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服:外購深水設備
2013-08-16 07:54:37 來源:財經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事項:
8月8日,中海油網站新聞顯示:中海油服購置的高端深水半潛鉆井平臺(船型 船廠 買賣)“南海9號”從馬來西亞起拖,將航行1100海里到國內船廠。該平臺最大作業水深1615米,最大鉆井深度7620米,具備鉆完修井功能,計劃年底投入運營。對此,我們評論如下:
評論:
外購設備計劃終于開始執行,未來仍有購買計劃
2012年9月,公司以3.25%的利率發行了10年期的10億美元債券,募集資金凈額用作一般企業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固定資產投資開支。引發市場對公司通過采購市場現有設備提高裝備實力的期待。此次落實采購標的,是公司外購設備計劃開始執行的第一步,也彰顯公司在當前時間點上對中海油未來兩年的工作量的堅定信心。根據我們跟蹤,并參考債券發行規模,預期未來(甚至年內)公司仍有可能采購其他類似設備。
截至目前,公司運營的鉆井平臺增至38艘,其中8艘為半潛式鉆井平臺(具體平臺信息見后附表)。此次采購的“南海9號”最大作業水深1615米,該類型半潛式鉆井平臺目前日費率31.5萬美元左右。
中深水設備日費率及使用率維持高位
IHS中深水半潛鉆井平臺日費率指數7月維持高位,與6月持平,設備使用率維持在78%左右。而全球海上鉆井平臺使用率維持在85%,且自2011年以來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
中海油資本支出為公司2013-2015年工作量提供支撐
中海油服業務量與中海油資本支出密切相關,其收入60%-70%來自中海油有限公司。2007年以來,公司收入占中海油資本支出比例在3096-45%間。公司業務覆蓋油氣勘探、開發及生產各環節,在我國海上油氣勘探開發投入持續加大的背景下,其收入和盈利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較少。
2012年底,中海油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凡榮表示對實現2011-2015年產量年復合增長率6%-10%的目標充滿信心。2013年,公司將繼續加大勘探開發及工程建設力度,為未來發展提供動力。為實現目標,公司2012-2013年與諸多外資企業簽訂分成合同。
公司裝備能力仍將持續提升,穩健成長可期
2013年,預計公司鉆井板塊新增產能主要包括:2012年底投產的Innovator和南海8號半潛式鉆井船(船型 船廠 買賣);2013年1季度末投產的Promoter和南海7號半潛式鉆井船;2013年4季度有望作業的“南海9號”。預計公司有望在2013年下半年繼續購買1艘中深水半潛船(船型 船廠 買賣),這將貢獻2014年的主要產能增長:2015年,預計公司還將新增3000HP模塊鉆機、Prospector高端半潛船、2艘自升式鉆井船、1艘12纜物探船等設備。
船舶板塊方面,公司6月與上海振華重工、大連中遠船務(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廣東中遠船務、廣州中船黃埔造船(位置 評論 新聞)、上海船廠(位置 評論 新聞)船舶公司簽訂建造合同,投資建造15艘新型船舶,其中8艘為深水三用工作船(船型 船廠 買賣),6艘為深水供應船(船型 船廠 買賣),1艘為增產作業支持船。15艘新船將于2015年1月至8月陸續投入使用。此次建造的六型15艘船舶全部是國內外的主流船型,其中五個類型的船舶在國內海洋工程(船型 船廠 買賣)領域是首次建造,這對于提升我國造船行業水平,推動“海洋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海洋981鉆井數(包括探井和測試井等)的增加,中海油深海戰略正在穩步推進。而中海油服中深水設備能力不斷增加,公司未來穩健成長有支撐。目前,公司在中深水(300m)方面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預計在20%以上。
風險因素
挪威稅務問題損失超出預期的風險;公司中東地區作業地緣政治風險;公司船只海上作業安全的風險。
投資建議
維持公司2013-2015年盈利預測為1.20/1.48元/1.66元,當前股價15.976元,對應2013-2015年PE為13/11/10倍。鑒于公司當前投資深水設備的步伐啟動,且海上鉆井平臺市場景氣持續向上,公司業績仍有上調空間,參考國際公司估值按照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