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造船市場進入“觀望”狀態?
2014-04-04 08:51:09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期,在全球新造船下單情況有所放緩的形勢下,船東開始持觀望態度,密切關注造船廠提出的新造船價格走勢。
根據造船海洋日刊消息,船舶經紀商Golden Destiny報告最近一周內,全球新造訂單量共有27艘、142萬DWT,總值約達到5.43億美元,包括11艘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2艘油輪以及1艘液化氣船(船型 船廠 買賣)等。其以艘為準,環比上周下降57%,同比下降33%,其中,散貨船訂單量較上周(34艘)下降了68%;油輪訂單量較上周(8艘)下降了75%。
與此相反,全球航運市場依然受到產能過剩影響,雖然逐步呈現恢復勢頭的美國及歐洲經濟對其產生積極影響,但產能過剩問題持續妨礙船舶的供需平衡。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協會(BIMCO)在目前的年度報告中顯示,雖然全球經濟的漸進復蘇帶來了航運產業從長時間的下滑中可以擺脫出來的希望,但是受到還未解決的產能過剩問題及接連不斷出現的新造船訂單等影響,航運市場的復蘇不會很快到來。
據了解,目前散貨船、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油輪等3大傳統船舶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約“過剩”20%。
釜山大學造船海洋全球核心研究中心(GCRC-SOP)表示,根據IMF展望,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及進口貨物增長率估計分別到3.6%及4.8%,都同比上升,因此將來集裝箱船及油輪等的船舶需求也會隨之有所上升。
今年干貨物運輸需求或達到相比4.4%的船隊增長率稍高的4.5~6%,市場復蘇會呈現緩慢趨勢,不過在市場上已經有很多船舶,因此供需情況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均衡。
尤其是,主要航運公司在“規模經濟”戰略下,接連把8000TEU以上規模的大型船舶推出到市場上,集裝箱船的增長率或保持與貨物需求增長率差不多的5.7%水平。
該研究中心還表示,航運業界眼下難以期待新興國家的特別需求,又鑒于目前的全球經濟狀況,船舶的產能過剩問題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
在此背景下,2014年的全球航運市場或出現產能過剩及環保船舶新船訂單在一定程度抵消了發達國家經濟復蘇所帶來的需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