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水面航行器的海戰時代
2014-04-08 08:23:54 來源:搜狐軍事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資料圖:即將部署在美國海軍新瀕海戰斗艦上的艦隊級無人駕駛水面航行器。
美國“海軍技術網站”2014年2月11日發表了格蘭特•特恩布爾的文章:Autonomous & intelligent:the era of unmanned naval warfare。文章稱,雖然無人駕駛系統的自主駕駛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無人駕駛貨船之類的大型平臺要想投入運營尚需時日。作者認為,即使自主駕駛技術真的成熟了,美國海軍目前也不會建造無人駕駛航空母艦,小型無人駕駛水面航行器還是發展的主流。文章編譯如下:
雖然無人駕駛艦艇不像無人駕駛飛機以及無人駕駛車輛一樣普遍存在,但是無人駕駛艦艇正在慢慢成為世界各地海軍艦隊的組成部分。無人駕駛艦艇更具成本效益,并能夠顯著減少海軍士兵在沖突地區所面臨的作戰風險。但是無人駕駛艦艇面臨什么樣的挑戰,以及如何才能克服這些挑戰呢?
去年12月,英國機械工程集團勞斯萊斯公司(Rolls Royce(船機庫 位置))預測,在未來10年內,無人駕駛貨船將投入運營。無人駕駛貨船將能夠自動導航(產品庫 求購 供應)跨越巨大的海洋,并能夠自動避開危險,船上將不搭載一名船員。
盡管勞斯萊斯公司的預測充滿了自信,但想讓我們的運輸線上擠滿無人駕駛貨船仍然是一個遙遠的夢想。然而,在國防和安全領域,無人駕駛艦艇已經顯示出自己作為海上重要資產的價值。雖然無人駕駛貨船還需要10年時間才能夠投入使用,但迄今為止,世界各地的海軍早已經能夠操控無人駕駛艦艇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了。
新一代無人駕駛船舶的主要任務
雖然無人駕駛水面航行器(unmanned surface vessels,USV)并不是新興事物,但是資金短缺以及無人系統自主駕駛技術的最新進展意味著它們的用途正在擴展。它們一直非常適用于諸如海上運輸以及海洋勘測之類的傳統任務。像它們的“堂兄弟”無人駕駛飛機一樣,無人水面航行器能夠比載人艦艇提供更長的持久能力,而且它們價格更便宜并能夠顯著降低人類面臨的生命危險。
出于這個原因,無人海上系統(unmanned maritime systems,UMS)越來越多地被用來執行危險的任務,例如,水面戰、水雷戰和反潛戰,這些任務原先都需要載人艦艇來執行。美國海軍的新瀕海戰斗艦將成為世界上第一種配備這些無人駕駛航行器的艦艇。在未來,瀕海戰斗艦將能夠部署12米長的艦隊級無人水面航行器,這些無人水面航行器最高時速為65千米/每小時,續航時間為48小時。
如同美國大多數裝備計劃一樣,無人水面航行器正在遭受預算削減的影響,該項目資金正在受到削減。美國國防部新的“無人系統發展藍圖”(Unmanned Systems Roadmap)表明:“在未來年度國防計劃(FYDP)中,無人海上系統的資金預算下降了45%。”事實上,隨著新的瀕海戰斗艦不斷加入海軍服役,無人海上系統的需求數量也會不斷上升。
總部設在樸次茅斯的ASV公司和法國制造商泰利斯(Thales)公司聯手開發了“翠鳥”號(Halcyon)無人水面航行器,這是一種滿足未來離艦反水雷作戰任務的新一代無人水面航行器。泰利斯公司在水雷探測聲納系統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世界各地一半以上的在役獵雷艇都配備了該公司生產的水雷探測設備。泰利斯/ASV無人水面航行器的研發專注于反水雷,像皇家海軍的“亨特”級(Hunt class)戰艦一樣,以傳感器(產品庫 求購 供應)來代替非艦載系統。
“無人駕駛水面航行器將是新的水雷戰操作概念獲得成功的核心,它能夠證明并且化除艦艇及其潛在載荷的風險,這對于顧客和我們自己都有明顯的好處,”泰利斯英國海軍業務負責人菲爾•納伊布爾(Phil Naybour)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