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國際石油公司轉型,更加重視LNG
2024-09-13 20:47:46
來源:中國石油報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今年年初以來,五大國際石油公司(bp、殼牌、道達爾能源、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加大油氣投資,油氣產量呈恢復性增長態勢。受天然氣價格下跌、煉油利潤率降低等因素影響,五大國際石油公司經營業績普遍下滑,但仍處于較好水平。在發展戰略上,五大國際石油公司呈現重新重視油氣業務、提升LNG戰略地位、以更務實的態度持續調整能源轉型戰略等新特點。
經營業績處于近5年的較好水平
油氣產量普遍增長,美國2家油氣公司產量增長最為矚目,已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今年上半年,五大國際石油公司平均油氣產量為300萬桶/日,同比大幅增長5.49%,扭轉了自2020年以來油氣產量持續下滑的態勢。除道達爾能源因剝離加拿大油砂資產,油氣產量下降1.88%外,其他4家石油公司的油氣產量均有所上升,其中以美國2家石油公司油氣產量增長最為矚目。埃克森美孚今年上半年油氣產量同比增長9.48%,達407.1萬桶/日,已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主要得益于美國二疊紀盆地和圭亞那深水創紀錄的產量增長。收購先鋒自然資源公司后,埃克森美孚在美國二疊紀盆地的產量達到120萬桶/日,占總產量的比例高達30%。雪佛龍上半年油氣產量達331.9萬桶/日,主要得益于對PDC能源的成功整合以及在美國二疊紀盆地的產量創歷史新高。歐洲2家石油公司bp和殼牌油氣產量也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僅為2019年產量的60%。
原油加工量增減不一,成品油銷售量普遍下滑。今年上半年,五大國際石油公司平均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2.91%,其中埃克森美孚原油加工量下滑最快,降幅達7.22%,除因煉油利潤率下降、開工率不足帶來的加工量下滑外,剝離公司在意大利、泰國和美國蒙大拿州比林斯的煉油資產進一步加劇其下滑態勢。今年上半年,殼牌的原油加工量逆勢增長4%,主要是計劃外的煉廠維護減少使開工率從2023年上半年的88%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92%。五大國際石油公司成品油銷售量普遍下滑,平均降幅為2.85%,主要由于市場需求疲軟。
凈利潤降幅明顯,但仍處于較好水平。今年上半年,五大國際石油公司經營業績普遍下滑,平均營業收入為1262億美元,同比下降3.78%;平均凈利潤達100億美元,同比下降21.21%。主要是受天然氣價格下跌、煉油利潤率收窄以及勘探開發等經營性支出增長的影響。其中bp利潤下滑最為嚴重,同比下降78.68%,主要是縮減德國部分煉油業務導致資產減值和遞延稅的增加。bp預計,這種對利潤的不利影響可能會延續到今年第三季度。盡管五大國際石油公司經營業績有所下滑,但仍舊處于近5年的較好水平。
資本支出保持平穩,上游投資占比持續提升。上半年,五大國際石油公司延續資本紀律,平均資本支出為96.74億美元,與2023年基本持平。分板塊看,五大國際石油公司普遍增加油氣投資,上游業務投資合計同比增長3%,占投資總額的比例持續提升,達82%,反映出這些公司對油氣戰略地位的認同逐漸趨于一致,即碳中和趨勢不可逆轉,但油氣仍在能源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雪佛龍上游支出增長最為明顯,同比增長19%,除了加大在美國二疊紀盆地的投資外,還在西非和南美陸續布局新的勘探項目。bp上半年上游投資也大幅增加了14.6%,啟動了一批油氣項目,最為矚目的是在美國墨西哥灣啟動第6個生產中心,對Kaskida深水項目作出最終投資決定,該項目目前已探明的可采資源量約為2.75億桶油當量,預計于2029年投產,產能將達到8萬桶/日。
對傳統油氣業務定位更趨清晰
對油氣業務持更加積極的態度,美國石油公司加大油氣業務投資,歐洲石油公司不再堅持減產目標。當前,五大國際石油公司對傳統油氣業務定位更趨清晰,中短期內保持油氣業務盈利的持續增長,用傳統業務收入扶持盈利水平低甚至還不能實現盈利的低碳業務。
美國石油公司聚焦核心戰略區域,重點投資更具競爭優勢的深水和美國本土非常規資產,預計未來幾年,非常規油氣產量將占其油氣總產量40%左右。
歐洲石油公司不再縮減油氣產量,bp在上半年投資分析會上明確,未來關注的是投資回報和現金流,而非產量。此前制定的2030年減產25%到200萬桶/年的目標會根據環境變化靈活調整,產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要依賴2024—2025年油氣項目的經濟性和作出最終投資決定的項目數量。bp公司清楚地表明了對油氣戰略地位的認同,以及重新注重核心油氣資產創效能力的持續增長。殼牌明確提出,將保持油氣產量的穩定或小幅增長,將在今年啟動一些新的勘探項目。道達爾能源提出,未來5年內,將保持油氣產量2%—3%的增長,預計到2028年,油氣產量將從2023年的270萬桶/日提升至280萬桶/日。
進一步提升LNG的戰略地位,力求構建穩定、多元、安全的LNG產業鏈。五大國際石油公司普遍認為,LNG業務是實現能源轉型和保持高盈利水平的引擎,將進一步提升其中長期戰略地位。殼牌在2024年發布的最新能源轉型計劃中提出,LNG業務是其發展的重中之重,到2030年,LNG的業務規模較2022年增長20%—30%,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重將從2023年的22%提升至26%;通過收購新加坡LNG貿易商蘭亭能源等,增加LNG資產組合的多元化和靈活性,服務殼牌成為全球最大LNG公司的發展目標。
道達爾能源將LNG視為公司兩大能源轉型戰略之一,進一步加強全產業鏈布局,在南非、納米比亞及蘇里南地區增加天然氣勘探投入;在亞洲簽訂了總計130萬噸的LNG中長期供銷協議;通過并購成為馬來西亞第三大天然氣運營商。bp、殼牌和道達爾能源還將聯合競購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位于阿聯酋魯韋斯的綠地液化天然氣出口項目的股權,該項目的總液化能力將達到960萬噸/年。埃克森美孚在莫桑比克、巴布亞新幾內亞開發的大型LNG項目,以及參與的卡塔爾北方氣田東擴項目投產后,預計到2027年LNG供應量將達到2700萬噸/年。
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持續調整轉型戰略,更加注重低碳業務的靈活性和盈利性。五大國際石油公司普遍認識到,能源轉型需要平穩過渡和有序推進。歐洲石油公司修正減排目標,縮減低碳領域投資規模和優化業務布局。bp將減少2024年的低碳投資,退出或暫停了部分成本飆升的海上風電項目;電動汽車充電業務重點布局的國家從12個縮減至4個(英國、德國、中國、美國)。殼牌提出,能源轉型要更加突出“更大的價值、更少的排放”,修改甚至放棄了之前制定的2030年和2035年凈碳強度減排目標,在地域分布、產品組合等方面進一步集中可再生能源布局。美國石油公司在《通脹削減法案》政策鼓勵下,低碳轉型表現更為積極,在碳捕集與封存(CCS)、生物燃料、氫能等領域顯著增加投資,積極探索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的低碳轉型路徑。
文/夏初陽 余嶺 李蘇曉,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報

