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訂造新船!過剩超400艘?LNG船市場危機逼近
“到2030年將有超400艘LNG船面臨過剩局面!”
在被譽為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的LNG船建造領域,中國船企今年拿下近半訂單,首次與長期占據優勢的韓國船企“平分秋色”。然而,在新船訂單再創紀錄的同時,LNG船市場也面臨著供過于求的嚴峻挑戰。
“停止訂造新船”?研究顯示到2030年將有超400艘船過剩
近日,德國非營利性科學和政策研究機構Climate Analytics受韓國Solutions for Our Climate(SOFC)委托撰寫了新的LNG船建造行業分析報告。這份報告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結合近期的LNG船新船訂單,研究了未來LNG貿易所需的船舶運力。
報告指出,在國際能源署預期的所有情境下,當前和未來LNG船運力都將出現嚴重的供過于求。按照國際能源署的凈零排放(NZE)情景,即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C以內的目標,市場上不需要任何新建LNG運輸船。根據現有手持訂單和未來幾年的交付計劃,預計到2030年LNG船市場將有超過400余艘過剩船舶。
即使按照國際能源署更為保守的既定政策情景(STEPS),LNG船運力過剩的前景也是顯而易見的,到2030年預計將有275艘過剩船舶,相當于2023年年底在運營LNG船船隊運力的40%。
據了解,根據國際能源署的《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在既定政策情景(STEPS)下,推進清潔能源轉型的動力目前足以使全球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在2030年之前達到峰值。幾十年來,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在全球能源供應中的份額一直保持在80%左右,而在既定政策情景下開始緩慢下降,到2030年將降至73%。這是一個重要的轉變。
Climate Analytics能源分析師Thomas Houlie表示:“雖然國際能源署顯示化石天然氣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沒有任何作用,但LNG船建造行業似乎正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這可能對行業的每個參與者都造成不利影響。”
Climate Analytics的報告顯示,2024-2026年預計將有251艘新建LNG船交付運營,新增運力高達4300萬立方米,相當于2023年現有船隊總運力的38%。到2030年,LNG船船隊運力將達到1.74億立方米,比2023年增長55%。
SOFC天然氣部門主管Dongjae Oh稱:“隨著能源轉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投資化石燃料運輸船舶對于投資者、造船廠和船東來說,不僅是一場高風險和短視的賭博,而且對其財務穩定性構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脅。”
他表示:“LNG航運業正在逼近供過于求的懸崖邊緣,擱淺資產的問題普遍存在。每一份新船訂單都會將LNG船領域推向不可持續的運力過剩。利益相關者必須立即行動起來,停止訂造新船,否則將面臨嚴重的經濟后果,因為全球摒棄化石燃料的轉變會使這些船舶比預期更早過時。”
手持訂單358艘!今年LNG船新船訂單將創歷史次高紀錄
今年以來,LNG船新造船市場再次燃起訂單熱潮。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LNG船新船訂單已達82艘約1535萬立方米,已經超過了2023年全年(68艘1135萬立方米)和2021年全年(82艘1262萬立方米),創下歷史次高紀錄。
在今年的LNG船訂單中,有74艘為17萬立方米及以上大型LNG運輸船,此外還有8艘2萬立方米以下LNG加注船。截至目前,LNG船手持訂單共計358艘6287萬立方米,占現有船隊運力53.05%,其中14萬立方米及以上大型船手持訂單多達344艘。
卡塔爾的“百船計劃”第二階段訂單成為了推升今年LNG船新船訂單大漲的主要動力。據了解,“百船計劃”第二階段訂單總計68艘,除了去年10月HD韓國造船海洋承接的第二階段首批17艘LNG船訂單之外,其余51艘訂單全部在今年簽署,包括三星重工15艘和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12艘17.4萬方LNG船訂單,以及滬東中華總計24艘全球最大Q-Max型27萬方LNG船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在“百船計劃”第一階段總計66艘訂單生效的2022年,全年LNG船新船訂單量達到了驚人的183艘3117萬立方米,是有史以來最高紀錄。
目前絕大多數LNG船由中韓兩國船廠建造。過去,韓國三大船企長期壟斷大型LNG船建造市場,但近年來中國船企的市場份額出現了顯著提升,中國國內有能力建造大型LNG船的船廠也從曾經僅滬東中華一家逐漸增加到了五家,江南造船、大連造船、招商工業和揚子江船業相繼承接了大型LNG船訂單。
特別是今年,在卡塔爾27萬方LNG船大單的助力下,中國船企承接的大型LNG船新船訂單數量高達28艘720.4萬立方米,占全球大型LNG船總計74艘1520.8萬立方米訂單的47%。韓國船企承接的大型LNG船訂單數量為46艘800.4萬立方米,市占率53%。
相比之下,去年全年LNG船新船訂單共66艘1130萬立方米,中國船企接單量僅為14艘約230萬立方米,市占率約20%;韓國船企接單量則高達51艘900萬立方米,市占率約80%。
不過,在手持訂單方面韓國船企依然遠超中國。Climate Analytics的報告指出,目前待交付的LNG船70%以上由韓國船企建造,總計255艘;而中國船企的LNG船手持訂單則為90艘,此外俄羅斯紅星造船廠(Zvezda)也有7艘手持訂單,用于俄羅斯Arctic LNG 2項目。
對此,SOFC的Dongjae Oh表示:“雖然建造與化石燃料相關的船舶是近期令人擔憂的趨勢,但韓國已做好準備轉向可再生能源造船業。憑借其現有的專業技術和強大的供應鏈,韓國可以通過制造風力渦輪機安裝船等船舶來利用清潔能源領域日益增長的需求。這種轉型符合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趨勢,為韓國造船業擺脫日益衰落的化石燃料行業提供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方向。”

