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船東押寶LNG船
2013-07-22 08:07:35 來源:新華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幾年,LNG貿易正成為世界油氣業的新焦點。作為天然氣的一種,LNG解決了氣態天然氣不利于遠洋運輸的難題,越來越多的氣體被液化運送到世界各地。這引發了LNG航運業的迅速擴張。一些對市場趨勢敏感度較高的船商已經意識到投身LNG航運的巨大商機,這其中尤以航運業稱霸全球的希臘為甚。
LNG船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商業化運營,以希臘為代表的航運大國相信,LNG將為全球航運發展史劃上重要一筆,該國大批船商幾乎都在押寶LNG船和環保型船。
盡管希臘連續5年經濟衰退,但航運業產值卻始終穩居全球第一。數據顯示,2012年,希臘航運公司掌控全球16.2%的載重噸位,日本以15.8%緊隨其后。2000-2010年,航運業給希臘經濟創造了1400多億歐元產值,相當于2009年該國一半的債務。
聯合國指出,德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的業者實際上擁有較多船舶,但就掛希臘旗船只及其總噸數而言,希臘依然“傲視群雄”。
在日前于雅典舉辦的第四屆地中海石油天然氣會議上,各方代表探討了一個新航運趨勢——天然氣,隨著全球多國對該資源的需求持續上揚,LNG的運輸方式和工具開始受到關注。過去兩年中,8家希臘船商先后投資約85億美元打造新LNG駁船,即使在2008—2011年金融危機期間,仍然撥款40億美元拓展LNG船運業務。事實上,全球經濟環境惡化并未改變整體能源貿易格局,全球各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仍在不斷擴大。
希臘海運部長科斯蒂斯·穆蘇魯利斯強調,船運業和能源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海上運輸是全球能源供應鏈上重要的一環,不僅影響著世界能源供應,還能體現產業競爭力水平。”他說,“LNG產業是船運業無法忽視的重要盈利點。”
穆蘇魯利斯指出,考慮到地中海在全球海域的重要性,希臘未來在航運領域的角色將更加突出,目前該國船商控制著全球近1/4的海上運輸業務。“這不僅將刺激希臘經濟,還會對全球天然氣供需市場帶來正面影響。”
希臘仍然是全球LNG運輸船制造的領軍者。據悉,全球82艘在建的LNG船舶訂單中,希臘公司手握其中的36份,包括Maran Gas Maritime 11艘、GasLog 8艘、Dynagas 7艘、Cardiff Maritime 4艘、其他公司6艘,其中16艘尚未找到租家。
Maran Gas Maritime訂造的11艘新船中有1艘未獲租約,該公司認為“自由身”更有優勢,在將來更具吸引力報價出現時可及時抓住機會。不過,多家希臘船商認為,初涉LNG船運的“菜鳥”應該謹慎對待“自由身”船舶,因為除了要面對租家挑剔的眼光外,還可能遭遇銀行對其信貸申請的嚴格審查,盡管越來越多的銀行和金融機構愿意向船運業貸款,但客戶群體仍然以“老主顧”為主。
此外,如果盲目投入到LNG船運業中,可能會弄巧成拙造成噸位過剩,拉低未來幾年的運費。
目前,LNG船平均造價成本約2.5億美元/艘,對航運業而言這是高投資領域,但業界押賭未來全球LNG貿易量持續上升,回報率也將隨之水漲船高。
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LNG貿易總量達到2.39億噸,預計今年有望增加540萬噸,在LNG需求強勁的影響下,LNG船成為近來低迷船舶市場中的最大亮點,租金呈上行態勢。不過,由于LNG船的完工要快于LNG產能的投放,短期內可能出現LNG運力供過于求的局面,但整體看來前景可期。
很多國際知名船商和投資機構對LNG船運市場持樂觀態度,其中挪威Golar LNG公司認為,2020年前全球將增加150艘以上的新LNG船;而英國巴克萊資本則預計,如果美國頁巖氣大規模對外出口,未來10年將會產生至少250艘LNG船的需求。
隨著世界對LNG船運的日益關注,能源消費大國中國也不甘示弱。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LNG試點工作,多年來廣泛借鑒日本和韓國船運經驗,對自己提出了新要求:中國的LNG項目要以中國航運企業為主,進行LNG船舶投資和運輸管理;國內船廠承擔LNG船舶建造;國內船級社參與船級、船檢技術服務。目前,中國的LNG造船和航運雖處于初步階段,但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其造船企業和航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也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