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MA FIRST:船載碳捕集是船舶脫碳的實用解決方案
ERMA FIRST集團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 Konstantinos Stampedakis
ERMA FIRST集團表示,2030年、2040年和2050年海事脫碳目標仍然是可以實現的,但利益相關方需要盡早采取直接行動。
在監管框架仍在不斷發展、低碳替代燃料何時上市尚不確定的背景下,這家可持續海洋技術供應商強調了采用多元化方法解決船舶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益處。
要通過國際海事組織(IMO)的驗證節點指標,力爭到2030年減少30%的溫室氣體排放,到2040年減少80%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僅需要提高效率,還需要開展碳交易,應用更環保的燃料。ERMA FIRST認為,行業需要采取直接干預措施,捕集目前傳統動力船舶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IMO 2024會間工作組審議了挪威提供的證據,即從船舶廢氣中去除 70% 二氧化碳的試點裝置。ERMA FIRST公司最近獲得確認,利用船載碳捕集與封存(OCCS)來減少船舶排放的實用方法對船東具有顯著的吸引力。Capital Gas 公司在一份意向書中指定為其4 艘 22000立方米液化二氧化碳 (LCO2)運輸船安裝ERMA FIRST CARBON FIT 碳捕集解決方案,這 4艘船舶將于2026年從現代尾浦船廠交付。
“這個項目不僅是ERMA FIRST公司及其CCS技術的重大突破,也是航運業邁向低碳運營的重大突破。”ERMA FIRST集團聯合創始人兼總經理Konstantinos Stampedakis評論道。“在正常情況下,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系統有望將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5%至30%。在這個具體項目中,二氧化碳捕獲率預計將超過70%。這將在幫助Capital Gas公司實現其脫碳目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Capital Gas還通過這一解決方案與Babcock建立了合作,采用了該公司的LGE ecoCO2®系統,下游的液化二氧化碳將被儲存在船上的加壓低溫罐中,以便隨后卸載。
ERMA FIRST CARBON FIT 獲得了LR和DNV的原則性認可 (AiP)。在 Capital Gas 指定的“深海”版本中,該系統采用基于專有胺溶劑的胺吸收技術來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碳。再生后的溶劑可以重復使用,創造了一種CCS再生循環。更簡單的氫氧化鈣系統則主要針對短途海運船舶。
CARBON FIT定位清晰
這家供應商承認,將CARBON FIT 定位成應對當前脫碳挑戰的實用解決方案,就有責任為所面臨的挑戰提供詳細的答案。
使用烷醇胺吸收二氧化碳是一種成熟的工業實踐,二氧化碳的吸收率取決于所使用胺的類型。該解決方案在工藝的另一端將二氧化碳從溫度升高的胺中分離出來,以便進一步加工。
RMA FIRST 選擇了一種專有產品,該產品具有很強的抗溶劑降解能力,經過預處理可防止 SOx、NO2和顆粒物的污染,并可在約40-60攝氏度的相對低溫下運行。
將這種解決方案推廣到海事行業意味著要驗證設備不會受到船上使用帶來的運動、振動和環境的影響,這一過程既涉及到內部工作,也包括與挪威蒙斯塔德技術中心的磋商。
例如,與陸基系統不同,船上碳捕集涉及間歇性煙氣供應。ERMA FIRST系統的設計用途是處理船舶持續排放的滑流煙氣,而不是整個氣流,可以去除煙氣中90%的二氧化碳,相當于海上總排放量的40-50%。
ERMA FIRST 解決方案采用模塊化設計,適用于多個項目,各組件可安裝在船上的不同位置,以便充分利用可用空間。不過,該公司也強調,二氧化碳捕集率取決于船舶特性,特別是可用動力和蒸汽。
為變革賦能
系統所需的熱能可利用船上鍋爐的蒸汽提供,而這反過來也要求使用具有耐熱性的胺混合物。ERMA FIRST系統的電能需求約為400-450千瓦時/噸二氧化碳,熱能需求約為800千瓦時/噸二氧化碳,分別由船舶的輔機和鍋爐提供。
ERMA FIRST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Konstantinos Stampedakis 解釋稱:“該裝置需要電力來運行泵、鼓風機、閥門等電氣元件,并需要蒸汽來再生胺和釋放捕獲的二氧化碳。該技術在LNG運輸船和油輪上尤其有效,通常無需改裝即可提供所需的蒸汽。如果船舶的鍋爐較小(如散貨船),還可以采用更為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
他補充說,將碳捕集作為改進 CII 的一種手段和應對EU ETS的一種工具納入監管框架,將非常有助于打消一些船東對碳捕集的疑慮。
但是,由于監管機構現在正視脫碳給全球航運業帶來的巨大挑戰,其他人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顯然,業界可接受的解決方案正在擴展。
Konstantinos Stampedakis指出:“采取直接行動,并投資于可幫助營運船舶實現減排目標的技術,不僅能提升競爭力,也對環保有益。”

