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牽手印度最大船廠!韓國造船技術大舉“出海”
韓國最大造船集團HD現代集團正通過與印度最大國有造船廠的合作,向印度造船業移植“韓國造船DNA”,加快進軍全球市場的速度。
7月6日,HD現代集團造船業務控股公司HD韓國造船海洋宣布,已與印度科欽造船廠(Cochin Shipyard Limited,CSL)簽署了《造船領域長期全面合作協議(MOU)》。
科欽造船廠位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印度政府持有其67.91%的股份。該廠具備從商船到航空母艦等多種船型的設計、建造和修理能力,近5年來成功交付了60艘小型商船、10艘軍用艦艇等共共計70艘船舶。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為科欽造船廠提供設計和采購援助、開展提高其生產效率并確保全球水平品質的技術合作、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和強化培訓體系等多個領域推進戰略合作。特別是雙方還決定共同探索在印度和海外市場的船舶接單機會。
此次合作與印度政府正在推進的《印度海洋產業愿景2030(Maritime India Vision 2030)》和《印度海洋經濟愿景2047 (Maritime Amrit Kaal Vision 2047)》相吻合。印度政府設立了約2500億盧比(約合4萬億韓元、29億美元)規模的海洋開發基金(Maritime Development Fund),為提高本國造船業和海洋基礎設施,正在擴大政策性援助。
印度造船業的增長勢頭也很迅猛。據市場研究和咨詢機構Ken Research的統計,印度造修船市場從2022年的約9000萬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11.2億美元,增長了12倍以上。全球市場研究機構FineExtra Research則預測,印度造船業市場將從2022年的9000萬美元增長到2033年的81.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將達到60%以上。
HD現代集團期待通過簽署此次協議,在作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和新興市場的印度擴大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其在全球造船業的競爭力。
HD現代集團相關人士表示:“此次合作對HD現代集團和科欽造船廠來說都是進一步騰飛的跳板,也是提前實現印度海洋產業國家愿景的轉折點。HD現代集團將以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為基礎,在為科欽造船廠提供援助以確保其全球競爭力的同時,探索與韓國國內配套企業共同發展的路徑。”
據了解,科欽造船廠是印度最大的國有造修船廠,也是印度高科技綠色造船業的先驅。近年來,科欽造船廠一直專注于替代燃料船舶研發,包括氫燃料電池渡船和氨動力船等。DNV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科欽造船廠手持訂單中有多達50%為綠色船舶。
早在去年,印度莫迪政府就已向韓國造船業發出了合作信號。去年12月3日,印度港口航運和水道部聯合秘書Sh. R. Lakshmanan、柯欽造船廠董事長兼總經理馬杜·奈爾(Madhu Nair)、印度國家航運公司(SCI)董事長兼總經理阿倫·庫馬爾·古普塔(Arun Kumar Gupta)等組成的印度造船業代表團,參訪了位于蔚山市東區的 HD現代重工蔚山造船廠,受到HD現代重工副社長、造船事業部代表趙民秀的接待。
這也是自2015年莫迪訪問韓國后,印度造船界相關人士時隔10年再度親臨HD現代重工的造船廠。他們在詳細了解了蔚山造船廠的運營體系 ——其船塢和陸上設施每年最多可建造50多艘大型船舶,以及先進的環保船舶技術后表示:“印度需要大規模的各類船舶。”
印度造船業代表團此次訪韓,旨在為培育本國造船及海運業尋覓合作伙伴,其中一項關鍵訴求便是“確保1000艘新商船”。印度政府計劃,將本國船隊的船舶數量從目前的約1500艘增加到2500艘。印度不僅計劃擴充集裝箱運輸船隊的規模,還著眼于LNG船、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汽車運輸船等各類商用船舶領域。在訪韓行程中,印度造船業代表團除了參觀HD 現代重工蔚山造船廠外,還相繼走訪了韓華海洋、三星重工旗下的造船廠。
莫迪領導下的印度政府雄心勃勃,正全力推進將當前全球造船市場占有率尚不足1%的印度造船業,到2030年提升至全球第十位、到2047年躍居全球第五位的發展藍圖。為此,印度向擁有全球頂尖技術與基礎設施的韓國造船業發出了SOS(緊急求助)的信號,力邀韓國造船界積極投資、攜手合作,在當地建立造船及修船業集群。
目前,印度面臨著提升海洋競爭力的緊迫課題。印度95%的貿易依賴海運,然而本國造船業積弱已久,每年僅租用海外船舶的開支就高達約 110 萬億韓元(約合5500億元人民幣)。倘若維持現狀,隨著印度到2047年的進出口規模增長,預計每年支出將飆升至約500萬億韓元(約合25000億元人民幣)。
印度雖坐擁28家造船企業,但多以建造沿岸游船等中小型船舶為主,大型集裝箱船、超大型原油運輸船、汽車運輸船等大型船舶均無法實現自主建造,因此必須擴大建造能力。
正因為如此,渡過了2010年代造船市場長期低迷并在近年景氣度快速回升的韓國造船業,成為了印度眼中的理想合作伙伴。韓國造船業自20世紀70年代起步后迅速崛起,趕超日本、歐洲同行,90年代末超越日本登頂世界第一,并在近20年里穩居前列。
盡管近年來因中國的迅猛趕超而丟掉了世界第一的寶座,但韓國造船業的競爭力依舊強勁。以釜山、蔚山、巨濟為中心,韓國造船業構建起了穩固的合作生態系統;在遭遇中國低價搶單沖擊、日本造船業陷入結構調整之際,韓國造船業通過研發新型 LNG 運輸船、環保雙燃料船舶技術等,持續保持著技術優勢。
在能源運輸船(可大規模進口原油、天然氣等能源)、集裝箱船(承載大規模貨物運輸)以及應對與朝鮮安全對峙所需的軍艦等多元船型領域,韓國造船業的技術實力穩步提升。特別是俄烏沖突爆發后,在LNG產業成為能源安全關鍵一環的當下,韓國造船業的LNG船更是備受各國船東青睞,被公認為行業翹楚。
2024年,韓國三大船企時隔13年后實現共同盈利,營業業績顯著改善,同時也為進一步擴大研發投資金額奠定了基礎。
印度期望通過與韓國合作,在本國培育造船產業集群。據悉,印度有意借助韓國船企之力,結合本國基礎設施最優的造船廠開展示范項目,后續將積累的技術經驗推廣至其他本土造船廠。不局限于韓國三大船企,為強化整個造船業供應鏈,印度還與韓國探討了與韓國船用設備制造企業的深度協作事宜。

