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蕩更大?華爾街看淡集運市場前景
2024-11-18 20:19:50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特朗普將于2025年1月20日重返白宮,他的新政將對集運市場帶來哪些影響?華爾街金融市場預判會給市場帶來更大的動蕩,其影響以負面為主
11月6日,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贏得大選,即將重掌白宮。與特朗普首次當選總統不同的是,此次大選有望形成特朗普執政、共和黨同時掌控參眾兩院的局面,最高法院也可能擁有更多的保守派,為其執政帶來更大自由度。由于特朗普的核心政策包括提高關稅、實施貿易保護主義、促進美國制造業回流等,這些政策或將對全球貿易流向產生重大影響,對航運市場帶來一定沖擊。
特朗普贏得競選的第一天,道瓊斯指數在上午跳漲超1300點,但航運股并未隨之上漲,尤其是亞洲班輪公司的股價普遍下跌。全球集裝箱運力排名第四、亞洲運力第一的中遠海控(01919.HK)在中國香港股市下跌3.5%,其子公司東方海外國際(00316.HK)的股價跌幅超過3%;在中國臺灣上市的萬海航運當天股價下跌1.2%;在韓國首爾上市的韓新海運(HMM)股價下跌4.3%。華爾街金融市場銳評,對集運市場而言,特朗普的勝利預示著更大的動蕩與不確定性。
美國通脹壓力或增加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宣布一系列政策,包括減稅、大范圍加征關稅、驅逐非法移民等,業內專家認為上述政策具有明顯的通脹甚至滯脹效應。2018年,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美國對中國250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導致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0.3%;如果對中國出口加征60%關稅,對美國CPI的沖擊或將更為顯著。
特朗普曾經表示,要對進口美國的商品全面征收關稅,削減從企業利潤到加班工資等系列稅收,這些政策被普遍認為將引發通貨膨脹。高盛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預測,如果美國施加關稅,會使美國的通脹率上升1.1%。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報告指出,按照特朗普的政策組合,美國通貨膨脹將加劇,到2026年其通脹率將比基準水平高出4.1~7.4個百分點;到2028年美國消費者價格將普遍上漲20%~28%。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大多數經濟學家表示,特朗普的經濟政策較拜登的政策更有可能重新引發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會影響消費端的實際購買力,進而影響集裝箱貿易需求。通貨膨脹高企,消費者購買力下降,需求減少,海運貿易運輸需求也隨之減少。而班輪公司的運營成本(如燃料、人工等)可能上升,這些增加的成本會轉嫁到運費上,導致運費上升。
特朗普對美聯儲的干預還可能影響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有效性。美聯儲在11月9日宣布將隔夜拆借利率目標下調0.25個百分點,此舉符合市場的普遍預期,但隨著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這種預期發生了變化。特朗普的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美聯儲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更加謹慎和復雜,進而影響到集裝箱運輸市場的融資成本和擴張計劃。
中美貿易量或受限
在2024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特朗普多次宣稱,一旦自己重返白宮,將對世界各國進口產品加征10%~20%的關稅,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征至少60%的關稅,進一步升級其在2017年擔任總統時挑起的貿易爭端。事實上,在特朗普首次任期內,其關稅政策對中國貿易結構產生重要影響,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在中國的外貿結構份額不斷弱化。2016年1月,中國出口至日本、歐盟、美國的份額分別為 6.34%、16.77%和17.96%,而今年10月中國出口至以上三國的份額分別為 4.28%、14.63%和14.62%,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2018年10月后中國出口至美國的下行斜率最大,由當年12月的19.23%快速下行至2020年3月的14.3%(見圖1)。
2018 年初之后,特朗普根據 201、232 以及 301 條款對來自中國進口的相關產品加征關稅,對中美兩國雙邊貿易產生重要影響。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國進口中國的商品金額自 2019 年2月達到5282億美元的階段高點后逐漸下行,2020 年8月降至4098億美元的低點(見圖2)。美國出口中國的商品金額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下行明顯,2018年7月出口金額達到1354億美元的相對高點后逐漸下行,2020年3月降至1026億美元(見圖3)。
雖然美國物流業者認為特朗普重新上臺后不會實施對中國商品加征60%關稅的極端提議,但市場正在預設這項措施的到來。密歇根州立大學貨運經濟學家杰森•米勒表示,特朗普贏得大選后勢必對中國加征關稅,市場將在2025年看到前所未有的前置需求。進口商正在提前進口貨物,通過支付更高的庫存成本對沖未來的關稅,而加征關稅的重壓最終將由美國消費者承擔。根據美國零售聯合會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特朗普提議加征關稅后對六大商品類別產生影響,包括服裝、玩具、家具、家用電器、鞋類和旅行用品,僅在這六個類別中,每年轉嫁給消費者的成本將達780億美元。
