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年接單63艘!中遠海運重工2024年創新發展綜述
2024年,中遠海運重工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集團“一二三四”工作部署,持續深化改革、強化科技創新、推動綠色低碳智能發展,公司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經營接單量及研發投入均創歷史新高,譜寫了中遠海運重工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順應新趨勢 產品結構全面優化
中遠海運重工緊密圍繞市場需求,秉持“數量充足、質量合格、節奏均衡、風險可控”的接單原則,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卓越的產品質量,搶抓機遇,市場營銷成效持續顯現。
船舶建造業務取得突破性進展
公司順應航運業“綠色、低碳、智能”發展趨勢,以高質量、高性能的產品和服務為基石,穩扎穩打做好經營接單工作,聚焦綠色轉型,在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船及特種船的訂單承接方向均實現了新突破,簽署多艘新能源、綠色低碳智能型船舶訂單,為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船舶建造業務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功承接63艘船舶訂單,涵蓋散貨船、集裝箱船、甲醇雙燃料礦砂船、油船、氣體船等多個船型。其中,高端、綠色、智能型船舶占年度訂單的67%,比例不斷提升,充分展現了公司在船舶建造領域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修理改裝業務拓展與海工業務發展
修理改裝全面拓展,公司積極拓展高附加值業務,承接脫硫塔加裝、節能減排、新能源改裝、LNG/LPG修理以及豪華郵輪修理等項目,業務范圍不斷拓展,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海工業務做精做強,公司緊抓市場熱點,簽訂穿梭油輪和高端風電安裝船系列訂單,鞏固細分市場領先地位。同時,開啟FSO EPC建造的先例,拓寬海工業務范圍。此外,公司還積極拓展新客戶,承接了高端海工支持船項目,為海工業務增添新增長點。
配套業務轉型升級
配套業務轉型升級,公司積極推進新能源業務轉型,在甲醇系統、船載碳捕集系統、低溫安全閥、LNG船薄膜型泄漏檢測技術等方面取得實質進展,部分產品已成功獲得訂單,為配套業務注入新活力。
提高美譽度 生產質效顯著提升
中遠海運重工緊密圍繞市場需求,秉持“數量充足、質量合格、節奏均衡、風險可控”的接單原則,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卓越的產品質量,搶抓機遇,市場營銷成效持續顯現。
船舶建造業務取得突破性進展
公司順應航運業“綠色、低碳、智能”發展趨勢,以高質量、高性能的產品和服務為基石,穩扎穩打做好經營接單工作,聚焦綠色轉型,在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船及特種船的訂單承接方向均實現了新突破,簽署多艘新能源、綠色低碳智能型船舶訂單,為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船舶建造業務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功承接63艘船舶訂單,涵蓋散貨船、集裝箱船、甲醇雙燃料礦砂船、油船、氣體船等多個船型。其中,高端、綠色、智能型船舶占年度訂單的67%,比例不斷提升,充分展現了公司在船舶建造領域的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修理改裝業務拓展與海工業務發展
修理改裝全面拓展,公司積極拓展高附加值業務,承接脫硫塔加裝、節能減排、新能源改裝、LNG/LPG修理以及豪華郵輪修理等項目,業務范圍不斷拓展,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海工業務做精做強,公司緊抓市場熱點,簽訂穿梭油輪和高端風電安裝船系列訂單,鞏固細分市場領先地位。同時,開啟FSO EPC建造的先例,拓寬海工業務范圍。此外,公司還積極拓展新客戶,承接了高端海工支持船項目,為海工業務增添新增長點。
配套業務轉型升級
配套業務轉型升級,公司積極推進新能源業務轉型,在甲醇系統、船載碳捕集系統、低溫安全閥、LNG船薄膜型泄漏檢測技術等方面取得實質進展,部分產品已成功獲得訂單,為配套業務注入新活力。
提高美譽度 生產質效顯著提升
海工業務方面,啟東中遠海運海工交付首艘NG20000型風電安裝船,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完成VLCC雄鷹輪改裝FPSO、交付國內首例MOSS球型罐LNGC改裝FSRU,展示了公司在海工領域的專業實力和創新能力。修理改裝業務保持高效生產節奏和優質服務水平,2024年度完工船舶1275艘,多個項目的成功實施,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修理改裝領域的市場競爭力。
海工業務方面,啟東中遠海運海工交付首艘NG20000型風電安裝船,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完成VLCC雄鷹輪改裝FPSO、交付國內首例MOSS球型罐LNGC改裝FSRU,展示了公司在海工領域的專業實力和創新能力。修理改裝業務保持高效生產節奏和優質服務水平,2024年度完工船舶1275艘,多個項目的成功實施,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修理改裝領域的市場競爭力。
配套業務方面,南通重工裝備獲國內首張氨燃料罐工廠認可證書及船用產品證書,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海盾”品牌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南京船配實現從零件到部件轉型,中興海陸獲得全球首張無人機檢測證書,豐昌船務開拓PV閥、阻火器和專業設備檢測服務新業務,大連迪施/上海市一萬度力完成新能源主機活塞和缸蓋焊接的MAN認證等為公司的配套業務增添了新的動力和發展方向。
