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上救撈世界獨一無二
2013-08-26 07:58:0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圖為我國東海轄區最大的海上專業救助旗艦“東海救101”輪。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攝
十年磨一劍。我國海上救助打撈行業形成了空中立體救助、水面快速反應、水下潛水打撈“三位一體”的綜合功能,可應對海上發生的任何類型的事故災難,這一體系在全世界獨一無二。
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日前在此間表示,我國是一個有1.8萬公里海岸線,有1.18億載重噸船舶運力,有64億噸港口吞吐量的航運大國。中國救撈隊伍已成為維護海上安全的國家應急中堅力量。
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局長王振亮介紹,目前世界上其他國家找不到類似中國救撈這樣功能齊全的專業救撈隊伍:救助隊伍、打撈隊伍、飛行隊伍三位一體的隊伍建制;人命救助、環境救助、財產救助三位一體的崗位職責;空中立體救助、水面快速反應、水下潛水打撈三位一體的綜合功能。
中國救助打撈隊伍的快速發展得益于10年前國家進行了救撈體制改革,今天的救撈隊伍兵強馬壯——在裝備上:中央財政出錢造船買飛機,救撈系統擁有專業救助船(船型 船廠 買賣)艇76艘、專業打撈船(船型 船廠 買賣)舶123艘,自有救助直升機12架。在空中救助上:擁有4支飛行隊,在渤海灣、長江口、臺灣海峽、瓊州海峽、西沙等重點海域,救助飛機可隨時起飛。設立了70個飛行起降點,初步建成了我國沿海陸島空中救援網絡。
統計顯示,中國救撈系統10年來累計成功救助中外遇險人員3.4萬余名、救助遇險船舶1800余艘,打撈船舶近百艘,獲救財產價值達840多億元。據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院的評估,“十一五”期間,國家對救撈共投入130億元,每投入1元,產生的直接社會價值為200多元。
中國救撈在國際救助中大放異彩。10年來,共救助外籍遇險者5343人,救助外籍船舶348艘。其中,2006年5月救助越南漁民,是我國最大的一次海上國際救援行動。“南海救111”輪頂著臺風航行200多海里,搜索70多小時,共救助遇險越南漁民3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