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CO:IMO MEPC第二屆特別會議的背景、原因及后續行動
2025-10-31 20:44:22
來源:BIMCO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自20世紀90年代末《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成立以來,如何處理船舶溫室氣體排放便一直是國際海事組織(IMO)的議程。由此催生了一系列日益嚴格的要求,包括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現有船舶能效指數(EEXI)、碳強度指標(CII)以及船舶能效管理計劃(SEEMP)。2023年,各方還就一項戰略達成共識,該戰略明確了目標及其實現路徑。
《2023年IMO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提出了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短期目標為一項相對目標,即到2030年,與2008年相比,將船舶的能效提高至少40%。中期目標則設計了一系列絕對指示性節點,旨在2050年前后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這些指示性節點被建議設置為2023至2050年減排路徑上的關鍵節點,其中2040年節點要求排放量較2008年至少降低70%,并力爭達到80%。
該戰略還設想通過技術措施和經濟措施來實現這些目標,但對措施的具體內容未作詳盡說明。
IMO凈零框架(NZF)
制定落實該戰略的中期措施已持續多年。2023年達成的戰略協議將最終目標從“至2050年減排50%”調整為“凈零排放”。此舉引發了成員國的關注,也凸顯了制定嚴厲措施的迫切性。
與此同時,基于燃料溫室氣體強度指標,歐盟制定了《歐盟海運燃料條例》(FuelEU maritime regulation),并將“油井到尾流”全生命周期(well-to-wake, WtW)排放納入考量。歐盟成員國將溫室氣體燃料強度(GFI)模型引入IMO的工作當中,作為該技術措施的制定基礎。
IMO已深度參與船用燃料認證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指南制定工作,該項工作以WtW排放作為認證依據。這項工作尚未完成,但為評估船舶的真實排放足跡奠定了基礎。
IMO的進程中曾引入多種經濟工具模型。這涵蓋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式的排放交易機制、統一征收費率方案及混合模式等。但部分成員國——尤其是美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聯合國資金征收機制。
各方曾商定一項工作計劃,內容是關于確定并采納一套中期措施。當時的相關法律文本預計提交至于2025年4月召開的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3屆會議(MEPC 83)批準,并擬在2025年秋季召開的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特別會議(MEPC/ES.2)上正式通過該措施——最終有望通過默示接受程序于2027年底前生效。考慮到法律文本要求首個監測年度須從2028年1月1日起算,這一時間線在當時看來已相當緊迫,沒有任何延宕余地。
本次春季會議生動呈現了IMO成員國之間一場閉門進行、徹夜鏖戰的多邊談判場景。在協商達成的妥協方案中,多個觀點相左、動機各異的陣營為維護自身立場展開博弈。雖然具體細節未予披露(部分原因在于談判以閉門形式開展,觀察員單位無權列席),但是最終各方還是達成一項妥協方案——然后若干成員國對此仍存異議。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并未出席本次會議。
我們都已知曉結果。在MEPC 83會議上,成員國表決通過了法律文件草案,以便分發傳閱并提交MEPC/ES.2.會議等待進一步批準。即便在當時的表決中,眾多曾在此議題上持明確立場的國家均選擇了投棄權票。可以說,即便在該草案獲得通過之時,各方對NZF的支持力度也難言理想。
自春季會議落幕以來,美國在整個夏季及MEPC特別會議召開前的數周內持續加大行動力度。上周二上午會議開幕之際,現場氛圍之緊張已昭然可見。
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特別會議(MEPC/ES.2)
MEPC的一項標準議程是對強制性法律文書的修正案進行審議通過。其中通常涉及對《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MARPOL)法律文本的調整,這類調整一般不具有爭議性。此類修正案通常遵循“默示接受程序”,以確保其在通過至少16個月以后的特定日期生效。這一機制對航運業而言至關重要,使其能夠明確知曉新規的適用時間節點。眾所周知,涉及明示批準要求以及噸位門檻和締約國數量門檻的新公約,其生效時間往往存在顯著不確定性。
NZF并非對MARPOL的小幅調整,其內容也與MARPOL常規范疇有所不同。該框架對在市場尚未普及、且可能遠比現有化石燃料昂貴的燃料提出了深遠要求。同時通過設立NZF基金引入經濟機制,預計將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出GFI軌跡的船舶出售補救單位,從而籌集巨額資金。
NZF草案制定過程中,一些成員國對利用 MARPOL 引入此類經濟機制表示擔憂,認為其超出公約范疇;而另一些成員國則支持此舉,IMO法律部門亦表示此舉在締約國達成共識前提下可行。
在MEPC/ES.2會議上,針對NZF法律文件草案的初步討論暴露出較以往更強烈的反對意見。此外,會議還提出一項提案,建議采用MARPOL的明示接受程序來批準NZF。此舉獲得多國支持,但另一些成員國則堅持IMO應沿用慣例:按默示接受程序通過。
接受程序是理解所發生事情的關鍵。法律文件草案的編寫基于默示接受程序,其中明確規定了自16個月默示接受期結束后立即生效的硬性日期。
另一方面,若采用明示接受程序,則將導致生效時間充滿不確定性。即便最終得以生效,也極有可能遠晚于2027年秋季。同樣的,當條款既定的適用日期早于公約生效日期時,這些單項要求是否生效及何時生效將存在法律不確定性。由此看來,部分條款在正式生效時可能已產生追溯效力,這一風險不容排除。
關于采用何種接受程序的表決最終未能舉行。盡管會議一度接近啟動投票,但沙特阿拉伯提出的休會動議猶如"救命鈴"使該表決不了了之。
隨著休會動議獲得通過,最終決定將這場"茶歇"延長一年,各自打道回府。這就是當前事態所處的僵局狀態。
當前局勢將如何發展?