為了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中遠海運重工組建了黃震院士工作運行辦公室,充分發揮院士工作站專家技術引領作用。同時,公司積極參與共建船海新能源及動力裝備工程中心及聯合創新中心,參加中國內燃機學會氨發動機創新聯合體,聯合研發甲醇雙燃料主機及甲醇雙燃料動力船舶配套裝備系統。在平臺申報方面,重工設計研究院申報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威海重工科技、南通遠洋配套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
在科研項目管理方面,中遠海運重工積極推進科研立項工作。公司申報了多項海洋工程技術創新聯合體攻關任務,并獲批了集團“十四五”第三批科研項目。同時,公司還立項了多項重工級科研項目,并有多個項目順利通過了結題驗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在科技創新成果方面,公司的多項技術成果在重要產業“百大工程”專項、中央企業科技成果應用拓展工程以及集團科技創新大賽活動中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南通中遠海運川崎的“2.4萬箱級節能環保智能集裝箱船研制及應用”獲得了現代工業企業創新成果一等獎;大連中遠海運川崎“全球最大高壓LNG雙動力超大型原油船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入選遼寧省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揚州中遠海運重工“超大型智能雙燃料集裝箱船設計建造關鍵技術及應用”獲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一等獎;大連中遠海運重工“船舶外板智能防腐機器人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獲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啟東中遠海運海工“海上風電工程建設關鍵裝備研制與應用”獲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特等獎;舟山中遠海運重工“船舶艙室降噪設計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獲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獎一等獎;重工設計研究院“基于虛擬化客戶端的船舶精益設計協同平臺開發及應用”獲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一等獎,充分展示了重工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實力和成果。
加快智能化 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2024年,中遠海運重工在綠色化生產、數字化運營、智能化制造“三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在綠色化生產方面,中遠海運重工積極推進綠色船舶建造項目,24k TEU(甲醇DF)、16k TEU(甲醇DF)、305k VLCC(LNG DF)、氨燃料拖輪等建造項目有序推進,同時培育LNGC建造能力形成初步方案。在新能源修理改裝方面,公司編制大型集裝箱船LNG修理改裝PEP方案,研究高錳鋼在LNG燃料艙/罐上的應用。在環保管理方面,公司開展了多次生態環保檢查,推進了焊煙治理和VOCs治理減排工作,推廣使用低VOCs涂料,并試點機器人自動噴涂、靜電噴涂等新工藝。此外,公司還獲得了多項綠色工廠認證,并在能源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數字化運營方面,中遠海運重工積極響應國家數字化轉型號召,全力推進數字化運營平臺的建設和應用。該平臺的上線實現了公司數據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大幅提升了決策效率和運營水平。通過該平臺,公司能夠實時掌握生產進度、庫存狀況、設備狀態等關鍵信息,為生產管理和決策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持。2024年度,公司統籌規劃并實施了多個數智化項目,包括統建數智化項目5個,統籌規劃企業項目9個,以及企業自建項目47個,百萬以上的重點項目開工率達到了91.53%。數字化運營平臺一期的上線應用,初步實現了數據入湖、系統貫通、輔助分析等目標。船舶建造生產管控平臺的開發應用,讓船舶總裝并行建造資源調度更加高效,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平臺一期的應用,實現了單船建造計劃編制作業工時節省約200小時,各專業計劃編制效率提升50%以上。此外,修船綜合管理系統在5家修船企業得到了應用,構建了“修船標準化工程字典”及“自動化標準結算體系”。公司還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智慧商機系統整合了大量船型、船廠和船東船管基礎信息數據,提升了人工排查和合規檢查效率。智能報價系統實現了散貨船報價單的自動生成,報價效率提升了一倍。
在智能化制造方面,中遠海運重工緊跟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積極推進智能化生產線的建設。公司編制印發了智能制造三年滾動計劃,發布了智能制造全景圖譜,并與高校及裝備供應商加強了深度合作。全年全系統累計建成并投產了68條智能產線,保持了國內領先水平。南通中遠海運川崎榮獲工信部第一批卓越級智能工廠,建成投產了國內船舶行業首臺套火工彎板機器人和復雜多支管焊接機器人智能產線;大連中遠海運川崎成功入選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和大連中遠海運重工入選工信部2024年度5G工廠;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廠區智慧物流倉儲系統建設項目入選5G+工業互聯網大會行業典型應用案例。
初心不改,征途漫漫。中遠海運重工將緊緊圍繞“數字智能”和“綠色低碳”兩大賽道,勇擔“綠色低碳智能船舶研制”戰新產業發展重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永葆創業激情與奮斗姿態,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情懷,信心滿懷、斗志昂揚,腳踏實地、攜手并進,在建設“中國領先、世界一流”企業的征程中加速奔跑,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為你推薦
手持訂單超540億!黃埔文沖總部遷移

