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艘!德國知名船東看重中國船廠
2024-12-02 20:43:18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德國Briese Schiffahrt公司的龐大船隊更新計劃的新造船數量達63艘。
近日,德國最大的多用途船船東Briese Schiffahrt公司的首席執行官Wilke Briese表示,公司的大規模新造船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該龐大船隊更新計劃為公司船隊現代化戰略的一部分。
據了解,Briese Schiffahrt公司的大型船隊更新計劃的新造船數量已達約63艘,船型包括多用途船、集裝箱船、散貨船以及項目所需船舶等。其中約有37艘船舶已經交付,還有約26艘船舶待交付。Wilke Briese說:“我們的船隊更新計劃已經完成了一半。”
Wilke Briese認為自己的角色與他的父親Roelf Briese船長不同,“在我加入公司時,船隊的建設已經開始了。而我現在的職責還包括使這支龐大的船隊現代化,而這需要很多努力。”
其中一項挑戰是為其規模龐大的新造船計劃籌集資金。
過去,德國的KG(有限合伙企業)制度可以發揮這一作用,而如今,資金的來源更加廣泛。Wilke Briese表示:“我們在德國失去了一些銀行集群,因此在融資方面,我們必須變得更加全球化。”
據了解,工銀金融租賃公司(ICBC Financial Leasing)參與了幾筆最新的交易。
Briese Schiffahrts GmbH&Co.KG公司總部位于Leer,由Wilke Briese的父親Roelf Briese船長于1984年創辦,距今已運營40年。
Briese Schiffahrts公司的岸上辦公室員工總數現已超過225名,船上員工已達2000多名。船上員工來自不同國家,他們負責在船上處理全球范圍內的運輸任務。
公司官網顯示,公司目前擁有141艘船,其中包括將于2025年交付的8艘13000 DWT多用途船,以及2026年交付的2艘13000 DWT多用途船。
上世紀80年代末,公司開始按照最高技術標準對最初的一系列新造船進行項目規劃。即使在這一早期階段,公司也將重點放在了散貨/多用途船舶市場上。這一系列的項目也標志著公司海運船隊持續現代化運動的開始。
為了提高成本效益,公司在90年代開始在德國和國外進行各種系列船舶的項目規劃。其在中國的最初項目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
在中國的訂船情況
梳理Briese Schiffahrt公司的新造船計劃不難看出,其非常看重中國船廠。
該公司的新造船計劃中,最大的訂單為其在泰州三福船舶訂購的15艘13000DWT的多用途船。其官網顯示,已交付4艘,還有11艘將于2025年和2026年交付。該系列船舶為大湖型LakerMax船舶,可以通過圣勞倫斯海道和韋蘭運河到達美國五大湖。
值得一提的是,泰州三福船舶在多用途船舶建造領域具有顯著的市場地位,其萬噸級多用途重吊船占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全球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
此外,Briese Schiffahrt公司還在江門南洋船舶訂購了2艘40000DWT的散貨船,預計將于2025年交付。
根據克拉克森研究的數據,Briese Schiffahrt公司還在江蘇大洋海洋裝備有限公司訂購了6艘多用途船,在江蘇大津重工有限公司訂購了4艘5200DWT的小型散貨船。這些船舶將于2026年交付。
Briese Schiffahrt公司表示,訂購的多用途船均將交由子公司BBC Chartering運營。BBC Chartering是一家成立于1997年的全球領先的件雜貨航運公司,隸屬于Briese Schiffahrt集團,被認為是最大的多用途船運營商,擁有100多艘船。
此外,Briese Schiffahrt公司在集裝箱船領域的業務也有所增長,目前已接收了十幾艘集裝箱船。例如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黃埔文沖交付了6艘Bangkokmax集裝箱船,其中包括1930TEU的“Borkum”號(建于2023年)。
作為在支線集裝箱船建造領域市場占有率位第一的船廠,上述船舶為中船黃埔文沖自主研發的第四代BangkokMax新型集裝箱船產品,該型船適用于區域性運營,多掛港,裝卸頻繁的要求,既針對東南亞曼谷港、東南亞區域內運輸特征,也兼顧亞非、歐美航線需求,具有廣泛的市場適應性。該船型通過總體布置、優化設計,大幅提升載重量和貨物裝載能力,以及重箱數核心技術指標,與同型產品比較,單箱油耗下降近8%,滿足EEDI PHASE 3階段要求。
此外,黃海船廠也交付了6艘1781TEU船舶。該系列船為SDARI 1800型設計,總長171.90米,型寬28.40米,型深14.50米,設計吃水8.5米,結構吃水9.7米,航速18.7節。
Wilke Briese解釋說,公司之前在集裝箱領域運營的船舶為數不多。“我們只是想更新船隊,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增長。而且,當時還有相當不錯的建造船位,所以我們抓住了這個機會。”
不打算收購
Wilke Briese認為,全球多用途船市場“相當健康”,但歐洲市場則比較艱難。經濟不景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多用途產品船隊。但這與我們過去所處的危機水平仍相去甚遠。”
近年來,多用途航運市場在全球貿易和物流供應鏈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許多玩家選擇通過合并來提升競爭力。就在今年9月,為了迅速擴張在多用途航運領域的版圖,多用途船知名運營商荷蘭Spliethoff表示正在收購ForestWave Navigation,擬打造一個擁有147艘船的航運巨頭。
對于是否也計劃通過收購其他公司來進行擴張,Wilke Briese給出了否定答案。“我不認為我們會成為市場的整合者。我相信我們自己的團隊和全球架構,我們對目前的團隊非常滿意,我們完全可以依靠他們來發展業務。”Wilke Briese解釋道。

