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讓中國造船業更偉大?!全球船東涌向中國船廠

美國針對中國建造船舶的“天價”港口費政策并未動搖全球船東在中國船企訂造新船的決心。
近日,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發布報告稱,響應國內振興造船業的強烈呼聲,美國已經開始采取行動,試圖重建舉步維艱的造船業,并削弱中國在全球造船行業的主導地位。然而,盡管美國密集出臺的政策行動曾一度引發市場劇烈反應,但隨著相關政策逐漸成形,許多航運公司正加速推進在中國船企下單訂船的計劃。
報告指出,造船業成為中美競爭加劇中的一大焦點。2024年,中國在全球商船建造市場所占份額超過了53%,而美國僅占0.1%。僅中國船舶集團在2024年建造的商船噸位數量,就已經超過了美國自二戰結束以來整個造船業的累計造船總量。
為了動搖中國船企的主導地位,近年來美國提出了一系列舉措試圖重塑行業格局。去年4月,在美國五家工會的請愿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起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2025年4月17日,美方公布了301調查最終措施,決定對中國船東和運營商、中國建造船舶以及在美國以外任何地區建造的汽車運輸船收費。
雖然USTR的最終措施計劃在10月14日才正式生效,但301調查及相關政策討論已經對全球新船訂單格局產生明顯影響。
CSIS援引S&P Global指出,在USTR于2024年4月宣布啟動301調查后,中國船企的新船訂單量短期內大幅飆升,2024年下半年全球新船訂單75%以上流向中國船廠(按噸位計算)。此次訂單激增的時機表明,美國政策聲明很可能影響了買家的決策,船東似乎急于在限制措施落地前鎖定中國船企的建造合同。
在這股熱潮過后,進入2025年市場調整、新船訂單顯著下滑,2025年1月中國船企接單量占比跌破50%,是自2023年9月以來的最低月度紀錄,顯示出市場在經歷前期搶訂潮后已出現產能飽和與訂單積壓。
在USTR于今年2月發布了針對中國航運、物流及造船業的301條款計劃,建議對船隊中含有中國建造船舶的運營商、以及可能在中國訂造船舶的運營商征收港口服務費之后,中國船企的新船訂單量更進一步大幅下滑。今年3月至5月,中國船企接單量占比降至30%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以日韓為首的非中國船企接單量依舊保持穩定,這表明全球整體需求并未崩潰,只是中國船企訂單大幅縮水,美國的政策措施確實在影響船東對中國船企的下單意愿。

然而,這種沖擊只是暫時性的。最新數據顯示,到2025年夏季中國船企的接單量開始恢復,6月份中國船企所占份額回升至65%以上,8月更達到了84%。
這與馬士基、地中海航運、達飛等全球主要集運巨頭近期的表態相一致——美國政府的收費政策對其訂船行為幾乎沒有影響。自USTR于2025年4月宣布收費方案以來,僅地中海航運就在中國船企訂造了12艘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占中國船企4月至7月接單總量的22%左右(按噸位計算)。
與此同時,最近有消息稱,達飛已經與大連造船簽署6+4艘220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建造意向書;馬士基計劃訂造最多12艘18000TEU雙燃料LNG動力集裝箱船,船廠可能選擇新時代造船或者揚子江船業。
根據克拉克森上個月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1-8月,全球累計新船訂單成交量為1912艘3448萬CGT,按CGT計,同比去年1-8月的2190艘4014萬CGT減少14%。其中,中國船企接單872艘1396萬CGT,同比下降17%,市場占有率為40%,排名全球第一。
截止今年8月底,全球手持訂單量為1.649億CGT,環比7月底減少了98萬CGT。其中,中國手持新船訂單量達到9992萬CGT,同比增加1360萬CGT,環比增加42萬CGT,以61%的市場占有率繼續穩居第一。
CSIS總結稱,展望未來,美國造船政策的走向不僅取決于USTR的港口費制度,還將受美國國會正在審議的《美國船舶法案(SHIPS for America Act)》影響。《美國船舶法案》于2024年12月首次提出,并在2025年4月修訂后重新提交,與USTR“一刀切”的收費機制不同,該法案特別針對中國船舶集團,將對旗下船廠建造船舶征收更高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航運公司似乎并未因《美國船舶法案》及其對中國船舶集團建造船舶征收的更高費用而卻步。2025年前8個月,中國船舶集團旗下船廠承接的新船訂單占中國接單總量的40%以上,這一比例與往年持平甚至更高。
據了解,CSIS于1962年由海軍上將阿利·伯克和大使大衛·阿希爾成立,是美國國內規模最大的國際問題研究機構,總部設在首都華盛頓特區。CSIS就經濟和安全問題,進行政策研究和政治戰略分析,其重點放在技術、公共政策、國際貿易和金融、能源等。近年CSIS加強了對亞太的研究,是對共和黨政府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智庫之一。
為你推薦
船隊老齡化嚴重!分析師:支線船市場正迎來“黃金時刻”
在被超大型船舶和創紀錄新船訂單主導的集裝箱航運市場,長期不太受關注的“支線船”正逐漸成為業內焦點。船舶經紀商Intermodal最新市場分析顯示,在未來兩年大船運力大規模投放、供給過剩隱憂加劇的背景下...
2025-10-05 23:14:00
超300艘!新船訂單大跌!全球造船業綠色轉型放緩
在全球航運業加速綠色轉型的背景下,清潔能源船型在新造船市場中的比重持續攀升,逐漸演變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核心方向。但隨著新船訂單量的大跌,全球造船業綠色船舶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增長幅度開始逐漸放緩。...
2025-10-05 08:39:00
不確定性!航運仍然可以提供堅實的投資機會
航運界網消息,盡管全球航運正進入一個增長脆弱、成本上升和不確定性增加的時期,但對于有長遠眼光的投資者來說,航運仍然可以提供堅實的投資機會。與此同時,航運高管建議投資者提前為船舶鎖定租約。...
2025-09-27 17:46:38
中遠海運蟬聯全球最大船東!MSC成最大“黑馬”?
英國咨詢公司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MSI)近期發布了最新船東排名。該排名以當前運營船隊的載重噸位為序(不包含訂單、海工或郵輪資產),并與去年同期榜單進行了對比。...
2025-09-25 20:56:23
192艘!又一船型訂單爆發!中國船企成最大贏家
支線集裝箱船正成為今年新造船市場的最大亮點,中國船企憑借價格與產能優勢承攬了其中絕大部分訂單,在這一細分市場持續鞏固主導地位。...
2025-09-20 16:49:10
克拉克森研究:集裝箱船熱潮終于刮向“支線型”
去年11月,克拉克森研究對集裝箱船市場做匯報發言時提出集裝箱船的訂單和更替以大型船為主,而支線型集裝箱船船齡普遍較老。...
2025-09-17 20:57:17
希臘船隊規模持續擴張
從絕對增量看,船隊規模凈增214艘,而2023年、2022年分別新增85艘、286艘。與此同時,希臘船東數量從592家微降至588家。從企業規模看,擁有25艘及以上船舶的船東數量首次達到60家...
2025-09-16 08:0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