除了對市場需求前置的擔憂,美國杰富瑞集團分析師奧馬爾•諾克塔指出,目前美國貿易量增幅是GDP的2倍,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和潛在關稅將限制貿易的增長,特朗普的獲選將使航運市場變得更糟,尤其是集運市場。
多航線運價或承壓
克拉克森分析師弗羅德•莫克達爾指出,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航運市場因為貿易戰已顯現負面影響。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陰霾下,2018年貿易增速明顯下滑,世界貿易組織提供的數據為3.9%,低于先前預測的4.4%。全球集運市場與世界經濟高度相關,在貿易形勢悲觀情緒影響下,2018年全球集裝箱海運貿易出現下滑,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全球集裝箱海運量為2.01億TEU,年度增速降至4.5%,而2017年增速超過5%。分航線市場方面,亞歐航線競爭加劇,市場運價承壓下行,同比下降6.2%;中美航線受貿易摩擦影響,部分貨主規避市場風險加速出貨,但部分班輪公司為規避風險減少運力,導致中美航線運價大幅上漲,其中美西同比上漲16.9%,美東同比上漲14.2%;南美航線運價下滑幅度較大,同比下降36.5%(見表1)。
特朗普二度上任后,可能對哪些航線產生顯著影響?華泰期貨分析師認為,美線運價在短期內或將得到支撐。2018 年初,中美貿易爭端拉開序幕,為了在關稅加征之前以較低關稅出口相關貨物,部分貨主搶先出口,2018年各月中國出口美國商品額均刷新歷史。根據Xeneta的數據,當年美線運費大漲70%,搶運效應對美線價格的支撐較為顯著。根據2018年的經驗,出口前置透支了2019年的出口動力。2019 年各月中國出口美國商品額均較 2018年大幅下降,同比降幅超過12%。映射到運價上,2019年上海—美西運價自1月初的 1933 美元/FEU 震蕩下行,至 12月底運價為1434美元/FEU(見圖4)。
特朗普關稅提案還將對美國港口帶來擾動。一個多月前美東碼頭罷工事件以碼頭工人成功漲薪62%而暫停,但美國國際碼頭工人聯合會與資方在禁止港口使用自動化設備方面尚未達成一致,2025年1月15日的談判會否引發新一輪罷工仍是未知數。按計劃,特朗普將于1月20日正式就任,業內專家認為這個節點不利于工會。一旦1月15日發生罷工事件,拜登政府很難用5天時間積極解決,如果罷工延續至特朗普上臺,新政府介入的強度和動力應該不及拜登政府。目前已有貨主采取自保措施,提前發貨或改走西岸,近期西岸準班率承壓。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的數據,今年第44周(10月28日—11月3日),亞洲—美西航線準班率為48.41%,較前一周下降4.81%;亞洲—美東航線相對平穩,準班率為45%,較上周下降0.31%。
歐線方面,由于其與美線在運力供應端及需求端均有較大差異,美國關稅變化對歐線影響原則上較小。但若美國搶運貨物引發港口擁堵,對全球可用運力形成一定吸納,或對歐線價格產生間接影響。
不過,特朗普對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的態度或給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帶來較大影響。若特朗普2025年極力推動巴以和談,達成相關和平協議,或再度帶來集裝箱船舶重返蘇伊士運河的希望,因繞航而被吸收的運力將重新釋放,對遠期亞歐航線運價形成一定壓力。
2018年特朗普首次對中國加征關稅時,南美航線的運價開始積蓄力量,等待暴發。中美打響貿易戰后,中國需要尋找新的合作伙伴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南美國家在經濟結構與資源稟賦上與中國市場高度互補,其農作物產品、能源礦產、食品加工都具有比較優勢。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與拉美進出口商品總值達3074億美元,同比上漲18.9%;2019年續漲至3173.7億美元。中國對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資也在這兩年持續上漲。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2018年中國對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資額為35.8億美元;2019年達43.1億美元,同比上漲20.8%。進入2020年,中國與拉美之間的貿易與投資成效作用于運輸市場,南美航線運價在7月以500美元/TEU觸底后強勢反彈,2020年11月底飆升至4805美元/TEU(見圖4)。今年5月上海港出口至南美基本港的市場運價已較年初翻倍,漲幅達130%。
業內專家認為,特朗普重回白宮,即使繼續對中國加征關稅,對南美航線運價影響也不及當年。原因是貿易量很難有暴發性增長,疊加新增運力,同時更多船舶正在考慮重返蘇伊士運河,噸海里數有望減少,這些因素或不利于南美航線的運價上漲。目前南美航線運價已經下行,11月8日,上海港至南美基本港的市場運價為5931美元/TEU,較前一周下跌6.7%。
由于集運市場受多重因素擾動,有專業機構認為特朗普掌權后該市場也蘊藏著機會。集裝箱租賃和交易平臺艾世捷(Container x Change)首席執行官Christian Roeloffs指出,隨著關稅提高,集裝箱進口成本上升,或將導致美國國內集裝箱供應收緊,供不應求的情況將刺激二手集裝箱交易上升。該機構認為關稅問題將提振集裝箱運輸需求。一旦美國啟動關稅加征政策,貨物從直航美國改為經停墨西哥,停靠數增加帶動集裝箱量的增加;此舉不僅將延長運輸時間還將消耗更多燃料,進而消耗運力、推漲運費。
特朗普政府提高關稅、加強貿易管制的政策可能改變現有市場格局,但華爾街金融市場對集運前景所持的悲觀預期或存片面性。集運市場運營具有復雜性,美國政策走向充其量是影響因素之一,尚不足以構成決定性影響。

