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業低迷波及福建船舶業
2013-07-04 07:57:45 來源:東南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外貿企業出口訂單不足,影響的不只是航運業,還有我省的造船業。記者昨日獲悉,目前航運業還處在虧損線以下,受此影響,今年前五個月,福建省船舶出口4.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0.9%。不過部分附加值高的船型出口出現了增長。
記者還了解到,歷史悠久的波羅的海航交所發布的航運指數(BDI),是海運市場的晴雨表,也是國際貿易繁榮程度的風向標。昨日該指數是1170點,相比去年2月份的BDI歷史最低點651點有所回升,但依然只有歷史高點(2008年5月創下歷史高點11793點)的零頭。
此外,2000點是航運公司的盈虧線,現在航運業都在喊虧。
福州馬尾一家船運企業稱,雖然BDI指數這個月略有回升,但航運業和造船業拐點尚未到來。
福州浩楠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翁先生說,在內部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很多企業只能微利出口。
省外經貿廳今年一項調查顯示,提交調查問卷的企業有735家,企業反映外貿經營面臨的主要困難包括原材料價格上漲(83.27%的企業這樣認為)、外需仍然不振(70.61%)和匯率彈性增強(64.63%),反映融資困難和資金不足的只有27.62%。
□觀察
外貿市場不景氣,還影響到了造船業,尤其對集裝箱船的影響最大。
從我省今年的出口船舶類型來看,海工船占前五個月全省船舶出口總額的62.4%。受國際航運業不景氣的影響,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出口持續下降。游艇(船型 船廠 買賣)出口增長迅猛,同比增長了72.1%,但是游艇出口只有1493.6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月到4月,寧德船舶出口為零,去年一整年只出口38萬美元,今年前4個月已經出口4412萬美元,近70%的出口訂單為附加值較高的海工輔助船。
省外經貿廳人士說,除了海工輔助船,其他船型出口情況一般,其中集裝箱船一季度甚至未出口一艘。
福州海關提醒我省造船企業,應及時關注行業動態,調整自身發展方向。目前,國際老舊集裝箱船拆解不斷加速,集裝箱船運力市場大船化日益明顯。基于當前的低船價,以及新船型對國際規范、先進的生態環保設計的要求,同其他船型相比,在大型集裝箱造船領域有一個潛在的增長空間。