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伯羅特CEO:規模比排名更重要
2024-05-19 13:25:54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圖源:Hapag-Lloyd官網
航運界網消息,赫伯羅特(Hapag-Lloyd)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在一季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規模比排名更重要,與其說保持排名前5的目標是一個“長期”戰略目標,不如說需要一定的規模才能保持競爭力。與此同時,最近幾周的運價突然暴漲,這超出了他的預期。
規模比排名更重要
毫無疑問,赫伯羅特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現在肯定是集運業的流量擔當,無論是退出THE聯盟,轉而與馬士基的“Gemini”合作,還是其“2030戰略”,都是當前市場的熱門話題。
此前,Sea-Intelligence分析師預測,競爭對手海洋網聯船務(ONE)將在2026年4月超過赫伯羅特成為全球排名第5的班輪公司。赫伯羅特想要在未來幾年內“抵擋”住ONE和長榮海運的攻勢,那么還需要更努力。
Rolf Habben Jansen表示,赫伯羅特在短期內排名第5還是第6并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保持前5的目標是一個“長期”戰略目標,將持續到2030年。
這并不讓Rolf Habben Jansen擔心,“這與其說保持前5,還不如說是你需要一定的規模才能保持競爭力。”
他指出,赫伯羅特不會很快被ONE超越。
“當你看這些排名時,赫伯羅特和ONE以及長榮海運總是非常接近。排名可能會在某個時候發生暫時的變化,這是可能的。就我個人而言,我不認為明年這種情況會發生。但時間會證明一切。”
他說,“當我們說想保持前5名時,這意味著我們想保持一個規模,使我們能夠成為排名前5的航運公司。就目前而言,老實說,我也希望能保持這一地位。”
Rolf Habben Jansen強調,“規模對于赫伯羅特跟上競爭對手至關重要。”
他補充道,“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大的公司正在擴大規模。保持一定的規模很重要,這與規模效應有關。”
“我們相信,如果我們保持前5的位置,從長遠來看,我們仍有足夠的規模具有競爭力。”
運價突然暴漲
上周,Drewry世界集裝箱指數(WCI)周環比大幅上漲了16%,至3159美元/FEU。截至5月16日的本周再漲11%,至3511美元/FEU。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104%;較2019年疫情前1420美元/FEU的平均水平高出147%。
其中,從中國出發的航線,全面上漲。上海-鹿特丹上漲12%至4172美元/FEU,上海-熱那亞上漲11%至4776美元/FEU,上海-紐約上漲12%至5717美元/FEU,上海-洛杉磯上漲12%至4476美元/FEU。
Drewry預計,由于需求增加、運力緊張以及需要重新定位空集裝箱,中國以外的運價將上漲。
Drewry指出,5月1日起,多家船公司調漲GRI,美線、歐線的運費顯著上漲。這一費率的上升源于需求的激增以及艙位供應的緊俏,同時亞洲地區空箱短缺進一步推動了本次調價。
此外,天氣條件以及上海和寧波等主要港口的擁堵,是推動運費上升的潛在因素。
運價突然上漲讓赫伯羅特的首席執行官懵圈!
Rolf Habben Jansen說:“老實說,我也對我們看到的漲幅感到有些意外,尤其是在過去幾周。”
他解釋稱,“我們可能會有一個稍早的旺季,因為目前的運輸時間更長,而且由于這些不確定性,客戶可能會試圖更早地安排出運。”
“在過去的幾周里,我們也看到了非常強勁的需求。為什么會這樣,我想我們只能推測。”
不過,他坦言無法指出需求和運價突然飆升的確切原因。他也沒有看到需求有什么不同尋常之處。
他指出,“不,總的來說,這是正常的貨運,而且涉及了許多不同的細分市場。”他警告稱,不要過度地解讀市場波動。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應該對幾周內看到的強勁需求過于興奮。3周前,我們看到的是今年相當正常的模式,現在運價飆升,我們需要看看未來幾周的發展情況。”
是“囤貨潮”還是旺季提前?
盡管疫情導致的混亂局面尚未走遠,但由于紅海危機,導致目前貨物嚴重延誤。這可能促使更多托運人現在就開始為圣誕購物季訂購貨物,導致海運需求的驚人增長。
Rolf Habben Jansen也指出一些跡象,旺季似乎已經比往年提前幾個月開始。
他說,“我曾說過,如果今年的旺季提前一點,我不會感到驚訝,因為人們希望在發生這么多事情的情況下規避一些風險。在這個時間點上,我們看到的是更長的運輸時間,以及所有的不確定性,人們實際上可能會試圖早一點把東西運進來。”
然而,Rolf Habben Jansen并不認為紅海危機是運價突然暴漲的主要原因。
他解釋稱,“可能與此有關,但老實說,對我而言,這聽起來有點不合邏輯。”
“我認為這是一個相當合理的模式。現在需求激增,這當然會推動短期運價上漲。”
Rolf Habben Jansen認為,集運需求的增長是由于“托運人的某種緊張情緒”,而這是在“正常合同季”之后出現的。
傳統上,每年的前幾個月歷來是船公司和托運人之間簽訂合同最繁忙的時期。
他表示,一個基本上已經解決的方面是長協合同,這些合同現在大多以“與去年類似或略高的水平”簽訂。
“我們在簽約季的做法是努力確保比前一年高一點。總的來說,我對此感到滿意。”
托運人的焦慮導致運價飆升?
很明顯,運價的突然上漲也讓船公司措手不及,市場分析師則正忙著理解這種情況,他們認為,托運人的緊張情緒可能是運價突然飆升的部分原因。
分析師Vespucci Maritime創始人Lars Jensen表示:“有跡象表明,在一些重大供應鏈中斷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了一個早期的旺季即將到來。”
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較小的托運人迫切希望確保艙位,這推高了價格,而較大的客戶則沒有面臨同樣的挑戰。”
Peter Sand指出,“如果將從遠東運往歐洲的集裝箱數量與去年同期進行比較,并將這些數字與目前歐洲的基本經濟增長進行比較,就會出現不匹配。”
“我認為這是因為托運人可能擔心,如果他們不能盡快發貨,第三季度對他們來說可能會很困難。”
MSC率先推出10000美元保艙運價!
有市場傳聞稱,目前全球最大班輪公司地中海航運(MSC)在5月10日重新推出了所謂的保艙運價--鉆石級運價(Diamond Tier),即美西8000美元/FEU,美東10000美元/FEU,在5月15日至31日期間有效。
對此,市場也在觀察其他船公司是否會跟進。但本質上,最大的問題是運價將上漲多久,或者穩定在什么水平。
Drewry分析師Philip Damas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目前的運價上漲的可持續性,但其中一些因素是短期的。”
因此,他建議客戶和公司使用長協合同價格。“在這個動蕩的市場中,合同運價顯然是托運人的一個選擇。”
Lars Jensen總結道,“因此,在這一切的背后,你必須記住,隨著越來越多的船舶交付,運力狀況正在不斷改善。”