2025年1月22日,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在其龍穴廠區舉辦總部遷移揭牌活動。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羅兵出席活動并致辭,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聶黎軍主持活動。駐廠軍代表室領導,公司總監以上領導、一級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參加活動。...
2025-01-22 19:00:06
中船澄西交付4套35米折疊式旋筒風帆

1月17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為Anemoi Marine Technologies公司建造的4套35米折疊式船用轉子帆順利交付。...
2025-01-20 19:32:19
韓華海洋浮式海上風電技術通過DNV原則性認可

韓華海洋1月12日表示,該公司自主開發的浮式海上風電設備水下浮體結構( Floater)預前端工程設計(Pre-FEED)獲得了DNV船級社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
2025-01-20 09:35:46
HD現代液氫儲罐制造技術獲4家船級社認可

韓國HD現代集團造船業務控股公司HD韓國造船海洋1月14日表示,近日,該公司開發的液氫儲罐真空隔熱技術獲得了英國勞氏船級社(LR)、美國船級社(ABS)、DNV船級社、韓國船級社(KR)頒發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
2025-01-18 10:45:00
舟山寧興船舶獲DNV頒發四體系認證證書

2025年1月14日,在舟山寧興船舶數字化會議室舉行了隆重的四標體系認證頒證儀式,涵蓋了ISO9001質量、ISO14001環境、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及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
2025-01-17 10:47:41
武昌造船與新洲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月15日,中國船舶武昌造船與新洲區人民政府在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產業鏈供應鏈配套、生活配套、后勤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合力推動新洲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書寫產業騰飛嶄新篇章。...
2025-01-16 19:32:20
還缺3萬人!恒力重工巨資打造“未來工廠”投產

2025年1月15日,恒力重工“未來工廠”投產,“未來工廠”重點聚焦超大型油輪、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超大型集裝箱船、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輪、海上浮式風電、鉆井平臺等高附加值綠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裝備制造業務...
2025-01-15 19:46:20
外高橋造船1000噸門式起重機重大件吊裝圓滿完成

1月14日,中國船舶集團所屬中船九院重點項目——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新建1000噸×185米門式起重機重大件吊裝圓滿完成。該項目由設備院總承包...
2025-01-15 19: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