為你推薦
蕪湖造船廠18600噸化學品船獲兩家船級社認證

近期,蕪湖造船廠自主研發的18600噸級化學品船,獲得挪威船級社(DNV)和美國船級社(ABS)頒發的原則性認可證書(AIP),該型船為獲得認證的第四型蕪船自行研發船型。...
2025-07-10 21:30:02
125艘!廣東中遠海運重工修船業務半年產值再創新高

焊花飛濺,映照奮斗身影;汽笛聲聲,奏響奮進凱歌。盛夏時節,走進廣東中遠海運重工修船生產現場,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巨大的船體旁,工人們揮汗如雨,精準操作...
2025-07-10 21:08:18
舟山中遠海運重工兩項數字化項目完成驗收上線

近日,由中遠海運重工統建的設備管理系統(一期)和船舶建造生產管控平臺(二期)兩個數字化項目在舟山中遠海運重工完成驗收,正式投入上線試運行。...
2025-07-10 20:59:51
建設智能船廠!HD現代三湖AI協作機器人焊接培訓中心投用

6月19日,韓國協作機器人領軍企業紐祿美卡(Neuromeka)在HD現代三湖構建的基于人工智能(AI)的造船業協作機器人焊接培訓中心建設完工并正式投入運營。...
2025-07-10 19:49:00
全球首制!中集太平洋海工交付3000方液氨燃料罐

近日,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IMC SOE”)迎來重大里程碑——為青島雙瑞和北海船廠承建的21萬噸氨燃料動力散貨船配套的全球首制3000立方米液氨燃料罐(項目號T198)...
2025-07-09 20:47:58
中遠海運重工首條全流程無人化管加工智能流水線投產

走進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所屬揚州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新建的管加工車間,躍動的機器人手臂精準作業,AGV小車沿軌道高效運輸,一根根鋼管在智能流水線上自動完成從原料到精密部件的全部工序——全程幾乎無需人工直接操作。...
2025-07-09 10:10:00
中船天津進口千噸級船用發動機實現“船邊直提”

近日,在天津臨港海關的支持下,中船集團大連造船大船天津進口的千噸級船用發動機成功實現“船邊直提”,創下設備運輸“最優解”,節省成本180余萬元,通關時效大幅提升。...
2025-07-07 22:28:20
手持訂單72艘!蘇美達船舶實現主流船型全覆蓋

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在國機集團的正確領導下,蘇美達始終秉持“堅定信心、聚力創新、提質增量”12字方針,堅定服務國家戰略,聚焦主業、優化結構,踐行“五個確定性”,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全面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而拼搏奮斗。...
2025-07-07 20:25:46
首例!韓國中型船企融資迎來突破口

韓國釜山銀行(BNK)7月1日宣布,向中型船企HJ重工發放了1 64億美元(約合11 76億元人民幣)的預付款保函(RG)。這是在沒有政策性金融機構參與的情況下...
2025-07-07 11:46:00
全球最大單體船廠要重啟?造船巨頭:就等新總統發話

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已于6月4日正式就職,而他能否兌現競選時作出的“只要政府發揮作用,群山造船業一定能夠復蘇”的承諾,真正推動HD現代重工群山造船廠完全重啟并實現經營正常化,備受韓國各界的關注。...
2025-07-06 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