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造船業向政府“緊急求助”
2013-03-07 07:52:05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韓國工商會(KCCI)近日向韓國企劃財政部、知識經濟部和金融服務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名為“支持造船行業克服危機的政策建議”,提出了恢復造船金融和船舶保證基金等建議。3月1日,韓國工商會又公開聲明,希望韓國政府擴大融資方案,搶回拱手讓給中國的造船霸業。
韓國工商會表示,面對中國造船業的崛起,韓國的競爭力正快速流失,許多大中型船企紛紛陷入困境,走上破產命運,希望韓國政府立即協助陷入困境中的韓國造船業。韓國工商會指出,“由于造船市場正經歷經濟緊縮、金融機構減少了支持力度、中國加強對造船行業扶持等原因,造成韓國造船行業正在失去對中國的競爭優勢。”
2012年韓國船舶出口量較前年減少30%,反觀中國和日本的船舶出口分別只滑落10.3%和14.6%;去年韓國造船業的出口總額378億美元,被中國的392億美元超越。自從2001年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一船舶出口大國以來,韓國已連續11年占據這一寶座,但去年卻輸給了中國。
韓國工商會表示,中國政府積極支助本國造船業,而韓國政府卻袖手旁觀,“去年9月,政府宣布將投入4兆韓元協助造船企業,但計劃遲遲未見光,實在令人不解。”韓國船企寄望總統樸槿惠上任后,能夠承諾設立國營船舶融資機構,重新搶回韓國造船霸主的地位。
韓國工商會在建議書中說:“在全球經濟衰退、船廠處在困難時期之際,中國出臺了多項金融扶持政策,如支持建造高價值船舶和海工裝備等。而韓國金融機構對船舶金融貸款卻持消極的態度,致使韓國船廠的金融問題更加嚴重。”
由于多數訂單交易都采用“重尾”(Heavy-Tail)付款的方式,因此沒有金融機構的支持船舶幾乎無法建造。
韓國工商會建議說,金融機構應該首先從擴大造船基金規模做起。盡管韓國進出口銀行和其它商業銀行去年9月份后恢復了造船貸款,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放一筆。
其次應該向中型船廠提供流動性幫助,并提供靈活的金融支持。由于行業不景氣的原因,盡管中型船廠的信用等級有所下降,但應該考慮到他們的合同質量以及客戶的信譽。
韓國工商會還建議盡快成立船舶擔保基金,并說:“專門用于造船和航運業的擔保基金,可以提高造船業的國家信譽。”
韓國工商會常務會長Park Jong-gap說:“由于缺乏金融支持,韓國造船業正面臨客戶棄單的風險,而這些訂單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得來的。船廠克服危機需要政策的支持,金融支持的力度應該向中國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