為你推薦
中國船東協會成功召開干散貨航運市場情況調研會

2024年9月10日下午,中國船東協會干散貨航運市場調研會在上海成功舉辦。來自上海招商明華船務有限公司、江蘇遠洋運輸有限公司、大連商品交易所、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等8家單位的10余位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調研會。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守國出席會議。...
2024-09-12 21:06:50
中國船東協會出席國際航運公會董事會會議

2024年9月10日,國際航運公會董事會在英國倫敦召開,并同步設立線上會議室,以全球化視角深入探討航運業的當前挑戰與未來發展路徑。...
2024-09-12 21:05:47
遙遙領先!中國造船專業教育質量遠超韓國

韓國學界表示,中國高校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的師生比明顯低于韓國,甚至有些大學的教授數量比新生還多,從而為每個學生營造了可以集中學習的環境,教育質量不斷提高...
2024-09-12 19:59:00
兩千億市值“大船”啟航!軍工央企全面深改再出發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改進武器裝備采購制度...
2024-09-11 20:57:21
“影子船隊”不斷膨脹嚴重威脅航運安全

近日,哥侖比亞船舶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Mark O’Nei表示,近年來,“影子船隊(shadow fleet)”船舶數量的增加,是航運領域“守法者與違法者之間”兩極分化的跡象。...
2024-09-11 19:39:43
國內首個!船用燃料質量流量計系統技術標準通過評審

9月5日,由中國船燃牽頭組織的《船用燃料質量流量計加注交接系統》,團體標準評審會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這是國內首個規定船用燃料質量流量計加注系統的專業性標準。...
2024-09-11 19:27:00
集運MaaS平臺上線: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賦能

2024年9月10日,由上海市交通委和上港集團共同打造的國際集裝箱運輸服務平臺(集運MaaS)系統正式上線。該平臺是以港口服務為核心的統一公共服務平臺,在上海海關、上海海事、國鐵集團等有關政府部門的精心指導和關心下,遵循“安全共享、聚合共贏、數智引領、...
2024-09-10 20:21:54
剩下的時間不多了!美國港口罷工仍處僵局尚未談判

航運界網消息,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和代表港口碼頭運營商和海運承運人的美國海運聯盟(US Maritime Alliance,USMX)的合作協議將于9月30日到期。截至目前,雙方仍未進行談判。...
2024-09-10 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