我們預計將有成員國要求IMO秘書長啟動程序,旨在2026年春季MEPC 84會議上通過與NZF捆綁的三項MARPOL附則六修正案。此舉可避免這些修正案因MEPC/ES.2會議延期而陷入懸置狀態。這些相對無爭議的修正案包括:東北大西洋排放控制區(ECA)、規則13的多發動機操作規程以及數據收集系統(DCS)計劃的修訂。
MEPC 84會議還需安排MEPC/ES.2的復會事宜。由于法律文件草案的通過時間推遲,草案中的硬性日期必須調整。若三項捆綁修正案在MEPC 84會議獲得通過,則需在MEPC/ES.2復會前將其從草案中刪除。同時還需解決NZF本身實際可通過的具體內容范疇。
我們認為,一旦其通過后,任何NZF修改的生效標準都應當適用默示接受程序。雖然目前具體需要修改的內容尚難確定,但經濟機制部分無疑將首當其沖成為重新審議對象。
MEPC/ES.2會議第一階段最重要的啟示或許隱而未彰:會議未就代替默示接受程序、改用明示接受程序作出決定。過去50年間,在修訂MARPOL或《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時采用默示接受程序始終是該組織慣例。
未作決定本身不構成先例。
保持IMO的有效運轉對全球航運業至關重要。
因此,BIMCO將繼續支持IMO為全球行業制定全球統一規范。
為你推薦
中美“握手言和”!全球航運市場松口氣?
當地時間10月30日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釜山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深入討論了中美經貿關系等議題,同意加強經貿等領域合作。同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聯合安排答記者問時表示...
2025-10-31 08:21:13
盡管零碳框架投票被推遲,IMO綠色談判仍取得進展
在第20次溫室氣體減排問題期間工作組(ISWG-GHG 20)會議上,那些在前一周反對通過“凈零框架(NZF)”的部分國家表現出積極進展...
2025-10-30 20:55:47
最新數據:1387艘船遭制裁
近日,全球對俄羅斯實施的新一輪制裁引發了航運行業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在“影子船隊”方面。根據最新的行業報告,制裁措施對全球貨運市場的潛在影響逐步顯現,尤其是對油輪市場的沖擊。...
2025-10-29 20:46:23
世界唯一!我國在北極密集海冰區進行連續載人深潛
10月27日,由自然資源部、中國科學院共同組織執行北極載人深潛任務的科考隊順利返回。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國際首艘具破冰能力的載人深潛作業母船“探索三號”...
2025-10-29 08:19:44
中美元首會面在即,港口費或再迎變數
美國表示將不會推進對中國商品新增的100%關稅;市場推測,現行的20%“芬太尼關稅”可能會下調
中國可能重啟從美國采購大豆,這在短期內對散貨船的需求喜憂參半
中國確認港口費用已被納入貿易談判議題;分析師認為,相關費用可能被暫停、推遲或取消
如果把貿易協定的好消息...
2025-10-29 08:11:51
安全還是效率?重返紅海或將壓垮歐洲港口!
盡管巴以已達成停火協議,集運業對重返紅海航線仍持審慎態度。業內分析指出,恢復蘇伊士運河通行雖能釋放可觀的運力儲備,卻可能引發歐洲港口的系統性擁堵,令航運企業陷入“效率與安全”的兩難抉擇。...
2025-10-29 08:10:57
我國海洋裝備產業有效專利量全球占比超五成
近日,《全球海洋裝備產業專利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在第三屆崖州灣知識產權論壇上發布。《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全球海洋裝備產業有效專利量達30 64萬件...
2025-10-27 20:16:41
15所上榜!軟科發布2025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排名
近日,高等教育評價專業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5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榜單包括98個一級學科和5個專業學位類別,共有517所高校的5344個學科點上榜。其中,哈爾濱工程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分別位列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前兩位。...
2025-10-27 20:14:23
國內首部內河新能源船舶建造安全專項規范發布
近日,由山東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團體標準《內河新能源船舶建造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規范》(T SPASI 001—2025)正式問世,并將于2025年11月1日起實施。...
2025-10-26 20:33:48
核動力船或將破解行業碳足跡難題
1959年7月21日,美國前第一夫人Mamie Eisenhower將一瓶香檳擲向“薩凡納”輪船體。隨著這艘巨輪緩緩滑入特拉華河,一個試圖改變航運業的愿景也隨之啟航。...
2025-10-23 20:4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