為你推薦
商船三井與關西電力將開展液化氫運輸船聯合研究

11月19日,日本商船三井宣布已與關西電力株式會社(KEPCO)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雙方將合作開展液化氫運輸船的聯合研究。根據諒解備忘錄,兩家公司將進行全面研究,以確定液化氫運輸船的最佳設計和操作要求。...
2024-12-02 06:34:00
盡管市場下滑,Hafnia仍實現公司歷史最佳前三季度業績

航運界網消息,Hafnia在11月27日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報告期內,成品油輪市場在第三季度季節性疲軟,但Hafnia實現了“公司歷史上最強勁的前三季度業績”,并大手筆分紅1 9億美元。...
2024-11-30 19:13:27
馬士基再表態:化石LNG不會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在全球航運業邁向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馬士基作為行業領軍者,其最新舉措和未來規劃引起了廣泛關注。馬士基董事長Robert Uggla在新加坡為公司第七艘甲醇雙燃料大型集裝箱船命名時,毫不掩飾地呼吁加強立法...
2024-11-30 19:04:05
馬士基參加第二屆鏈博會,強調數字化和脫碳對供應鏈的深刻影響

備受矚目的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已于11月26日起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開幕。鏈博會是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聚焦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國際合作。...
2024-11-29 18:44:35
每年25萬噸!赫伯羅特與中國企業簽署綠色甲醇長期合同

近日,金風科技全資子公司金風綠色能源化工科技(江蘇)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金風綠能化工”)與德國班輪公司赫伯羅特聯合宣布,雙方簽署了年交付量25萬噸的綠色甲醇照付不議長期合同...
2024-11-29 18:28:00
運力規模超600萬TEU!地中海航運持續擴張船隊

航運界網消息,聯盟重組下,目前全球最大的班輪公司地中海航運公司(MSC)仍然保持對提高運力的追求,除了大量訂造新船,繼續在二手船市場掃貨外,最近似乎又將火力瞄準了租船市場。...
2024-11-28 20:40:34
ONE完成收購印尼雅加達集裝箱碼頭

11月28日,全球第六大班輪公司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cean Network Express,簡稱ONE)宣布完成位于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新不碌港區(New Priok)的一號集裝箱碼頭New Priok Container Terminal One...
2024-11-28 20:11:56
高位清空船隊!Avance Gas官宣退出航運市場

作為全球領先的超大型氣體運輸船(VLGC)船東之一,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旗下Avance Gas Holding Ltd(OSE: AGAS)近日已宣布將通過一系列戰略性資產出售徹底退出航運市場。...
2024-11-28 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