為你推薦
停止訂造新船!過剩超400艘?LNG船市場危機逼近

LNG船新造船市場今年又將迎來創紀錄的一年,但不斷增長的新船訂單卻加劇了市場供過于求問題。
最多400艘過剩船舶?...
2024-10-15 06:41:08
不用再猜了!紅海危機影響長期化

航運界網消息,10月9日,馬士基和赫伯羅特(Hapag-Lloyd)“雙子星”(Gemini)新CP官方正式確認,出于對紅海風險的考慮,共同決定從2025年2月啟用“好望角”服務網絡,將在紅海地區恢復安全后再考慮重返紅海。...
2024-10-12 19:17:40
177艘!中國船廠“包攬”大單!韓國急了

集裝箱船新造船市場今年再度掀起“訂單潮”,全球集運巨頭正積極推進船隊投資。在這一輪市場熱潮中,中國船企遙遙領先,幾乎“包攬”了所有中大型集裝箱船的訂單,不僅鞏固了中國在高端船舶建造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也加劇了韓國造船業的競爭壓力。...
2024-10-12 06:34:57
VesselsValue:未來幾個月運價怎么走?

近期,VesselsValue對第四季度航運市場進行了展望,其預測期延伸至2027年,揭示了不同船型前景的不同態勢:散貨船與油輪訂單量預計上揚,而集裝箱船及液化天然氣(LNG) 液化石油氣(LPG)船需求則面臨下滑。...
2024-10-10 20:46:34
中印需求降溫!海運煤炭將迎寒冬?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氣候政策不斷演變的背景下,印度和中國作為主要煤炭消費國,需求走向對于國際煤炭市場的影響愈發重要。近年來,北半球的冬季曾是推動煤炭需求的關鍵時期...
2024-10-09 20:44:43
再簽10艘!MR2型油船船現有訂單300艘

多家船舶經紀公司援引消息稱,殼牌(Shell)之前與一家中國船廠簽署的10艘MR2型油船建造意向書(LOI)已成為確定訂單。新船將于2027-2028年陸續交付。...
2024-10-09 19: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