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這個法官很靠譜”
2013-08-28 08:15:44 來源:人民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京劇臉譜是國粹——紅臉的關公忠義、耿直,黑臉的包拯剛烈、公正,白臉的曹操奸詐、多疑……臉譜折射人性,也演繹歷史;有人被傳頌,也有人落罵名。
職業不同,臉譜顏色不同。法官的臉譜應當是什么色彩?
8月初,記者來到位于渤海灣畔的大連海事法院,試圖找到一副中國職業法官的臉譜。在這里,有一位個子不高,梳著齊劉海短發,一張娃娃臉,工作起來經常小跑的年輕女法官。讓我們走近她,走進中國法官的“主色調”。
咬定“真相”不放松
孫光,大連海事法院海商庭庭長,國際法學博士。1997年從大連海事大學畢業后進入法院工作,先后經歷了書記員、審判員、海商庭副庭長、海商庭庭長等崗位。曾獲得“全國海事審判先進個人”、“遼寧省十大優秀法官”等榮譽稱號。
當法官不容易,當海事法官更不容易。海事案件大多發生在海上,取證難最令法官“頭疼”。
“汽車相撞能在地上找到印跡,兩艘船在海上碰撞,水面上什么都找不到,這類案件的證據分散繁雜、專業性強、難固定。不過,為了弄清真相,再難收集的證據也難不倒辦案認真的孫光。”孫光的同事高明對記者說。
2006年8月31日,日本橫濱,一個由大連港運來的裝載1520箱草莓的冷藏(產品庫 求購 供應)集裝箱被卸載在港口。終于盼來貨物的收貨人急切地打開集裝箱后發現,運來的草莓或是霜凍或是變質,根本無法食用。為貨物承保的日本三井住友株式會社向收貨人賠付貨損后,委托中國律師在大連將中國的承運人和實際承運人告上法庭。
變質是因為裝載時封箱不徹底,還是集裝箱在運輸過程中溫度控制出現故障?為了證實這個關鍵點,原告出具了日本檢驗部門的檢測報告,被告也找來兩名專業人員對集裝箱是否發生故障并因此造成貨物損壞進行分析。擺到孫光桌前由提單、貨物發票、檢驗報告和電子郵件、詢問筆錄等形成的卷宗,像一座小山。孫光對眼前的證據逐一進行分析判斷后,證據盲點浮出水面。
“檢驗報告和證言中有太多憑經驗和理論推測出的結論,拿來證明草莓變質的具體原因與時間還是有些靠不住,要是有溫度記錄就好了。”
孫光一邊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一邊向從事海事運輸的老同學詢問,破解集裝箱運輸狀態下溫度的確定辦法。當了解到冷藏集裝箱是可以通過專業人員調取溫度記錄儀上的記錄時,孫光興奮得像個孩子。她立即請計算機專家調取集裝箱內的溫度記錄,送到專門機構進行分析。
隨著冷藏集裝箱每天的電腦溫度記錄被打印出來,真相也逐漸向孫光的判斷方向走來。由于在海上運輸開始后集裝箱的制冷設備發生了故障,使集裝箱內溫度上升,長時間浮動在0℃上下,而不是要求的-18℃。根據這個事實,孫光的判決得到了當事雙方的認可。
當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能通過努力找到證明真相的直接證據,大多數海事、海商案件的證據呈現“碎片化”的特征。
2009年2月26日,家住山東的陸某隨車乘船來到大連。輪船到港后,陸某的老板沒有聽從客船(船型 船廠 買賣)上的車輛指揮人員的要求,擅自讓陸某下車指揮車輛下船。在倒車的過程中,陸某意外被車輛擠壓身亡。陸某的父母將船方、陸某老板、汽車司機和保險公司一并告上法庭。幾方被告對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均極力否認,加之事故現場沒有進行勘察,事實認定困難。
孫光首先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證言畫出輪船內部格局圖,詳細標出涉案車輛的位置。爾后,她反復觀看船上不同位置的幾部監控(產品庫 求購 供應)留下的錄像,盡可能地將當時的情況進行還原。最后認定,以當時輪船內車輛擺放的順序,如船方沒有安排船員進行有效疏導,車輛很難有序下船。但當事人的證言與現場錄像都顯示當時的秩序良好,說明船方一定派人指揮車輛下船。陸某的車主沒有按照船方要求擅自倒車,應該是此案的主要責任方。孫光依此證據推斷作出的判決讓當事幾方都心服口服。
從事法官11年,孫光始終與“證據”較勁兒,與“真相”較真兒。她承辦的912件案子中涉外疑難案件500余件,沒有判例可循,審理難度頗大,卻實現了無一錯案,無一上訪,無一申訴,無一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