運河未來十年計劃投資80億美元
航運界網消息,巴拿馬運河管理局(ACP)公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投資計劃,包括水資源供應、LPG管道、道路基礎設施和集裝箱碼頭,旨在加強其在全球貿易中的戰略作用,保障長期可持續發展。...
2025-09-19 08:21:41
貝仕船管新接管一艘FSRU
貝仕船舶管理公司(BSM)正進一步擴充其船隊,近日正式接管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FSRU)的技術管理。該FSRU由貝仕集團旗下專注于液化天然氣船舶管理的公司——Pronav負責運營。...
2025-09-18 21:22:09
“TACO交易”再現?外媒:美國301調查實施方案或有變化!
據彭博社報道,出于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擬對中國建造船舶征收高額港口費用可能沖擊LNG出口的擔憂,美國政府正考慮對相關LNG企業適度放寬部分限制措施。...
2025-09-18 21:11:09
江蘇長江沿線首個LNG船舶換罐補能試點項目落地南通
9月16日,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能源裝備有限公司、中集新能(濟寧)科技有限公司,與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運港口”)旗下南通通海港口有限公司在南通正式簽署LNG船舶換罐補能項目戰略合作協議。...
2025-09-18 21:04:14
巴拿馬運河將為雙燃料船舶提供靈活過境政策
據悉,為推進脫碳進程,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宣布推出名為“凈零排放船閘”(NetZero Slot)的新型預約通行類別。該舉措旨在助力運河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
2025-09-16 19:5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