為你推薦
達飛最新研判:運力過剩在即運價將回落

全球第三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達飛集團 (CMA CGM) 預計隨著新船訂單陸續交付,運力增加將導致運費下跌。此前,班輪公司為規避紅海危機而改變航線,運力一度緊張的局面將得到緩解。...
2024-05-18 20:40:51
在動蕩的市場中尋求轉型!達飛一季度營收超預期

航運界網消息,達飛集團5月18日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財報披露,在行業繼續正常化的背景下,達飛集團在適應新的市場條件方面表現出了靈活性和韌性。...
2024-05-18 18:56:40
凈利創歷史新高!Seanergy:2025仍將供不應求

希臘純海岬型船東Seanergy Maritime Holdings(以下簡稱“Seanergy”)成為了第一季度干散貨市場“淡季不淡”的最大受益者,凈利潤創下歷史新高。...
2024-05-17 19:20:02
重慶長航川江船業管理權移交長航上海公司

5月15日15時,重慶長航川江船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江船業”)管理權移交交接儀式在重慶長壽舉行,重慶長江輪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公司”)和上海長江輪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公司”)...
2024-05-17 17:51:26
再創新高!大韓海運一季度盈利同比翻番

韓國SM集團旗下航運子公司大韓海運(KLC)5月17日發布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52億韓元(約合3 8億美元),同比增長45 2%;實現營業利潤1267億韓元(約合9335 3萬美元),同比增長111 7%;實現當期凈利潤823億韓元(約合6064萬美元)...
2024-05-17 16:43:06
創歷史新高!國能航運貨運量突破1億噸

截至5月14日,航運公司年累計完成貨運量10003 5萬噸,超年計劃進度413 4萬噸,同比去年提前14天突破1億噸,貨運量創公司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2024-05-17 07:57:51
日賺54.5萬美元!Seadrill一季度開局強勁

海上鉆探承包商Seadrill Limited最新成績單令人矚目,該公司報告稱,其第一季度單井合同日費達到了創紀錄的54 5萬美元。...
2024-05-17 07:56:22
以星航運與菜鳥合作美西快航

菜鳥此次使用的是以星ZEX美西電商快線服務,該快線專為華南跨境電商賣家量身打造,12 5天直達洛杉磯。
5月15日,以星攜手菜鳥,首批滿載阿里巴巴電商平臺產品的集裝箱完成裝船作業,于深圳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順利啟航,駛往美國洛杉磯。...
2024-05-16 2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