為你推薦
MAN甲醇雙燃料發動機接獲多艘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

近日,MAN Energy Solutions宣布已成功接獲多筆訂單,訂購其MAN B&W G95ME-LGIM Mk 10 5型甲醇雙燃料發動機,旨在為一系列超大型集裝箱船提供動力。自2021年G95ME-C10 5-LGIM 甲醇雙燃料發動機上市以來,該發動機在韓國、中國和日本各船廠的訂單已累計達到95臺,其中 5 臺已...
2024-11-02 09:32:51
強強聯合!中船發動機與北海造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11月1日,中國船舶中船發動機與北海造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船發動機黨委書記、董事長付向昭,北海造船黨委書記、董事長溫永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羅樂,中船發動機副總經理陳義仿等出席簽約儀式,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2024-11-01 19:25:41
國內首單!“粵電83”輪加裝旋筒風帆正式簽約

10月28日,“粵電83”輪加裝旋筒風帆EPC總包合同簽約儀式在中國船舶七〇二所舉行,七〇二所黨委書記周偉新、“粵電83”輪船東超康投資有限公司李洪副總經理等嘉賓到場祝賀,共同鑒證了首份國產風力助推轉子(即旋筒風帆)加裝實船商用訂單的誕生。...
2024-11-01 19:21:03
南通遠洋配套/威海重工科技攜“海盾”系列產品亮相大連海事展

2024年11月1日,第十六屆大連國際海事展覽會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圓滿閉幕。南通遠洋配套 威海重工科技作為中遠海運重工四大板塊之一的專業化配套企業,積極響應中遠海運重工“綠色化生產、數字化運營、智能化制造”的發展理念,展示了其在“數字智能”和“綠色低碳”兩大領域...
2024-11-01 18:00:26
奧賽能:新質動力,綠航未來 - 第二屆中瑞海事論壇在寧波成功舉辦

2024年10月28日,第二屆中瑞海事論壇在寧波成功舉辦,論壇以“新質動力,綠航未來”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中國及瑞士兩國的企業、行業協會、高校及研究機構的100余位專家及代表參會。論壇由寧波中策動力機電集團有限公司、奧賽能(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2024-11-01 11:14:12
WinGD推出LPG預裝配方案助力氨貿易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溫特圖爾發動機有限公司WinGD推出LPG預裝配方案,該方案使X-DF-A氨燃料發動機在交付時具備應用LPG的能力。這一“預裝配”解決方案將使正在建造的滿足全球氨貨運需求的船舶,同時也可實現LPG的運輸。...
2024-11-01 06:26:53
全球首張!中興海陸獲中國船級社無人機檢測技術認證

10月30日,以“匯聚產業鏈成果,促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大連國際海事展開幕。當日下午,中國船級社(CCS)為中遠海運重工旗下的專業檢測公司中興海陸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興海陸”)...
2024-10-31 19:55:59
武漢船機承接24艘滬東中華卡塔爾LNG船批量配套設備訂單

近日,中國船舶武漢船機成功中標滬東中華24艘卡塔爾27 1萬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氣船錨絞機、舵機項目。該批次LNG船是“卡塔爾百船建造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船舶配套設備將于2026年至2032年陸續交付。...
2024-10-31 19:49:41
雙瑞環境黨委書記、總經理付洪田帶隊拜訪日本客戶

10月23日-31日,雙瑞環境黨委書記、總經理付洪田帶隊在日本地區拜訪了名村造船、瀨野汽船、洞云汽船、敷島汽船、喜多浦海運、東慶海運等多個客戶,就當前航運業挑戰與機遇、船舶脫碳等熱點問題與客戶進行了深入交流。...
2024-10-31 19: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