為你推薦
德路里:未來五周主要東-西貿易航線預計取消48個航次

從24年11月18日到12月22日,主要的東西向主航線——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以及亞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已經宣布了48個航次取消,取消航次總數占計劃693個航次的7%。其中,約60%將在跨太平洋東向航線上,19%在亞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上,21%在跨大西洋西向航線上。...
2024-11-18 16:17:57
SCFI指數再轉跌!集運市場面臨傳統淡季

集運市場面臨傳統淡季,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終止三連漲再次轉跌,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運價還將繼續下滑。...
2024-11-18 06:28:48
Drewry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本周保持穩定

Drewry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本周(截至11月14日)環比上周持平,約為3,440美元 FEU,比2021年9月疫情高峰時的10,377美元 FEU下降了67%,比2019年疫情前1,420美元 FEU的平均水平高出142%...
2024-11-15 20:42:40
特朗普“關稅炸彈”沖擊集運市場?分析師:歷史貨運量不減反增

特朗普重返白宮,集裝箱航運市場是否會再次遭受沖擊?盡管輿論普遍認為,集裝箱航運將因特朗普的回歸而面臨巨大的風險,但數據顯示,關稅并未顯著減少貨運量。...
2024-11-13 19:06:01
德路里:未來五周主要東-西貿易航線預計取消48個航次

從24年11月11日到12月15日,主要的東西向主航線——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以及亞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已經宣布了48個航次取消,取消航次總數占計劃693個航次的7%。...
2024-11-11 14:31:49
全球班輪公司運力百強最新排名(2024年11月)

根據Alphaliner最新公布的數據,截止11月9日,全球在運營集裝箱船數量共計7154艘,總運力為3113 85萬TEU,折合約3 69億載重噸。其中,前三大班輪公司總運力占全球市場的46 28%。...
2024-11-09 10:40:15
特朗普重返白宮對美國集裝箱貿易的影響是好還是壞?

隨著特朗普贏得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集裝箱航運業將面臨更大的“運營復雜性”,但同時也蘊藏著新機遇。集裝箱租賃和交易平臺Container xChange認為,特朗普政府提高關稅...
2024-11-08 19:40:28
德路里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本周上升7%

Drewry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本周(截至11月7日)上升7%至3,444美元 FEU,比2021年9月疫情高峰時的10,377美元 FEU下降了67%,比2019年疫情前1,420美元 FEU的平均水平高出142%。...
2024-11-08 1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